虽然不知道是大自然的巧合,亦或是创造者的恶趣味,和诸多其他世界一样,彼岸世界大致上来说也是球形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既没有航行到世界的边缘就会掉下去的可怕无底深渊,也没有因为驼着世界的大海龟为了满足生理需求而横穿整个多元宇宙的奇异之旅。如果一定要给彼岸世界找出些怪异之处,那大概就是“每天几乎感觉不到移动的日月”“升入云中的地平线”以及“永远被白云覆盖的天空”——当然,这所谓的怪异,在当地人看来只是习以为常的现象罢了……但是,在这片没有恶魔与魔鬼行走的大地之上,这方没有巨龙与天使翱翔的天空下,仍然是与你我无异的凡人。
——“开埠事件”后某无名的游记作者
1.这个世界是椭球形的
2.这个世界是只有神术没有神的
3.这个世界唯一通向外层位面以及星界的道路就在你的头顶上。
4.LFDS = Limited Function of Difference Simulator有限差异函数模拟器
历法
彼岸世界的历法基于挂在头顶的被称作“盖”的发光体的位置与明暗变化而制定。“盖”有着两面,分别是在白天散发着耀眼白光的日面,与在夜晚播撒着柔和蓝光的,表面图案会不断变化的月面,“盖”由日面转换到月面的一次循环周期被定义为一天(盖),“盖”的月面图案变换的一次循环周期被定义为一个月(陶),“盖”在天空的一个位置变化周期被定义为一年(希),一年共有357天。一年含有12个月,大部分地区会按照气候特点将这12个月分为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分别有89,89,89,90天,拥有90日的那一季被称为“闰季”,不同的地区会选择不同的闰季。一季通常分为三个29或30天的月,29天的月份常被称为“阙月”,30天的月份则被称为“平月”。彼岸世界没有“周(姆)”以及“周末”的概念。(尽管规则上的week仍然是可用的时间单位)
在月祸战争后至埃尔贝尼斯帝国建国,大陆通行的纪年方式是被称为神历的纪年法。而埃尔贝尼斯帝国建立后开始在国内推行将闰季定在秋季(第三季)的帝国历。在奇迹之夜后不久独立建国的圣教国转而使用闰季定在春季(第一季)的圣女历。
在大部分地区的晚上天上只有天体“盖”,“星星”这种玩意儿只是一些模糊暗淡难以观测的光斑。
历史年表:月祸战争至今大事记 (http://www.goddessfantasy.net/bbs/index.php?topic=63061.msg585552#msg585552)
气候与季节
彼岸世界上,不同地区气候迥异,但基本上没有永冻土,只有周期性寒带。在现已确认有人居住的隆法德斯(LFDS)大陆上,气候基本遵循“越往北越寒冷,越往南越温暖”的规律。隆法德斯大陆最通用的季节分法是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3个月左右,依不同地区而在具体时间上有所差异。在北方半岛的位置上,一个太阳年内中会有大约4到5个月都是冬天,而据说在更北端的地方,一年内有一半的时间根本无法见到太阳。而在大陆中心的维兰诸国地区,一年中只有下雨的夏天和不下雨的夏天,太阳一整年都高悬在天空正中,只在雨季内会因为降雨而感觉到凉意。
地理
彼岸世界已知的地区暂时只有名为“隆法德斯”的巨大陆地,和其北方隔海相望的大岛/半岛。迄今为止的故事的主要舞台也一直在隆法德斯大陆上的诸国之内。隆法德斯面积约有21,237,000平方英里。大陆被横贯中央的大蛇的脊背,塔环山脉所包围的维兰盆地,以及大地的裂痕所隔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陆南北毫无联系,在大部分事件所发生的大陆北境,隆法德斯其实一直指代他们所生活的半个大陆。大陆北境最主要的河流是汇集了塔环山脉主峰融雪与从维兰内海泻口断续下流的雨水形成的自南向北奔流的艾尼弗露江(简称艾江),艾江流经谷地,支流向西流入琵琶湖,干流继续向东北蜿蜒,经过诺拉森林北部的光之丘与石砧山之间狭长的平原,穿过大湿地后从“龙颌口”处汇入北海。大陆西部多湖泽平原,东部多丛林丘陵。中央以北主要分为西格诺姆圣教国,卡拉罕帝国,维兰诸国,以及依附于卡拉罕与西格诺姆的一连串星罗棋布于塔环山脉以北的小公国。
Set distance0=96 miles; area0=29,000 square miles; v0=24 miles per day; t0=d0/v0=4 day.
Thus the radius of the land will be r0=2600/96=27, the area of the land will be a0=21,237,000/29,000=732~~27*27.
Thus cart velocity vc=0.667, sailing ship vs=2, light riding=1.334~2.
于是煌都与诺拉森林之间道路距离1,马车行驶时间1.5=6天
圣历403年左右隆法德斯上的诸国
北海以北地区
由于大风暴结界的存在,这个地区的真实面貌暂时还不为文明世界所知。尽管曾有众多冒险家与航海家试图穿过大风暴结界,但据有幸回到文明世界将自己的遭遇流传后世的人留下的记录,大风暴结界的恐怖,似乎不仅是暴风雨对穿越所造成的不便——“北方半岛的主人对擅闯者没有逐客令”,每份记录上都不断重复这这句以为不明的话语。
维兰诸国
分布在大陆中心盆地中的大大小小的众多国家的总称。维兰诸国所处的被塔环山脉所包围的维兰盆地拥有与大陆其他地区截然不同的气候,一年中一半的时间是几乎连绵不绝的暴雨,接踵而至的则是持续至下一年的干旱,这两者分别被称为是“极雨”和“极旱”;极雨结束后,“维兰盆地”会变为“维兰内海”,而之后的极旱又会将维兰地区恢复原状。在这种极端的气候下,整个维兰地区只有在雨旱交接时能够进行一些水上运输与捕鱼活动,以及旱雨交接时能进行种植生产,其余时间,分布在数处高地上的居民几乎不能离开庇护所。由于极雨、极旱、塔环山脉的存在,在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有着大陆最强的决心与毅力,大陆最凶的野鱼猛禽,以及全大陆最高的尚武精神和居民佣兵就业率,毕竟“除了几乎连续一年的雨季和接踵而至的一年旱季,我们至少还有头顶上永不停歇的盖亚提供的无偿照明,以及双手中吃饭的家伙”。有传说盆地居民中有一支为了守护远古时代祖先在被称为“塔”的众多遗迹中所留下的“秘宝”的“塔之支族”,不过愿意相信这种说法前去遗迹冒险的冒险者,都从此销声匿迹了,而那些视图调查“塔之支族”细节的学者,有幸归还者都一无所获。
西格诺姆圣教国
国旗:正中为圣教圣徽血染之扉,旗帜底色为红色。
军旗:国旗基础上于血染之扉顶端栖有一只振翅欲飞的鹰。
国土面积:7743000平方英里(267格)
坐落在大陆西北端的圣教国是868年前的“亚艾维奇迹之日”事件后,以圣女西格诺姆之名,圣女的追随者们建立的名义上的宗教国家,而其国教“St. Sig-nome”在数百年中逐渐发展为大陆上的主流宗教。圣教国首都圣都希格即为教会与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圣西格诺姆之环”委任的常务理事会“联席会议”的所在地。
尽管是以宗教偶像圣女西格诺姆作为国家元首的宗教国家,权力系统却更加接近于使用神术的魔权统治——整个国家分为茜,黄,葵,碧,玄五个地区,分别由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圣西格诺姆之环的五名成员作为大司教进行统治,半年一次,五大司教会在圣都希格所在的茜区召开议会协商国家问题,并在会后委托常务理事会“联席会议”执行。想要加入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圣西格诺姆之环,除了对圣女信仰的坚定,对圣典的谙熟,候选人还应具有娴熟的引导神术的能力,以及与之匹配的领导才能(圣西格诺姆之环一直以来的成员大部分是牧师,尽管天佑者,圣武士与卷宗学者同样具备候选资格)。上一任大司教会从教区内的司教中选出数名候选人,在其中通过教典院举办的竞赛决出继任者并加以培养。
由于众多诸国统治者出自圣立学院以及圣教本身的传播广泛,圣教国对大陆的影响力甚至高于缓慢衰落中的卡拉罕帝国。圣教国原本拥有天、地、玄、黄、宇、宙六个地区,但由于政治原因而将第一区“天”裁撤,并入以现在的圣都所在地“茜”区为首的剩余五区,地区也改名为现在的样子。最近在“茜”区与“玄”区之间的地区出现的女性遭到袭击并失血致死伤事件让两区的大司教十分头痛中。
St. Sig-nume
简称为“圣教”的隆法德斯大陆主流宗教,奉唯一神(The One)“圣女西格诺姆”为偶像的一神论宗教。教义核心为:感谢圣女分享神力与凡人,赞美圣女自我牺牲守护正义,效法圣女一生奋斗自我提升,不忘圣女对盲信者一视同仁。 圣教将圣女之外的神祇称为“古神”(Old Ones)。对于古神的信者,圣教怀着怜悯的态度将他们视为注定将被时代所抛弃的旧时残余。圣教与圣教国官方严禁古神信仰的传播,但并不公开针对古神信者进行打击。对“古神信仰的传播”行为的列举包括但不限于:建立信仰任何古神的教会,举行任何关于古神的宗教活动,以任何形式将国民变为古神信者。圣教国建立有宗教监督机构“司典厅”来对国内的非法宗教相关行为进行调查与打击。司典厅的执行部队被称为“战斗司典”。圣教国的其他机构还包括但不限于掌管仪式,圣典解释的纹章院,负责人员审核,培训,管理的教典厅,以及管理神术,医疗,研究,普通教育的济世院。两院两厅的工作地点在大圣堂周围的复合建筑中。两厅两院的首脑在圣都的地位高于作为行政院首脑的市长,相当于“联席会议”的直接下属。 记录有圣女生前言行的“圣典”是圣教的唯一宗教经典,现在由纹章院发行的“圣典通行本”的封二页上写着圣女的教诲:“谨记,你眼前的桎梏,便是你提升的台阶;你身后的脚印,便是后人超越的起点”,而封三页则写有圣女的告诫:“勿忘庭园有界他者无情,切记世界之尽头禁忌异端恒存”。圣教教会以此建立济世院鼓励信者追求不仅限于书本的知识与自我提升,并建立司典院进行打击异界探知与古神信仰行为的活动。 唯一神力 绝对中立 圣/邪徽:血染之扉——被白布遮盖着的交叉手腕的染血双手,作为背景和徽章基底的是沾有血液的被封闭的大门 领域:已知全部 偏好武器:任意一种打造武器 | (http://i2.sinaimg.cn/gm/2011/0421/U4511P115DT20110421102708.jpg) |
圣教的立国
“只依靠信仰不足以成为国家”,这是某位奇迹之夜前的大人物所说过的话,很遗憾的是,这句话被证明是正确的,因为这位前北芒斯特公爵,日后圣教国五大司教之一的亚苏拉·阿凡多的先祖,“奇妙的先见者”的托里顿·阿凡多奇迹之夜后,以不逊于接获魔道的尊严事件时掀起反旗截断帝国东西相连的水上通路的速度,迅速在西方诸侯和当时萌芽中的圣教之间牵线搭桥,令圣教平稳的从“地下教团”变为“地上政权”。
但也拜此所赐,圣教从一开始就是世俗的,圣教国一开始就是反感东方的帝国中央文官政权的西方军阀贵族们追求权力的产物。虽然对圣女小姐很抱歉,但不问世事的个性真的不适合您。这在圣教国一直以来的武力挂帅的权力交接中也能窥见一斑。圣教鼓励个人的自我强化,结合神术的强化,这种指导精神也一直持续到现在,虽然生活在圣教国中也许难以感到,但这确实是一个叫做“西格诺姆武国”更为确切的国家。
阿凡多家在第二次晦月战争时的掌权者是亚苏拉,碧卢嘉娜(布希达),茵蒂拉三姐妹。
圣都希格
作为圣教国的首都,以圣女之名命名的希格是国家地理上与政治上中心。城北的大圣堂中存有圣女遗物,是信徒朝拜的圣地。圣教的四大机关总部与“联席会议”办公所也设立在大圣堂周围的复合建筑中。城南的圣立西格学院是大陆唯一的神术教育机构,圣西格诺姆的牧师都是在这里接受教育并进入职业生涯的。城市中央的行政院是处理城市中非宗教事务的办公场所,以及大司教议会的召开地点。行政院与大圣堂之间的鲜花广场是例如大司教议会召开一类的节日期间举办宗教仪式的场所,平日则是露天集会场所。
圣立西格学院
坐落在希格城南背靠琵琶湖的圣立学院是大陆唯一的神术教育机构,不仅拥有大陆唯一的神术系,文学系,社会系,军事系,艺术系,历史系也良好。学院学员主要为他国贵族与结社领袖,除了能够支付起学院高昂学费的这些新旧贵族,学院的神术系也愿意为能证明自我潜力的申请者提供奖学金帮助完成学业。学院的部分教师与工作人员本职是圣教教会各机构工作人员,在教会的正职之外兼职学院教师与工作人员,这是学院的特色之一。
大圣堂(La Catedral)坐落在希格城北,面朝北大门的大圣堂是希格的象征。从四面八方向希格聚集而来的旅客,不论是前来朝圣的信徒,到此求学的学子,还是古神信者,都会对这座兼具威严与谦和的建筑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圣堂内部拥有大陆唯一的圣女西格诺姆全身神像。超巨型的神像身穿长袍,伸出斗篷下的双手向前上举,手掌的位置正好处在大圣堂天窗正下方,从天窗射入大圣堂的光线自两掌间的缝隙漏下撒在下方仰望圣女的参观者身上,象征经由圣女双手赐予凡人的神力。神像的四肢与颈项处都能看到工匠专门刻出的涌血的伤口,长袍与斗篷的下摆以及双掌下方也有汇聚的血液滴落,从各处流出的鲜血汇聚在女神脚边数只露出惊恐神色并对鲜血避之不及的蜷缩着的猥琐有翼生物身上,这个被称为“鲜血的终焉”的场景描绘的是当年圣女牺牲自我流尽全身鲜血,将传说中的邪恶怪物驱离世界的现象。当时流尽鲜血的圣女所倒下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大圣堂中心,此后,有感于圣女伟大壮举的追随者建立了圣教国并延续至今。
有时候雕像上的伤口处会流出疑似鲜血的液体,这是被称为“再创”的奇迹。一直有传言表示,圣女一直栖身于大圣堂下方的深居中指导着追随者们的前行方向,并等待着再次阻止邪恶的怪物渗透的命运。
商贸家族爱兰史威特
在圣教成立前就已存在于这片还未成为圣都的土地上的大家族的末支,主要经营药草与宝石的种植与贸易。曾经为流浪中的圣女及其追随者提供庇护,尽管坊间盛传其当初提供庇护的主要目的是反对当时这片土地上飞扬跋扈的精灵领主并扩大家族利益,但圣教国成立后因其支持早期圣教之举而给予家族荣誉。当主厄普顿·爱兰史威特,虽然已经年近50,仍然不愿把权力转移给继承人弗农·爱兰史威特,是个独占欲强烈的老人,育有一子一女。弗农·爱兰史威特,现34岁,厄普顿的长子,家族未来的继承人,似乎因为家族权力交接与个性问题而和父亲时有冲突,毕业于圣立学院社会系。维罗妮卡,现17岁,厄普顿的长女,由于是中年得女,被捧为掌上明珠,个性恬静天然,由于父亲的考虑,现在还没有进行中的婚姻对象,曾传闻将进入圣立学院艺术系就读,然不知为何最终作罢。家族另有养子若干。
然而,现在的爱兰史威特家族不满于圣教国日益加重的统治压力与教会人员逐渐将宗教凌驾于国民之上的行为,似乎正在暗中支持国内独立运动的样子。
奥术公会“雾影巷”
不良道
尽管占地面积与人口都远不及大陆第一大城市煌都,圣都希格同样有地下世界——尽管被官方称呼为下层娱乐区,但任何游客都会被建议不要到这里来“找乐子”。充斥着不良道的不只是满是脂粉气的妓院与出售劣酒的酒馆,还有各种“不适合让大圣堂知道”的东西,例如对圣教的诋毁中伤,对圣女的怀疑与批判,对圣教国未曾记载的历史的揭露。会与这里产生联系的,除了皮条客,成瘾性药物贩子,大盗,街头行为艺术家以及热衷传教的古神信者之外,就只有行政院下辖的下水道中心和司典厅的密探了。在以这条街道为中轴的这片地区上,除了城卫把守的下水道入口之外的地方,缺乏强制力执行的来自行政院的法律如同废纸,唯二有效的法律就是黑市业者的潜规则,以及战斗司典手中的“圣女的教诲”了。在这两条规则的作用下,能在不良道立足的人也被分为两种“能够超越自我的人”与“消失在下水道中的人”——尽管这里大部分的人都谈不上是圣教的虔诚信徒,但不良道的众生态却恰恰是“圣女的教诲”的真实写照。对于这个公开的贼坑为何一直未被行政院或司典厅所取缔,人们有各种猜测。
“没有‘相信大圣堂就是独一无二的’这份信念,怎么敢自称是圣女大人的追随者呢!”
——当被问道“大圣堂就叫大圣堂难道不会有重名之虞么”时,大司教大人如是说。
白垩之森
大陆最大的木精灵聚居点。
卡拉罕(四王公联合)帝国
国徽:蛇缠枝——大蛇缠绕的的树枝。
国旗:绿色底色上的蛇缠枝。
军旗:蛇缠枝居中,构图底部剑斧弓交叉。
国土面积:4234000平方英里(146格)
占据着大陆东北部的大国,是曾经统一隆法德斯大陆北境的魔法大帝国埃尔贝尼斯的继承者,拥有悠长的历史与传统,尽管失土众多,仍保有着作为帝国的尊严,对新兴国家圣教国多有摩擦。
曾经一直在进行着尝试复原神话时代魔法威严的实验,但研究中事故所导致的灾难“魔道的尊严”不仅使得曾经的首都与皇家滑入异界,更导致国内大片动乱与分裂。而此后借助“奇迹之夜”一举割断与异界联系解决事故而获得膨大影响力的圣教更是趁此机会在帝国最大的领土上宣布独立。帝国此役不仅损失权力核心,国力更跌落大陆中流,最失败则是成为大陆诸国舆论众矢之的。此后接下残局收拾帝国烂摊子的是国土中央广大森林中一直与人类帝国和平共处的精灵四王公领导下的高等精灵们,自神话时代末期对人类的野心大失所望而选择与矮人一样避世而居的精灵中的一支为何会在帝国的存亡关头出手相救一直是后世历史学家争论的话题。
然后时光流转,岁月荏苒,今时的帝国不复往日的威严,却在精灵的统治下有着自己的风韵。尽管曾经失败的异界探知举动被“奇迹之夜”事件所终结,传说帝国仍在此道上继续上下而求索。由于历史原因与邻国西格诺姆圣教国始终有领土纠纷。卡拉罕帝国由世袭的精灵四贤王家族联合从内部选举得出,现统治者女皇菲鲁米那四世是一位杰出的奥术施法者。
四王公家族的称号与姓氏分别为:月咏,玉溪,璧露,夕凪(zhǐ)。
卡拉罕的高等精灵们
和仍旧选择生活在森林中的同胞们截然不同,四王公带领的高等精灵们放弃了精灵传统的自给自足部落生活,而逐渐融入以人类为主的“短命种族”社会中。生活习惯的变化让一部分高等精灵出现了生理排斥,但尽管如此,这些精灵们仍在持续进行着奥术研究,似乎在完成某种使命。尽管帝国的最高领袖帝国皇帝一直来自四王公家族,但是精灵四王公并没有过多直接参与以人类为主的帝国的统治,而是启用众多各种族人员,任命为官僚组成政府辅佐皇帝/女皇统治。有分析称这是高等精灵自知人数不足难以压服以人类为主的其他种族而采取宽松的民族手腕来团结帝国民众,也有人猜测这是高等精灵忙于自己的事情无暇料理帝国统治这种琐事。帝国的统治长期以来保持稳健的收缩发展。
魔都
帝国旧都,也是曾经的大帝国首都“埃尔贝尼斯”,坐落在帝国境内艾江出海口“龙颌口”旁,于“魔道的尊严”事件后完全废弃化,市内魔物与恶党冒险者横行,故名“人间魔都”。
诺拉森林
被誉为“魔境”的森林,地处曾经的埃尔贝尼斯大帝国中部,作为居民的高等精灵过去曾在森林入口布下繁琐的防御魔法来阻止人类的干涉,但在帝国皇帝的影响下其中一部分逐渐与人类开始交流,“魔道的尊严”事件后精灵四王公领导的帝国定都在诺拉森林附近的荧惑平原上。
大湿地殖民地
月祸之乱前,大陆北方的广大湿地中就居住着以蜥蜴人为首的沼泽野蛮族裔。晦月战争中,蜥蜴人采取完全中立的态度——对经过沼泽的双方无差别的进行劫掠。大帝国建立后,大湿地成为埃尔贝尼斯帝国的领土——尽管这种统治更多的是象征意义上的,因为人类并不适应沼泽生活。在大帝国殖民统治下的大部分时候,蜥蜴人与当地政府进行着消极对抗。在“魔道的尊严”事件后,因为东方的埃尔贝尼斯同盟拒绝“野蛮的”蜥蜴人的加入,而蜥蜴人们自己也没有独立建国的兴趣,大湿地成为了旧都所在“龙颌口”地区,新都所在诺拉森林周边地区之外,最大的未脱离帝国统治的地区——尽管这片无法提供税收和人力的领土实质上更多的是作为与东方近邻之间的“缓冲区”而存在。
现在的大湿地仍在上演着不定期的人类与蜥蜴人的小规模冲突。
煌都香海
“魔道的尊严”事件后精灵四王公带领帝国国民在矮人的协助下共同新建的帝国新都,利用精灵的艺术与矮人的工程以及人类的才能建设而成,坐落在光之丘与石砧山脉之间狭长的荧惑平原中的煌都依托周围环境,将城市的功能与自然的脉动融为一体。艾江自西南向东北从城市北部流过一路向北进入大湿地,翻过城南的光之丘山峰便能到达高等精灵的家园诺拉森林,城市的立体结构四通八达,是帝国中央的交通重镇。
花都云坂城
利用北方的琵琶湖和南方的艾江水路,以及东西横贯大陆的大陆公路发展,事件前后都是帝国的经济中心,重商主义,商人主导的市议会把持政权。消费主义,比起煌都香海的恬静和谐之美,云坂城不愧“花都”的喧嚣热烈。室内有红灯区(一亲芳泽),冒险者公会(六韬络),奥术公会(雾影巷),晶露家,百夜家。
因对界宝具不明原因而在(后称)第二次晦月战争中崩坏。
帝国可以有两个首都,但云坂城只有一个。
奥术佣兵家族晶露:
六韬络
操着京都腔(误)的佣兵公会,和圣教会是不是有什么联系呢?
圣教会帝国分部
帝国境内唯一的圣教会,听说司教(碧卢珍娜·阿凡多,战斗力只有5的弱女子一枚)是美人?至少城里的色中饿鬼是这么说的。
空民社团百夜:
大陆以北维兰盆地之外的地区,有佣兵的地方就一定有空民。长期无法融入主流文化的空民逐渐组成了各个本族的社会团体,而其中规模与影响最大的,便是以云坂城为本部的“百夜”。
百夜社团因为其业务范围,也常被称为百夜佣兵公会,但不同于六韬络或是风暴港那种转为提供武装力量服务的公会,百夜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团结空民,争取本族在主流文化中发言权的“种族组织”。与其说社团是在向社会提供“佣兵服务”,不若说是在为社团成员提供“求职服务”,此外,因为长期提供成员工作报酬保管和汇款服务,社团本身拥有庞大的资金(不只是金币,也有长期积累的财宝和魔法物品),也会提供借款和鉴宝服务。
因为当年曾与塞伦爵士并肩战斗并从后者处获得了在云坂城内一席之地的关系,加之社团拥有的财力在重商主义之云坂城内拥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虽无法说空民已融入帝国的主流社会,但至少在云坂城,百夜社团已经是城市的一部分了。
空民社团百夜:
晦月商会/结社/教团 此时的晦月商会尚未能如后世般在北方半岛上兴风作浪。现任,也是第一任社长/盟主/首领是被称为“名器”的女性。结社表面上是以帝国煌都边缘地区一栋名叫“黑月商会”的建筑为总部的经营“进出口贸易”的商业组织,但实际上是掌握有各种明暗资源,以圣教及圣教国政府为假想敌的宗教组织。组织人员结构以上层人员层层负责的塔型与中下层人员平行网状结构混合组成。总裁之下有四名部门经理,分别负责作战,情报,管理与人事工作,四名部门经理真实身份不祥,公开身份如上,除了管理部门经理作为商会公开总经理之外,其余三名称号为“妖僧”“战鬼”“判官”的部门经理从不公开露面,只通过商会网络与属下联系。管理部门经理是名叫哈维·迪卢姆多的男性野精灵,人称“光辉之颜”。
作战部(力敏体):投身作战部的你响应胸中对战斗的饥渴,誓将此身化为行使女士意志的钢铁,粉碎在你追求力量之道上四散而逃的无胆匪类的脊背。 情报部(智感魅):化身情报部一员的你不满足于对自我的理解,更将“理解”的范围扩展到了晦月女士微光之下世界的每个角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足以诠释你的信条,而“刀锋之上”是你探索的力量的本质。 管理部(力敏魅):加入管理部意味着你明白资源的价值在于合理的利用,集体的动力来自于管理,锱铢必较是你的口头禅,寸土不让是你的标准。 人事部(体智感):委身于人事部的你知晓一人的力量终究有限,作为凡人的你们的极限难以打破,集结在晦月之下的你们,为女士搜寻着下一个新的追随者目标。
晦月教团宣称崇拜在月祸之乱中败于现下圣教所代表的光之阵营的晦月女士,在晦月女士原本的教义上,教团挖掘出女士的另一个名字“辉之月”,将晦月女士对少数者的关怀放在圣教对古神信仰的对立面上,引申出“少数者应当为捍卫自身的自由而追求力量”的解读。似乎是针对圣教一般,晦教(晦月教团之简称)的教义是模仿圣教教义格式的四句话:感谢晦月女士赐予卑微者以伟大,赞美女士自我牺牲捍卫自由,效法女士终世奋斗破除结界,不忘女士对暴君僭主差别对待。虽然晦教并没有官方出版宗教经典这种东西,但是在信者们之间口耳相传的“勿忘力量无恒主,唯有用者留其名”常被当做晦月女士的教诲:力量本身就没有所有者,而只有使用者罢了,任何尝试独占力量并阻止其他人追求力量的人都不过是愚人自愚罢了。这句话也更常被当作是晦月女士对“追求力量”这一行为默许的表示而更常被称为“核心教条”。
晦月教团的领袖 性别:女 能力:操作纸片程度的能力
晦月女士
弱小神力 绝对中立 圣/邪徽:清白的圆月作为背景,圆月上的阴影形成了形状既像手牵手舞蹈的少女,又像恐怖的面具的对称图案。图案本身会随着观察者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解读(@罗夏墨迹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2%A8%E8%BF%B9%E6%B5%8B%E9%AA%8C)) 领域:死亡,机运,诡术,保护 偏好武器:匕首 晦月女士,是夜与月之女神。她曾被人所知的称号是“月祸的守护者”,但现在更常被人称为“隐晦的死亡与幸运的守护之女神”。她常被以下人所崇拜女同性爱,夜行者,不受赏识的艺术家,娼妓,月祸。她的教义是对身陷困境的弱者给予不被察觉的善意与关怀,对异端者也请存有包容之心,不要沉浸在多数人的正义之中——任何人沐浴在辉日与晦月下的时间是相同的,他人的今日也许就会是你的明日。 在隆法德斯上广泛流传的传说中,作为败于圣女西格诺姆所代表的“太阳的正义”的惩罚,作为月祸的守护者的晦月女士的名字被人遗忘,存在遭到圣教的抹杀。现今对晦月女士的崇拜更多的像是乡野传说而非正式的对古神的崇拜。尽管如此,晦月女士的象征“月亮”仍在守护着太阳无法照耀的角落中踽踽独行的孤独求道者…… 范例神职:月亮,夜晚,死亡,沉默的守护。
| (http://i3.sinaimg.cn/gm/2011/0421/U4511P115DT20110421102723.jpg) |
“帝国第一次,也将最后一次被称为‘异端’。”
——女王菲鲁米那四世在登基典礼上对于圣教国的回复。
“勿忘,吾等生而为旗’。”
——神秘人对女王菲鲁米那四世的训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