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裡僅用於討論replay《伐爾多利亞戰狼記》及雜誌專文〈阿托拉丹紀行〉,偶爾供本人吐槽,如有需要詢問規則或團,請移動至子分區[聖刻紋章年代記]的討論與諮詢 (http://45.79.87.129/bbs/index.php?topic=88892.msg831887#msg831887)一帖。
歷史紀錄中也包含了故事分析與模組評鑑,雖然後者不全就是了。
-
翻譯筆記
道途型態
ロード 君主
アルファベット 中譯
セイバー Saber
ルーラー Ruler
パラディン Paladin
アーチャー Archer
キャヴァリア Cavalier
メサイア Messiah
マローダー Marauder
パニッシャー Punisher
メイジ 魔法師
アルファベット 中譯
エレメンタラー Elementalor
ヒーラー Healer
プロフェット Prophet
アルケミスト Alchemist
サイキック Psychic
サモナー Summoner
ウィサード Wizard
アーティスト 邪紋使
アルファベット 中譯
アンデッド Undead
シャドウ Shadow
シューター Shooter
ライカンスロープ Lycanthrope
アームズ Arms
エーテル Ether
レイヤー:ヒロイック Player:Heroic*
レイヤー:ドラゴン Player:Dragon*
レイヤー:デーモン Player:Demon*
ミラージュ Mirage
ポイゾナス Poisonous
*:和製英語:cosplayer ⊳ コスプレイヤー (略)⊳ レイヤー (アルファベット)⊳ ✖ (仮)⊳ Player
投影体 投影體
アルファベット 中譯
地球人 Earthling
エルフ Elf
オルガノン Organon
妖精 Sith
神格 *
*:特定できない
-
我受夠譯片假名的法術了,真想全部轉成羅馬字母算了 :em005
-
片假法术直接用英文翻译一下,然后括号加上自己的中文译名,我觉得这样很不错
做log horizon trpg的时候技能名字都是片假平假,一音译英就懂了
-
片假法术直接用英文翻译一下,然后括号加上自己的中文译名,我觉得这样很不错
做log horizon trpg的时候技能名字都是片假平假,一音译英就懂了
要查外來語語源沒什麼,花點功夫就能找到,不知道語源的問題小(不知道是筆誤還是怎樣,有時後對應到沒關係的詞)也不常出現,反而要敲定中文譯名才是麻煩事。既要決定譯詞風格,還要對對應全部名詞確定譯名不會重複或太相似,或是A的譯名其實更適合B之類的狀況。原本打算暫時擱下規則書的我又得回去翻看規則書耗時間。
-
话说以前玩有些日式规则比如剑世界的时候法术的中文名基本都是沿用官方的汉字表记,Grancrest不清楚有没有这样的表记,我粗看了下规则书似乎没有。
或者技能法术可以先翻译为英文,暂时不翻成中文也行
-
话说以前玩有些日式规则比如剑世界的时候法术的中文名基本都是沿用官方的汉字表记,Grancrest不清楚有没有这样的表记,我粗看了下规则书似乎没有。
或者技能法术可以先翻译为英文,暂时不翻成中文也行
Grancrest里面魔法师的法术都是假名,占1/3
-
话说以前玩有些日式规则比如剑世界的时候法术的中文名基本都是沿用官方的汉字表记,Grancrest不清楚有没有这样的表记,我粗看了下规则书似乎没有。
或者技能法术可以先翻译为英文,暂时不翻成中文也行
Grancrest里面魔法师的法术都是假名,占1/3
恩,我知道哦,很多日式规则虽然法术都是假名,但其实会有中文的汉字表记,比如剑世界,规则里的法术都是假名,但网上或者小说replay中会有法术的汉字
嘛,不过这类也不常见就是了,哈哈~~
-
法術名應該是不太會跟其它特技名衝到才對,不過我還是小心謹慎點好了。還好這三本replay裡面的各法術特技譯名我都已經決定好了。
-
最近忙著翻人間失格都差點忘了要發譯文上來,趕忙發上來。
因為這陣子必須將眼力和腦力分去太宰治那裏,所以往後無論場景長短,都維持三日1場景的更新速度。
翻譯人間失格後總覺得自己怪怪的,本次的譯文質量堪憂。
-
本次在更新第一話的場景5時,其中翻到侍從傳喚安與巴恩兩人進辦公室時,GM對安的的形容是「有著魔法師般氣質、舉止穩重的女性。」因為幾乎是直譯,所以這裡就當作是原意吧。我當時想,什麼叫做「魔法師般」?「魔法師般」是種形容詞嗎?這是GM說給玩家聽的描述不是嗎?這樣的描述想表達什麼?又能表達什麼?這是GM便宜行事模稜兩可的偷懶描述嗎?
後來我想了想,在這世界背景下,魔法師協會獨佔所有的學術知識。人民的教育水平低落,單單是「讀寫文字」就是個能炫耀的技能。因此在這遊戲內,魔法師在社會層面大概能類比為知識分子。根據這樣的想法,所謂「魔法師般」的氣質,便應該是指高等知識分子知書達禮的舉止形象。在結合世界觀下,這語句是有意義的,因此翻譯時就我照實翻不做調整了。
-
雖然截至目前為止,我一直試著將場內的話用標楷體與場外區分開來,但原書是沒有這種處理的。我覺得這樣應該會比較好閱讀,所以會繼續採用這種方法,不過有些地方感覺相當模糊,我會盡力判斷。一些GM後來加比的內容也會繼續用標楷體表示。
-
這次誓約場景2真是有夠短的,但是下一個場景是第一話boss關,長度超過第一戰:邪毒庭園許多,就維持3日一更新不發上來了。啊~好想譯第二集啊。
-
魔法师般既可作为气质描写,也可作为背景描写,更是外貌描写呢。
知识分子的气势和其他人不同的长袍高帽,颜色上的区别,几乎西式奇幻里的典型呢
至于场内外的话,如果要做成正式书籍形式的话,
剧内对话用斜楷体,gm描述用短括号(原谅我打不出来),之类的用符号来表示也许比字体更棒?
特别是在可能出现更多含义的字句时,用各种括号标识之类。
-
魔法师般既可作为气质描写,也可作为背景描写,更是外貌描写呢。
知识分子的气势和其他人不同的长袍高帽,颜色上的区别,几乎西式奇幻里的典型呢
至于场内外的话,如果要做成正式书籍形式的话,
剧内对话用斜楷体,gm描述用短括号(原谅我打不出来),之类的用符号来表示也许比字体更棒?
特别是在可能出现更多含义的字句时,用各种括号标识之类。
外貌方面倒是搭不上,因為在這故事背景裡,魔法師的穿著沒有一定風格,魔法師的服裝似乎是隨自己或主君的喜好而定(詳見《戰記》小說)
至於字體的話因為個人覺得斜體不太好閱讀,所以先前翻譯時都只用來標示特殊名詞,這邊想說沒必要就算了。
而()或〈〉--後者是書名號的一種,我不知道是不是你說的短括號--前者已經被拿來區別一些扮演時的動作,如(擲骰)(對OOO)。後者則已被用來標示技能,所以如果再拿來用容易混亂。
基於上述原因,再加上個人覺得符號太多干擾閱讀,於是就照某些小說分化主觀意識流與筆者第三人稱描述的呈現手法,用改變字體的方式做區隔。
-
更新場景7:毒蛇當死
不要問我這次標題怎麼這麼鳥,原文就是「毒蛇死すべし」
當我譯到連接100條蛇的軀體時,我就在想這怪物是不是應該音譯作西德拉?因為多頭蛇已經不能用了,不過我認為那其他100條可能都是小頭,不然那蛇妖應該會像繡球花一樣呈球狀,有點可笑,所以就維持九頭蛇了。
根據官方公開的資料,在準備階段噴吐的毒霧是全場景攻擊特技《猛毒の領域》,與主要動作使用的《毒霧展開》不同。另外,當九頭蛇HP降至0時就會發動限用一次的特技《不死身の蛇》,立刻回復整體HP[混沌等級×10]點,各部位回復[混沌等級×5]點,並增加《毒霧展開》的使用次數1次。所以replay中並不是使用三次《毒霧展開》。
不過,第二輪九頭蛇中樞對PC全員使用《毒霧展開》時,雷格納姆和巴恩與九頭蛇(胴部)位在同一Sq,到希絲的位置為直線4格,這已經超出十字的範圍。由於官方的資料表示《毒霧展開》的攻擊範圍並沒有因《不死身の蛇》擴大,因此目標也許沒有包含希絲。也或許是GM忘了,也許是GM想陰玩家,畢竟那一段一直提全員、全員的。個人覺得原因應該是前兩項。
-
我在看這套replay時,總覺得卵の黄身特別不擅長畫雷格納姆,他可能不是很擅長畫男性,可巴恩又畫的很棒。後來這傢伙又去擔當其它輕小說的插畫,不知道其他內頁插畫是不是也有這種半途而廢的感覺,可能這是他還不成熟時的成品。不過個人覺得封面畫的很棒就是了。
-
找不到拉度的家名,正常來說他老爸巴爾托克都幹到准子爵應該會有家名才對。目前怎樣都找不到呢。算了
場景7和場景6相比,仔細一看只不過多1千多字,怎麼當時翻過去時覺得內容多很多。嗯,總之維持三天一更新。
-
第一話結束,準備開始第二話。
-
第一話介紹背景知識、場景用途、戰鬥教學等
第二話開始進行團戰
第三話則是導入國家管理規則
嗯,第一集就是個按部就班的教學手冊。
-
完成第二話Preplay
決定以引用功能排版(未完成)
※有關安的背景提示,賈克諾斯(ジャグノス)音近日語中的邪悪(じゃあく)
-
原先在replay中,希絲的因緣上寫說「家族で城に仕える従僕の子供」我將之理解為馬略斯是「城堡內傭人家族的小孩。」
可是在今天更新的場景2中卻描述馬略斯是「城によく出入りしていた商人の息子だ」,也就是「過去時常出入城堡的商人之子。」
到底是設定上的矛盾,還是我一開始就理解錯誤?如果相信場景2的訊息,那希絲的因緣部分可能就應該是「家人在城堡工作的童僕」,可是我覺得不合語意。
目前當作是設定矛盾,希望有高手能不吝賜教。
吐槽:不趕快救助傷患,還把人裝到麻袋裡帶到郊外去找希絲,蘿絲根本就是個沒惻隱之心的大壞人!
翻案:(搞不好蘿絲是在距離加爾米那更遠的別條街上撿到馬略斯)
再翻案:(不管怎樣裝進麻袋就夠過分了,當那是屍袋嗎!)
再再翻案:(阿托拉丹的人命說不定很賤,所以很平常)
再再再翻案:(無力吐槽……)
-
更新第二話場景3
本次場景中,串場的配角=エキストラ=EXTRA=臨時演員
譯作臨演很怪,即使以話劇的角度來看。原本想譯成「不重要的角色」「不重要的NPC」,覺得太長遂譯作「跑龍套的」
最後改成中性且沒典故的「串場的配角」
-
龙套是可以单独成词的……
-
龙套是可以单独成词的……
我太少用這個詞了 :em005
-
客角?
希丝和马略斯的因缘不同会不会只是一个美丽的错误而不是一个真正的设定错误?
比如希丝看到马略斯经常出入城堡,误以为是城堡里佣人的孩子。而其实马略斯只是因为跟着商人父亲才经常出入城堡的。
所以两人的因缘写法不同?
-
客角?
希丝和马略斯的因缘不同会不会只是一个美丽的错误而不是一个真正的设定错误?
比如希丝看到马略斯经常出入城堡,误以为是城堡里佣人的孩子。而其实马略斯只是因为跟着商人父亲才经常出入城堡的。
所以两人的因缘写法不同?
感謝意見,客角……第一次聽過,感覺很像友情演出。
至於提到因緣的問題,因緣是PC與其他角色之間的的劇情設定和感情上的方向。
而在第二話場景2中的提到的部分不是因緣,而是GM帶團時的描述或寫書時加筆的內容。所以我才會覺得可能是GM後來加筆的描述與先前preplay發布的因緣發生矛盾。
從原文語意上來看我個人認為兩邊的語意分得蠻明確的,因此才會推測是設定上的矛盾。
月夜你的解釋提供了一種可能。也就是「背景提示裡寫給玩家看的PC因緣是PC自己的認知」,雖然提示多半以第二或第三人稱描述,所以內容應該都是客觀的事實。但我確實沒有想過第二人稱下這個可能性。我會再研究看看。
-
先跟有在看的人人說個抱歉,不知道我腦子出了什麼問題,今天恐怕是搞不出來,得先睡了
剩下的校訂工作我會在明後天完成,總之我會在這個星期日追上進度更新至場景5
延遲更新,我很報歉。
-
女人的友情......
-
真是不错的团不错的规则啊
啊火纹式果然很棒啊。
/me 心里的痒痒又被撩动了
-
真是不错的团不错的规则啊
啊火纹式果然很棒啊。
/me 心里的痒痒又被撩动了
喔喔月夜看了原文嗎?第一集真的是暖身而已喔。等不及的話推薦原書!
我個人也很喜歡火焰紋章系列。
FE幾乎都是走王道戰記路線的故事,這種戰亂中的英雄成長冒險譚是一種經典的故事原型,彷彿永遠都能吸引人的想像力,不會死去。
而雷格納姆們的故事也是其中之一。
Grancrest的規則簡單,交互作用的行動階段能減少玩家被閒置的感覺。還有能增加凝聚力,連結並支援彼此的誓言與天運系統。
當然在追求寫實度上是無法與D&D和PF完善的規則體系相比,然而Grancrest卻可以說與D&D和PF形式不同,給我感覺一開始便像是舞台劇類型的以場景切換的話劇進行方式。
感覺就像是日式RPG,然而卻仍舊擁有人們詬病日式RPG缺乏的扮演要素。我認為每次給出的背景提示,隨著場景不斷更新的因緣,以及誓言系統起到了提醒並指引玩家積極扮演的作用。
雖然我有很多感想,但為了不妨礙有在看譯文的人的興致,我還是別說太多。
就讓各位自己跟著故事一塊兒見證,雷格納姆如何從放蕩不羈的狼王子成長為與不遜於雄獅拜巴洛斯的年輕狼王。
-
學校原定明天交出的分組譯文,一個看起來就是剛剛趕出來的組員譯得一蹋糊塗,於是我接替組長整理校對。
果然譯文這種東西就該一個人譯整份。
下次我絕對一個人一組。
總而言之,我今晚真的沒空校對誓約場景1和場景7,因此明天才會發上來了。
對等待更新的人我很抱歉。這已經是第二次延遲。
-
大丈夫,又不是强迫性追番,自己弹性就好。
另
译文就应该一个人译整份简直不能同意更多
附:为什么我在kindle上找不到rule book呢 :em029 只有一本虹之魔女
-
rule book目前只有實體文庫版
水野良的《グランクレスト戦記》目前四冊都有電子版
-
由於本周開始便臨近學校的中間測驗,差不多是報告考試的高峰期,為了譯文品質以及預防再度發生昨天那種鳥事。
我決定停止更新兩周。
-
發現剛剛自己被kindle給耍了 :em005
因為圖片是用整頁呈現,所以當我譯到[【任務──說服叛軍】:成功!]時剛好告一段落,這幾個字還占了一頁,後半空白。我就以為已經把這場景譯完了。
沒想到是中間夾了一張圖。所以kindle跳頁處理,導致後面的譯文也跟著後挪,所以漏了。
目前已經補上。
吐槽:
我想這書的責任編輯一定沒有好好跟卵の黄身討論
場景7雷格納姆和安所前往的叛軍藏身地是在密林之中耶,而且雷格納姆宣誓時人甚至還在山洞裡啊!
那張圖卻畫成以天空作背景啊!
天空!
難得這是張雷格納姆的臉畫得還不錯,也沒有半途而廢感覺的插畫啊(╬ ̄皿 ̄)
-
中間測驗結束,剩下明後天的BJT試驗和報告,預計下周二或周三更新。
-
更新場景8,太久沒譯語感都跑掉了,一直修到今天才完成。
-
这是高考完毕吗(笑
-
这是高考完毕吗(笑
不,是學校的考試週,考完接著週日又去參加某個資格試驗,星期二還有導遊課的發表,搞定後一回來草譯完場景8就睡了。
然後每天修譯文卻都不滿意,內容明明就不是很多。感覺既像車子熄火要重新發動一樣。
預告接下來的譯文是短短的誓約場景2,然後便是戰鬥篇幅超長的場景9,屆時會以各輪為單位來更新。
-
更新誓約場景2與場景9
巴恩的誓言和先前有點不一樣,從「打倒傑法斯的關係者」變成「殺盡傑法斯的關係者」。
反正對巴恩來說、倒す=殺す
-
在复仇的路上一去不返了哦~~虽然日系里面倒す多半不杀人。
这个转变就决心而言是很重的。
不过黑骑士的扮演一直逗很沉默?!这是要开始抢镜了吗?
-
在复仇的路上一去不返了哦~~虽然日系里面倒す多半不杀人。
这个转变就决心而言是很重的。
不过黑骑士的扮演一直逗很沉默?!这是要开始抢镜了吗?
第一集主要是規則教學和累積背景,劇情也沿著GM田中天的預設走,在扮演上也沒有特別值得大書特書的地方。
一切都從第二集《狼群的戰旗》開始。
-
忙著翻譯羅生門的原著小說,結果完全忘了戰狼記的更新,諸位看倌請見諒 :em005
-
場景9完譯。
最近常常出現為了琢磨一句話,花了等同整篇時間的情形。
-
更新場景10。
安和巴恩的對手戲大概就從這裡開始的吧。
-
《グランクレスト戦記》5 システィナの解放者(上)
7月18日要發售了!過了半年呢。
http://www.fujimishobo.co.jp/bk_detail.php?pcd=321504000014 (http://www.fujimishobo.co.jp/bk_detail.php?pcd=321504000014)
提歐和希露卡兩人要重起爐灶,去解放提歐的故鄉啦!
可封面插畫為什麼會出現拉席克呢?成為伯爵的他現在應該走不開才對。
-
封面欺诈不是一直是惯例手段吗(笑)
一定是逃工作去干革命了
-
跟翻譯沒關係的題外話:
去找了ケイオスドラゴン公開的第一集,看了6、7分鐘開始當搞笑片看了,怎麼辦啊 :em025
看完了XD
幾乎整集都能吐槽的動畫實在太美妙了,相比之下人設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每個星期看一集實在太有益健康了 :em032
-
跟翻譯沒關係的題外話:
去找了ケイオスドラゴン公開的第一集,看了6、7分鐘開始當搞笑片看了,怎麼辦啊 :em025
看完了XD
幾乎整集都能吐槽的動畫實在太美妙了,相比之下人設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每個星期看一集實在太有益健康了 :em032
泥轰金的脑洞就是大
是在下输了。
-
語助詞翻不出來,想跳過不譯又感覺流失調原文交代動作的意涵。
最後總算弄出來,卻已經呈現腦傷狀態。可能後續還會再作修改。
標題原文是「兄と弟」而不是二文字的「兄弟」這點,感覺本文似乎想要強調兩人對等關係,因此我也就比照可能的文意翻譯。
下一回是第二話最後的場景「王與騎士」。因為很重要,所以預記會花上雙倍的時間。並針對前面的所有譯文修改調整。當然如果順利的話,會在下周末前更新也說不定。
來這裡太久,我極需中文小說來維持中文能力,目前手邊卻只有《隋唐演義》。真棘手……
-
譯文平庸到無法接受。
-
花了三倍左右的時間,終於更新場景12。
要是內頁插畫都有封面的水準,就是部神作了。
冷靜點,大概再譯18個場景就能譯第二集。
這裡將「お館様」譯作主公、將マイロード譯作主上。
-
超時逐漸變成一種常態……我得回台灣一趟補充養分才行。
這次主要的問題是國家管理規則的部分,重新理解了一下規則後也沒什麼大礙,就是カウント的譯法有點煩。不管是伯爵還是記數都對應到count這個字。
我依稀記得小說還是規則中カウント和漢字的爵位兩者混用,似乎有過指稱同樣意思的情形。然而這裡明顯不同。我根據第二集內容同盟的結果會整和成員國的カウント來看,原先將其譯為國力值。然而仔細想過之後,卻又發現這和國力的關係有些薄弱,因為象徵國力的物資、技術、和財富都在包括在的國家資源中。有確認國家等級、國家資源和カウント定義的必要,於是我查找規則書,國家資源就和這字的譯文中所提到的一樣,而國家等級是象徵該國的土地面積、發展狀況的數字,カウント指的是「統治該國的君主獲得協會支援的程度」。各國家等級會有相對的爵位和所對應的カウント。普通來說爵位越大、國家等級和カウント也會越大。
其實爵位和國家大小沒有正相關。小說中的韃靼尼亞皇太子米爾沙就是一例,他憑自己周遊大陸獵殺投影體就從零讓自己的聖印提升到子爵級。因此規則上只是提供一個大概的依據。小說中當然沒有這個量值,自然也沒有用多少封建值換支援的說法,反而還出現過等同爵位意思的例子。
回到正題,將小說造成的矛盾先擱到一旁,考慮前面提到的同盟部分,聖印是協會所訂定的封建階級基準,以及カウント只是「獲得協會幫助的程度」的定義。結果就將之譯為「封建值」了。
-
除此之外,自從我點了一首叫ぽいぽいぽい♪的歌的連接後,兩天間的腦袋都是那個旋律,根本沒辦法正經做事。 :em032
真想回台灣一趟。
PS:那ぽいぽいぽい♪跟艦娘無關。
-
http://www.amiami.jp/top/detail/detail?gcode=MED-BOOK-005761
哇~要出上級規則書了。
通常出上級規則書就是系統不平衡的開始。 :em013
-
雷格納姆和希絲這時候還是小鬼耶。
這樣想著,不知怎地突然就覺得他們的對話挺可愛的。
從稱謂的改變可以知道,雷格納姆出門後就學壞了 :D
-
等著看《戰記》第5集.......聽說之後會有其他replay的角色登場耶。
如果是《戰狼記》的角色的話大概就會是拉度或巴恩了。
不過我希望他們不會登場,特別是巴恩。
-
路过,继续支持。
-
安這個角色是街童出身,童年露宿受凍導致她非常怕冷。
另外我稍微解釋一下有關魔法師之間的家族關係。
在阿托拉丹大陸的世界,魔法師的家族不一定會有血緣關係。這是因為對混沌的感知能力並不必然會遺傳給下一代。因此為了確保長年累積的知識能妥善傳承下去,他們往往會選擇發掘天資聰穎的孩童,將之收養,形成擬似的家族關係。就像五賢帝時期的羅馬皇帝一樣收養優秀人才做繼承人「兒子不能選擇,繼承人卻可以挑選」。魔法師會悉心培養相中的孩童,確保繼承者的品質,久而久之就形成擅長特定領域的家系。而這些家系也有可能會為了特定的考量和利益進行聯姻。但魔法師的能力終究是靠訓練培養起的。此外,儘管魔法師名義上隸屬於魔法師協會一律平等,只要君主死亡,契約解除的魔法師又會回歸協會所屬。但越優秀的魔法師越有機會侍奉爵位高的君主,也就是會有更好的社會環境和更大的表現舞台。因此,魔法師對家族成員的物色和培育相當用心。
《戰記》小說中的女主角希露卡就是被巴爾多林德的魔法師長收養,幾乎學完所有魔法系統的天才。(因為一般分類上七個系統各以一個顏色代表,因此學完所有系統的人被稱作全色魔法使full color,然而專精與否又是另一回事)結果這小姑娘因為對未來的職場和雇主有誤會,放棄了伯爵身旁的工作跟別人跑了。
以上是我憑半年之前戰記小說的印象。
安就是一個因為能看見混沌而被收養,可最後卻發現天分不怎麼樣的例子。因此她這個角色所追求的,只是一個能證明她價值的舞台。
-
《戰記》第五卷太有趣了!第四卷給人的不爽感一掃而空。
所謂的「戰記」,本來就是圍繞戰爭的記述。第五卷終於又回歸這個本質,將份量著重在戰事上。
拉席克這個角色實在太棒了,不僅直率單純,那種全力拚完後鬆一口氣的個性,這樣的勇者我最喜歡了!
伏爾塔瓦城的士兵們也太會看氣氛了,「ふたりの愛のために!」ーー不僅提振士氣,還起到助攻和挑釁的作用。 :em025
-
把my lord譯成「吾王陛下」可能會好些
-
感覺這時巴恩的玩家在試探所有人底線,所以還會有所克制。也許是因為背景累積得還不夠情感不夠深;但也可能是原訂只收錄一卷三話,而後來居然評價不錯擴增到三卷,為了不留下遺憾,就沒管這麼多全力扮演了。
接著我就要回台灣了,這台電腦也會留在日本。所以可能會有約兩星期不會更新。
第二集等著我啊。份量看來大概還有14個場景。
-
更新場景5和誓約場景1。
這次兩名魔法師對談的場景非常短卻不太好譯,安的措辭在普通型和敬語間搖動不定。這兩人是同出一門的熟人,但在外交場面又秉持著該有的禮節,夾雜的私談也能感受到他們兩人熟識。考量到安的個性和譯文流暢性,就不刻意明顯地呈現,因此整理後的語句表達十分中性。
這次放假差點被ビーストバインド給吸走。終究還是忍住了。
靠著扮演就將boss無力化的玩家真是可遇不可求。
-
換個頭像,看心態會不會稍微年輕點。
再會了沖田艦長。
少年的亞歷山大怎麼可以這麼討喜。
和亞里斯多德老師說的一樣。
-
更新場景6。
"巴恩也交給妳。"
看完整系列後再回來看這句台詞,我感覺到一種"We have a Hulk."的錯覺。
-
更新場景7。
本文有關行軍與攻城等部分,在規則書一概沒有詳細規定,全都是GM自己設計。
-
更新場景8、誓約場景2。
終究只是暖身罷了。
接下來就是長到不行的決戰了。搞定之後就是第二集,哈哈哈。
-
太厉害,
然而没团 :em013,但太厉害
-
太厉害,然而没团 :em013,但太厉害
精彩的在後頭 :D
-
更新場景9,補上戰鬥配置圖。
忘記戰鬥流程的人,可以參考圖片放置區的中文化流程圖。
-
完成場景9:決戰,並附上卷頭的相關彩圖。
然後就是收尾的場景10 和後記。
雷格納姆胸前那塊居然是皮革做的,圖片看起來簡直是板金胸甲。
-
王子(职业)不都是穿皮甲的吗 :em013
-
王子(职业)不都是穿皮甲的吗 :em013
火焰紋章的圖好像確實都是這樣,要不就是只有肩甲。
-
我居然譯完第一卷了。真是感慨萬千。
雖然有些部分感覺很難譯,但最後面的場景幾乎是一氣呵成。很久沒有這麼順暢了。
這裡我想談談,有關扮演和日式TRPG中主角認知的感想。
在一篇故事中,有這麼多角色,究竟誰才是主角?除了角色形象的鮮烈程度,也要看劇情比重,其實並沒有一定的基準。視寫作手法,有些故事中甚至有多位主角的情形。因此,其中一種普遍的辨識方法,就是「成長最多的角色就是主角」。
在日式TRPG中,預定成長最多的毫無疑問就是PC1這個角色,而許多劇本也都預設以PC1為主角來建構劇本。因此也必須謹慎挑選扮演PC1的玩家,因為在TRPG中,能不能扮演主角是件很講天分的事,要是該玩家只是個三無戰椿,或僅是個中二憤青。那毫無疑問可以預期整個故事將難以有足夠的深度和精彩之處。
在伐爾多利亞戰狼記這個團中,PC1就是後來遊戲中的狼王子雷格納姆。這名字其實取得很好,場內看得出國王夫婦的期望,場外可以看出玩家A的扮演野心。或許這只是個巧合、一個美麗的誤會。但當這故事後面隱隱探討何謂君主、何謂王的資格時,這名字卻恰恰指向了這個意涵,指向了雷格納姆努力追求的路。幾乎像是賦予了他天命。當我最後參透時,我感動到顫抖不已。然而就算我沒發現這點我也能說,毫無疑問的,雷格納姆正是這個故事的主角。因為他是成長最多的角色。
在第一卷,說實話這四名玩家都還沒有出現出色到讓人讚不絕口的扮演,然而在最後一兩個場景,這些人卻已經開始出現各自的扮演傾向。他們很愛演戲,很主動扮演,場景10幾乎一半都是PC間自己的互動,GM田中天有時只是插嘴一句導引過程。雖然在本書中,還沒有玩家的扮演直接影響劇情的明顯例子,但劇情的構成已經逐漸有玩家代替GM的現象出現。而這現象將在第二卷《狼群的戰旗》徹底浮上檯面。在戰鬥上,他們四人缺一不可;在劇情上,四人的扮演各自拉扯著劇情,角色性格較少說話的巴恩,也在第二卷掀起了巨大的波瀾,到第三卷甚至讓人無法想像若沒有他,這個故事將會變成怎麼樣的凡庸之作,這個角色說不定比雷格納姆還受歡迎。
這樣入戲至深,波瀾壯闊的扮演,我也好想親身體驗一次看看,想說給人聽看看。這就是我翻譯這部replay的初衷。
接下來就要進入第二卷《狼群的戰旗》了。我完全沒有把握自己能完美地傳達原作的精采與神妙之處。因此這次第二卷,我也沒把握能不能像以往一樣維持大致3天更新一次的速度。但只要情況和質量允許我就會盡力更新。
因此,只要有人閱讀這個故事,就是我最大的喜悅了。謝謝那些一直以來願意觀看這個故事的觀眾,謝謝你們。請繼續期待第二卷《狼群的戰旗》。
-
翻译辛苦了。 :em003
-
翻译辛苦了。 :em003
謝謝鼓勵,請期待下卷《狼群的戰旗》!
-
明天又要開始上課了。預期可能會有一陣子的忙亂。再加上緊接而來的前期試驗,我可能會有兩三個星期不會更新。這段時間我會利用空閒重新看完整個系列,以確定整個作品的所有譯名和風格,等到手邊的事務告一段落後,就會繼續著手翻譯。接下來終於要進入我期待已久的第二卷了,無論如何我都想呈現出最好的水準。
作為補償,我就在這裡先放上第四話的的預告:
▼第四話預告
新生伐爾多利亞終於與傑法斯開戰了。
然而,敵人實在太過強大。為了彌補雙方懸殊的國力差距,雷格納姆等人嘗試協調散佈周邊的諸勢力。
集結合一的力量,究竟會成為對抗強國的王牌,亦或只是烏合之眾呢?
追求著應當揭示的旗印,君主們的信念將激烈碰撞。
皇帝聖印RPG replay第四話
「同盟」
平定混沌,化為聖印。
-
话说你要是真打算翻全书的话,建议开个专区,我也可以效劳一些部分
-
话说你要是真打算翻全书的话,建议开个专区,我也可以效劳一些部分
我不是已經開了子分區了嗎?還每一集各開一區了呢。
艾德琳你還是回去忙自己手上的坑吧。你最近不是開始在翻譯忍神的replay嗎?忍神、偶像……還有SW2.0夠你忙的了。
譯這故事已經變成我生活上的娛樂。除了擔心品質外,這對我不是個負擔。
況且如果你現在把《戰狼記》第二卷後面搶去,我說不定真的會氣死。
-
哈哈哈,我是说规则书不是REPLAY啦~ 老实说如果你要翻基础规则书,一定要带我哦♪ REPLAY的话,当然是一人翻就好
你居然看忍神的REPLAY,谢谢捧场~坚持每天最后一个小时更新w
专区的话,我是说申请“其他TRPG”里的分区啦,那样瞩目度也比较高。整体翻译规则书时开比较好
-
哈哈哈,我是说规则书不是REPLAY啦~ 老实说如果你要翻基础规则书,一定要带我哦♪ REPLAY的话,当然是一人翻就好
你居然看忍神的REPLAY,谢谢捧场~坚持每天最后一个小时更新w
专区的话,我是说申请“其他TRPG”里的分区啦,那样瞩目度也比较高。整体翻译规则书时开比较好
原來你是說規則書啊 :blink:目前我的立場還是沒有變,可能等我翻完這replay再研究看看吧。屆時這個系統是死是活應該也已經很明確了。
如果要翻譯規則,我當然願意找人幫忙啦,都那麼多本了我一個人怎麼可能搞得完。瞧,再過幾天又要出上級規則書了。
忍神的replay要加油喔,不過為啥要堅持在每天的最後一小時更新啊ww
-
突然發現決戰的場景我少放一張圖。雖然沒什麼差別,總之還是補上來好了。
-
抽空看完了小說《グランクレスト・アデプト 無色の聖女、蒼炎の剣士》。
嗯,是部構成簡單的短篇,還不壞,就是有些太短。由於篇幅太短,沒辦法對每個角色做太多的刻劃,因此儘管有些角色有發展潛力,卻著墨不多。幾乎都偏重在男女主角兩人身上。文中為了呈現喜感還出現一些動漫畫中才會有的角色行為,所以嚴格上來說這並不是正常描寫情境的小說。這大概就是「輕」小說吧。(有人喜歡有人討厭,我屬於後者)從文中地球人、邪紋使的能力和戰旗的出現,判斷應該使用了RBI、RBII兩本規則書和擴展的AF。
書中的女主角真璃是自地球投影在這世界的日本女學生,她是突然從男主角眼前自極大級的混沌中凝聚而成,果然地球人和飛龍、魔神領主是同一個等級啊.......不過《戰狼記》裡出現的地球人NPC就只有現代科技,沒有使用本書中道途專屬的「無色」特技。可能是田中天不想因此模糊焦點或動搖故事吧,也有可能是本來就只打算為宣傳稍微提一下而已。
從規則上已經知道,身處資訊爆炸環境的現代地球人能透過蓬勃的想像力干涉阿托拉丹的混沌。因此在阿托拉丹,地球人的投影體可以說有些類似於這世界的魔法師。只是較為特殊或強力,因為地球人投影體,具有打消聖印和混沌的力量。這項要素使用不好,就會變成威脅整個遊戲的無聊外掛;但若使用得當,就能成為相當有意思的發展題材。畢竟自平凡世界進入非凡世界的冒險故事,本身就非常符合英雄旅程的神話學概念,只是太過氾濫有點被充斥的低劣作品寫爛了。
這故事裡的地球人有別於許多穿越外掛劇中的主角帶著外掛的先天優勢降臨,投影來阿托拉丹的真璃雖然被好心的傭兵團收留,但什麼都不會的她只能幫忙清掃馬廄和準備食材,直到故事後半在魔法師的提示下,真璃才終於明白自己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God doesn't play dice."灌注心願的這句話就讓所有聖印和邪紋都無效化,讓一切混沌失去了作用。(雖然說這句話的愛因斯坦當時感覺快被波爾打爆了)。畢竟聖印出自混沌,靠吸收混沌成長,消滅後又會回歸混沌。也就是說聖印和邪紋本質都是混沌。正因為混沌沒有善惡等任何傾向,所以才會回應始祖君主的心願,化為連本身存在都能消滅的聖印。
遊戲設定中的混沌,讓我不禁想起我大學時物理教授說過的話,他說「秩序只是隨機混亂中的少數情況」因此人才會覺得混亂比井井有條來的容易常見。
我曾經在某個replay中看過關於閃光刃之印的描述是這樣寫的:
遍布阿托拉丹的混沌之力,本是毫無目的,帶來無序混亂的力量。然而這樣的混沌,也正是引發萬事萬象的可能性。當這滿溢世界的混沌之力,在人們託付祈願,獻上純粹的心意之時,便會從失序的亂象中,編織出一絲的秩序之光。
所謂的聖印之力,不正是集結分散的人心,指引方向的力量嗎?
就像她手中所握著的,那把耀眼的光輝之槍一樣。
《閃光刃之印》真是浪漫。
總之,作為一個小品,這故事還算有娛樂性。個人認為不算是什麼佳作,但作為相關出版故事的一部,卻還不壞,就是太短了些。閱讀本作可以稍微理解阿托拉丹的世界觀,不過關於魔法師協會的部分卻有些過於黑暗。確實,魔法師協會有著不為人知的陰暗面,但許多阿托拉丹魔法師也是秉持著創立者米凱羅的初衷,為了世人,為了終結混亂而戰。不是具備反社會特質就是英雄。將體制一概打成邪魔妖怪來反對,這是英雄主義的創作者容易搞錯,也容易如此表現的陳腔濫調。本書算是比正傳的《戰記》還輕鬆的讀物。畢竟幾乎不談歷史,也幾乎沒有地域移動,人物也就那幾個。因為是以小說形式寫成,所以完全看不到怎麼擲骰和推進遊戲進程。
這故事又佔了阿托拉丹世界地圖的一塊島,大概還只剩下不到四分之一的處女地。隨著水野良的《戰記》繼續寫下去,最後應該不會有空白的地域。雖然規則書上明示玩家可以不必在意公式的局勢進程(當作隔壁桌),可以在自己團內自由發展之後的阿托拉丹歷史,但畢竟還是有些在意,感覺要用未知地域開團得動作快。最簡單的辦法也就是平行故事。
如果按照《戰記》的局勢演進,而《戰狼記》有可能發生在阿爾圖克消滅之前的話......所以雷格納姆有可能是後期大工房同盟的選帝侯之一!
-
剛剛稍微看了最新的上級規則書……真的是上級內容,加了許多現有規格之外的東西,新道途新特技、超過30級的資源,現在連他界投影來的神都能扮演。感覺像是回到大混亂時代呢。書中放上的新內容,看著看著,就好想知道雷格納姆他們後來到底怎麼樣了。後來的他們在面對這片土地上的混沌和危難時也會使用這些天惠嗎?狼之國有好好發展吧?真是叫人懷念呢。感覺遊戲的自由度又擴充不少。
封面是深遊畫的真是賞心悅目多了,如果是片桐いくみ也不錯,真心希望別再讓匈歌ハトリ擔任封面插畫了。
書中出現一種現有規則書從沒出現的道途:ポイゾナス,只有新特技沒有基礎數據和介紹,據說是某部Replay中原創的道途,如果有人看過的話,希望還能大致為我敘述一下這個道途的特色。
另外,《狼群的戰旗》的序和Preplay已經完成初譯,近幾天就會放上。
-
更新序、Preplay。
從第四話開始,每個角色的背景提示增加了「關係」項目。
可能是開放《進階之力》擴充後新增的內容,目前書不在手邊無法查證。
更正,就只是加上RB1背景情報的邂逅表內容,至於前三話為什麼沒有,理由不明。
終於開始了譯第二卷了,只剩下一話來準備,想到第五話「戰旗」肚子就痛……
-
有關《戰術指南》的效果,是僅限團戰時,角色3Sq以內的友軍,其命中&防禦的判定達成值+3。
命中判定即是進行攻擊時攻擊方所進行的判定;至於防禦判定我在規則書哪裡都找不到,依照巴恩玩家的發言,推測只可能是被攻擊者的反應動作,這時的判定普通會使用的技能是〈回避〉,也有可能因特技效果使用其它的技能。
以D&D類比的話大致等於:
命中判定=攻擊檢定
防禦判定=以敵方攻擊檢定結果為DC的對抗檢定
-
沒辦法翻得盡如原意好沮喪啊。
安在會議上雖然措辭採用敬語,但在第一人稱上因為不是「わたくし」或是其他謙稱,只是「わたし」,因此就不譯作「臣」,而是維持「我」。
本文的標題是ファルドリアの「これから」,文中出現相當多次「これから」,不斷地呼應著標題。結果翻譯過來時為了維持語句通順,我只能保住兩個。太遺憾了。
吐槽:
場景2關於希絲對公開處刑的想法。
因為公開處刑有很顯著的功效,在人類的歷史上本來就相當常見。並不是因為興趣使然。
-
わたし和わたくし没有什么差别哦
-
わたし和わたくし没有什么差别哦
我上商務口譯的課時,課程提過在具備明顯上下關係或在面會等正式場合時,要用わたくし代替わたし,因為後者是前者簡化而成,相對失禮。
原文中安的發言,比對後面的動詞都用上謙讓語,主語卻還維持一般水平。由於安這個角色的措辭水平上下不定,翻譯她的台詞時多次在敬語部分感到混亂。一開始PREPLAY就提過角色的本性,所以可以理解安身為魔法師在正式場合會非常重視禮數,但流露真性情時卻會自然變得隨便。
但說不定是我還沒能抓住那種微妙的語感吧?
ええい!敬語なんざ、ややこしい!
-
敬语是我少数对日语完全不明白的地方 :em023
-
使用わたくし会更加丁寧(更加有礼貌、谦逊),但是并不是更加尊敬哦?
比如我正式文件,比如论文里会用わたくし,但是并没有比わたし更尊崇读者的意思啊(虽然有,但是并不会比わたし更深)。
说的更清楚的话,就是わたし比わたくし稍微亲近一些,更显得双方彼此信赖一些。
但是信赖不信赖和尊敬不尊敬我觉得不是一回事。
嘛,这里的讨论仅限于わたし和わたくし,原文情景我也不详细。
『広辞苑』:
●わたくし【私】
〔代〕話し手自身を指す語。
現代語としては目上の人に対して、また改まった物言いをするのに使う。
●わたし【私】
〔代〕(ワタクシの約) 話し手自身を指す語。「わたくし」よりくだけた言い方。
-
使用わたくし会更加丁寧(更加有礼貌、谦逊),但是并不是更加尊敬哦?
比如我正式文件,比如论文里会用わたくし,但是并没有比わたし更尊崇读者的意思啊(虽然有,但是并不会比わたし更深)。
说的更清楚的话,就是わたし比わたくし稍微亲近一些,更显得双方彼此信赖一些。
但是信赖不信赖和尊敬不尊敬我觉得不是一回事。
嘛,这里的讨论仅限于わたし和わたくし,原文情景我也不详细。
『広辞苑』:
●わたくし【私】
〔代〕話し手自身を指す語。
現代語としては目上の人に対して、また改まった物言いをするのに使う。
●わたし【私】
〔代〕(ワタクシの約) 話し手自身を指す語。「わたくし」よりくだけた言い方。
広辞苑寫的跟我學的是一樣的,到底還是有差的,就是比較隨便。我沒有提到尊不尊敬吧?相對失禮……總之現在到底是怎樣我已經搞不懂了。
不過我這樣譯應該也符合你的講法。用「我」是比較親近。
我看我附上原文好了。
不過一查原文看來我譯迷糊了@@、主語多半被省略,但在不同句可以看到:
ファルドリアのこれからについて、わたしからの提案があります。
わかりました。では、結論から申し上げます。(きっぱりとした口調で)このままでは、ファルドリアは勝てません。
-
更新第四話場景3,感想.....
呵呵。回頭看來現在還能這麼歡樂啊。
然後就是,嗯,噗殿下。這傢伙戲份不多,存在感卻很強。宛如珍獸般的存在。
當初我看到時也有點傻住。不過大概是因為對故事幾乎無害,而後面又被第五話戰旗的高潮給攻陷,所以儘管是嚴肅故事中的搞笑角色,噗殿下如今卻帶給我淡淡的懷念感。
聽說田中天這個人作為玩家很瘋,但作為GM是會好好設計故事的,但由於本性使然,所以儘管能構思正經嚴肅的劇本,可終究總還是會參雜一些無厘頭的東西。令玩家和讀者感到衝擊。聽說在ダブルクロス時就是這樣。結果這似乎成為他的帶團風格,而穿插劇中的這些「特點」也成為讓緊繃的玩家得以放鬆的少數片刻。想必他這次也是按耐不住,最後還是放了這樣一個惡搞的角色。總體來看,噗殿下這個角色並沒有傷害故事,頂多就是本作中的珍獸,個人覺得後面的地球人要糟糕多了。
噗殿下治理的加斯托羅美食領=ガストロ美食領,ガストロ便是腹翼鯖,學名Gasterochisma melampus。
最初米希卡和歐菲莉亞原想照現存某些簡化的譯例譯作女爵,但後來覺得沒必要,畢竟本來就不是刻意強調性別的頭銜名,況且還牽扯到領地名,所以就維持「男爵」的譯名。
-
忘了吐槽,與米希卡交涉用的〈軍略知識〉只有13似乎有點低,雖然13~14就是屬於「困難」的級別,但我覺得15應該會好些,可能GM想定PC中會是由雷格納姆去交涉吧?
-
原定計畫要連場景4:邂逅群雄一起放上,但場景4有點長又不好譯,加上最近得分神去翻譯谷崎潤一郎的《刺青》,所以這次只更新誓約場景1。
翻譯《刺青》預估大概會用掉7~10天左右,我會儘快搞定回來繼續。
-
終於搞定《刺青》了!老師怎麼每次都出這種變態的文章......
我都快忘記同盟難譯的地方在哪裡了。連場景4:邂逅群雄預計在這周末放上。
-
レイヤー暫譯為Player,這應該是目前較貼近的字。
-
レグナム:一人称が”ボク”の女の子だ!
在這句話卡了一個早上了。
我想了很久,中文似乎真的沒有詞語可對應第一人稱的ぼく,可文中玩家還給我特別強調,翻譯時想閃都閃不掉……
按照語源可以譯作「敝人」或「小的」,「小弟我」……不,這樣會變成一場災難。
懇請高手能給予指導。
-
小爷
仆
余
吾
某
小子我
…………
还是小爷好听 :em013
-
小爷
仆
余
吾
某
小子我
…………
还是小爷好听 :em013
小爺不是謙稱應該不太合吧 :em013
深入一查,日本的「ぼく」語源和語義眾說紛紜,包含學校老師的自貶僕役說法,柳田國男的自愚說法,高杉晉作奇兵隊的天之御使說法,源自中國漢代說法……起始年代從奈良時代、中世、江戶都有,惟一相同的說法是進入明治時代才開始成為常見的男性謙稱。據說是當時的書生流行這樣自稱,才因此在社會廣傳開來。
如果只考慮最後,傾向譯作「小生」。好在這本書裡是沒有角色自稱小生。
目前先等整個場景譯完再來決定,得抽空去找出米希卡全部的台詞才行。
-
小生猫又全宗,兴趣是……浪迹天涯 :em019
-
漢代還真的有......只可惜現代已沒有這種說法
於是信問廣武君曰:「僕欲北攻燕,東伐齊,何若而有功?」廣武君辭謝曰:「臣聞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亡國之大夫,不可以圖存。今臣敗亡之虜,何足以權大事乎!」信曰:「僕聞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於虞而智於秦也,用與不用,聽與不聽也。誠令成安君聽足下計,若信者亦已為禽矣。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因固問曰:「僕委心歸計,願足下勿辭。」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聖人擇焉』。
〈淮陰侯列傳〉
-
要被歐菲莉亞的歌給搞死了……怎翻過來都不會押韻,有的還根本是白話,照白話翻過來根本……痛感自己的無力。
感覺似乎遇上這輩子最難的翻譯關。
-
本次場景5,雷格納姆的旅程再度出現了門檻守衛。
門檻守衛是坎伯(Joseph Campbell)神話學中的角色原形概念。
在坎伯神話學中,英雄收到歷險的召喚,在導師幫助下跨越門檻進入非凡世界,途中邂逅盟友與敵人,歷經試煉與磨難,最後帶著寶藏返回家鄉,治癒世界。當然這只是大致的故事型態,其中的元素都只是原形,可以重複出現、重疊、順序也沒有一定。而門檻守衛正是有著阻擋英雄進入非凡世界,或是試驗英雄實力和決心功能的角色原形。
以坎伯神話學的觀點來看,《伐爾多利亞戰狼記》第一卷的內容大致可視為一部架構完整的英雄故事。
伐爾多利亞的滅亡,是第一道歷險的召喚,召喚雷格納姆從平常的冒險生活進入君主的世界。雷格納姆選擇抵抗召喚,或是說他根本無力回應召喚,在拉度的庇護下過著無為徒食的生活。直到導師拉度的私心,讓雷格納姆和未來的盟友--另外三名PC投身第一道試煉,並在試煉中消滅投影體,為當地帶回了的和平。而討伐投影體所引發的後續效應下,導師拉度再度贈與了英雄力量:一支軍隊。信使馬略斯也因此帶來了第二次歷險的召喚:伐爾多利亞的慘況。
第一個門檻守衛是貝蘭,在這一道關卡考驗著雷格納姆的決心,測試他是否夠堅定,有那個決心扛起國王的重擔,發動戰爭復興祖國,解救水深火熱的人民。
在打敗貝蘭奪回王都之後,雷格納姆正式對上傑法斯,進入干戈亂世的非凡世界,也真正獲得了盟友:第一騎士希絲圖菈。
而最後的試煉與磨難便是與杜迦昂的決戰,杜迦昂在整部系列中,既是門檻守衛,也是引導雷格納姆思考的導師;作為殺父仇人和敵國將領,他也是第一卷的主要敵人。杜迦昂的質問和自我闡述,引領雷格納姆回想作為摹本的父親威利巴爾特,去思索自己的君主之道。而雷格納姆也在進逼故事的過程中,得到了最大的盟友「國民」。
在擊敗杜迦昂之後,雷格納姆終於和原先的導師暨盟友拉度平起平坐,成了獨當一面的一國之君。並贏得珍貴的寶藏「人心與和平」(雖然是短暫的和平)。最後帶著這些歸返,在慶宴一幕治癒了世界。
以整個系列來看,第一卷雷格納姆正式晉身君主之列,進入率領國家互相爭伐的世界。第二卷則是一道道試煉,考驗雷格納姆君主的本質、能否跨越基爾登斯坦提示的障礙成長,凝聚盟邦諸國,並經歷最大一道試煉,也就是面對最重要的門檻守衛:阿弗拉巴恩,成為真正的王者並獲得與他同行的資格。
在第四話「同盟」,這次的門檻守衛就是基爾登斯坦。哪怕是野心、目標或夢想,作為君主,雷格納姆究竟想追求什麼?在這一道關卡,「追求著應當揭示的旗印,君主們的信念將激烈碰撞。」……沒有夢想的雷格納姆,摸索著描繪到最後,終於在第五話「戰旗」真正得到了答案。
而第三卷就是朝故事的最後核心進逼。剩下的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了,一個好的故事該有什麼樣的條件,我還在摸索。而讓人感動的東西,卻會一直在人們述說的故事中押韻。跨越文化,人類的集體潛意識中潛藏著共同的願望,大概就是坎伯神話學中得出的最後結論吧。
-
更新場景6。
「んだんだ。」「~たべ」似乎是日本東北的方言,台灣沒有易懂的方言表現,因此就借用上一代台灣原住民學中文後常見的語尾「~的啦」
-
好耳熟地方言语尾
看战记才感觉到经过艺术加工的战报实际上的确基本上体现出了dm的设计思路呐。本质也只是一个标准的火纹路程,但人类的路程就是如此的……相似而耀眼
-
「人类的路程就是如此的……相似而耀眼」
這是我今天聽過最棒的一句話。 :D
-
更新場景7。
稍微提一下,有關場景6出現的海克利斯,他只是奧林帕斯界的英雄海克利斯的信奉者,並不是本人。Player(レイヤー)是種詭異的邪紋使。他們是基於崇拜或憧憬,在打扮或技巧上模仿從異界投影來的神祇或英雄。他們期望不斷地精進強化自己,到最後能和理想的目標一體化。或是認為自己就是目標本身,後者的案例就像羅馬的Commodus一樣。
接下來一個星期因為考試頻仍,不會有更新,看倌們得晚點才能見到噗殿下。
-
(https://storie.jp/files/illustrations/story/2015/1001/12/26/20/story_5631e6ee59a4175cd06c305840562ff3.jpg?1446727205)
グランクレスト・リプレイ ファルドリア戦狼記 狼たちの初陣
https://storie.jp/official/dragonbook/10670 (https://storie.jp/official/dragonbook/10670)
每個星期五更新連載免費看
增加了角色頭像和背景,感覺頗像LINE群組的交談。
(http://imgur.com/aT6KtU8.jpg)
(http://imgur.com/qV25JtO.jpg)
(http://imgur.com/2OahbUt.jpg)
這ストリエ是新的創作推廣平台,看來ドラゴンブック編集部利用它來推廣自家的作品。
若有耐心的話可以慢慢等更新。
其他還有
グランクレスト戦記 1 虹の魔女シルーカ (https://storie.jp/official/fantasia/10677)
グランクレスト・リプレイ かけだし君主の魔王修業1 (https://storie.jp/official/dragonbook/10671)
其他TRPG作品也有。
魔王修業我沒有看過,但聽說評價還不錯。我慢慢追連載看好了。
-
場景7的草譯不是很順利。
時間也是個大問題,上週被多項考試、檢定佔去時間,隨著鄰近中間測驗又只會愈來愈忙,昨天我又被選去參加下個月的演講比賽,還有口譯的實習……想要更多的時間。
下一次更新我期望能在本周結束前放上。
-
場景7的草譯不是很順利。
時間也是個大問題,上週被多項考試、檢定佔去時間,隨著鄰近中間測驗又只會愈來愈忙,昨天我又被選去參加下個月的演講比賽,還有口譯的實習……想要更多的時間。
下一次更新我期望能在本周結束前放上。
尽力而为,不要过分勉强自己....
-
把講稿發給老師後馬上就來更新,本次更新場景8。
下禮拜又要考試了……下禮拜在星期二結束前也沒空。
玩家說是用藥劑,可從插圖上看來安用的是魔法耶?……看來又是編輯和插畫家沒溝--嗯,應該是用了藥劑再加《治療輕傷》吧!
-
先前提到的ストリエ上免費連載的《戰狼記》中有雷格納姆四人的彩色版角色卡。原書的角色卡是黑白的呢,而彩色版角色卡也從全身圖變成上半身特寫。原本截了放上來,後來想想,想看的人就自己去看吧。這週五一口氣更新了三個場景,喜歡的人可以點心形圖示把它加入お気に入り清單比較好追。
-
電腦壞了,正在維修
-
結果主板沒事,可是鍵盤的狀態不太好,會自己亂鍵入,維修更換得花上一筆大錢,又找不太到同樣型號的鍵盤零件,現在決定先把鍵盤線拔掉,等外接式鍵盤到貨後再繼續更新。等我回台灣再送去大修。
突然想到電源開關的線好像跟鍵盤連在一起,拔了可能連開機都辦不到, :em005
-
繁體中文鍵盤到貨,筆電以桌電之姿復活,回台灣時再維修更換吧......
總之翻譯再開,場景9預計周末結束前放上。
-
更新場景9:群狼。
原文的「調印式」直譯應該是「簽署儀式」但可能我這邊太少聽到這樣的用法,就譯為個人覺得稍微普遍一點的「締結典禮」了。
巴恩:暗殺……這種手段的可能性呢?
安:(斷然)啊,那倒不會。就算是下克上和謀反再怎麼家常便飯的亂世,唯有暗殺是絕對禁止的。
原本很煩惱這一段該歸為玩家對話還是PC對話,著眼的點在於這樣的狀況在阿托拉丹世界是一種常識嗎?巴恩會不知道這件事情嗎?思考好幾天後,考量到關於發動戰爭以及整個世界的歷史應該只有魔法師和在艾拉姆求學過的君主才會知道,而現實上敏感的政治角力在資訊傳播較慢的舊社會也普遍與一般人民無關來看。原本只是一名牧民的巴恩會不明白周邊國家的事情也說得過去。所以我就歸類成PC的對話。
巴恩:讓雷格納姆信譽掃地,〈群狼〉便不戰自潰是嗎?
GM:……。
我感覺GM的無言似乎是在心中OS著:
糟了,玩家的構想比我設計的劇情還要合理……就照著他們說的修改劇情吧……
到這裡,我有種通往高潮的油門被踩下的感覺。除了〈群狼〉的定名,這裡PC們的行動超越了GM的構想,也替敵軍的策略找到更高明的解釋。從GM的誘導看來,GM原本可是能希望PC們分頭前往救援NPC,在預定難度下完成不太容易的戰鬥遭遇,並加深PC和NPC的關係。這樣看來,原本米希卡的戲份應該也會因此要來的更多些,畢竟巴恩之外的另外三名PC和米希卡接觸都應該都會很有看頭。
感覺這部分被改變有些可惜,但安的構想卻又十分合理,不僅提升了這一話的戲劇張力,也表現了很重要的一點:敵人絕對不是笨蛋。不過這些都只是我個人的想像臆測,原書並沒有提到。
-
更新誓約場景2。下一個場景就是戰鬥了,篇幅有點長,希望能在這周末前放上。
-
更新場景10的第一輪。事情都積在一塊,接著就要比賽了,下星期5前都沒辦法碰翻譯。請看倌們見諒。
-
第六卷19日開賣,看樣子每次電子版都會比實體本額外多附個插畫稿。
希望拉席克不會被米爾沙幹掉。
グランクレスト戦記 6 システィナの解放者(下)
http://bookwalker.jp/de7dfe70d6-6cd9-43de-ba03-d4bc140ff086/?adpcnt=7qM_Nkp
-
場景10剩下的第二輪和場景11草譯完成,仍在潤色和確認中。目前也已經翻譯一部份第五話的內容,不過應該是明年的事情了,只有這一話我可能真的要整個譯完確認過後才能放心發上來。至於第四話剩下的部分應該在這星期內就能完成。
-
(http://i.imgur.com/b3zAa3L.jpg) | (http://i.imgur.com/FjpcWGH.jpg) |
《グランクレスト戦記》最新一集到貨,下面的書腰嚇到我了。看來三浦建太郎對本作評價甚高。讓我難得不想把書腰扔掉。三浦說的沒錯,歷史、國家、法則和生活其中的人的樣貌……壯大並栩栩如生的世界觀才是奇幻故事的精髓。
比起我的廢話,三浦的推薦應該更有人信。大家快去買來看吧!
-
更新場景10第二輪和場景11,第四話完。
忘了吐槽:
雖然說歷史本來就像拼抹布,但史書跟真實事件會有出入這點,竟然也記得刻意模仿出來。GM真是Good Job!
-
官方終於放出新內容,グランクレストRPG的新劇本〈旗印のもとに〉。大綱如下:
周邊小國由於貧困和安全考量,決定投靠PC統治的國家,然而從屬會談當下會場所在的市鎮卻被混沌所吞沒,化為魔境。這一切都是反動派貴族與組織潘朵拉的陰謀,敵人趁PC身陷魔境時攻向了王都。為了保護國家,王必須穿越魔境踏上歸途,並將自己聖印化作引導臣屬和人民的戰旗。
閱畢感想:
感覺是個劇情很容易跑掉的模組,雖然魔境出現後故事走向大抵上就剩下盡快淨化魔境或是盡快脫離,這部分應該能好好跟著劇本走。但是在這之前和之後,除非多加限制,否則許多時間點PC都很容易因為個人動機而偏離預定路線。故事的元素也很單純,劇情上不夠飽滿,看上去有些索然無味,甚至關於戰旗的出現感覺沒那麼了不起。(也許我的胃口已經被《戰狼記》養大了。)或許這是因為不希望設計得太過詳細,好讓GM能彈性使用所致。不過這個模組能夠因應人數調整敵方的強度,也對使用此劇本的時機給出建議來看,這應該是個對新手蠻方便的模組。雖然剛碰這遊戲就扯到戰旗實在讓我覺得不妥。
檔案來源:
https://ssl.fujimi-trpg-online.jp/img/gc_vol13/GCweb_scenario12.pdf
-
アーティファクト(artifact)
原意是人造物、工藝品。考古學上代表人造的遺物。因為許多幻想作品都有著先史文明擁有超越現代水準技術的設定,所以アーティファクト逐漸引伸出「以高度技術做出的強力道具」(或魔法道具)的意思。
本遊戲的背景中アーティファクト一般便是指魔法師協會以先端技術和魔法製作出的武器、防具或道具。許多都帶有魔法的特殊效果。好比說「火走りの鞘」就是附加了火元素魔法,能讓收入其中的劍身在拔出時燃上火焰。支付3點MP就能讓攻擊增加〈炎熱〉屬性的道具。
目前決定暫譯為「魔導具」。但是並不是所有的アーティファクト都和魔法相關。例如ウォールブレイド就只是劍身很寬能當作盾牌使用的大劍,ヴェノムボルト是能藏在衣袖中的小型弩,クッションクローク是受到衝擊時會瞬間充氣形成護墊的披風。 甚至連一些攻城兵器也屬於アーティファクト。因此在這個系統中,アーティファクト意思上感覺更接近「工藝品」,但工藝品又不夠詮釋這類東西的特殊性。
希望有人能提供更好的譯名點子。拒絕「神器」。
-
哈哈哈拒绝神器 :em014
秘具。(第一个跳出来的词是这个)
宝具。
特造品。
-
"奇物"怎么样?
/me 乱出点子
-
秘具:其實有的アーティファクト也沒什麼神秘的啦。不過姑且列入候補清單。
寶具:因為因為這個系統中還有「投影裝備」這種他界投影而來,更加強力的物品(好比說神祇的武器)。所以儘管寶具這個譯名很方便,但感覺有些為難。
特造品:這譯名其實不錯。不過感覺少了那麼一點點味道。可這大概是最好的。候補第一位。
奇物:若在規則層面,這個譯名感覺是蠻妥當的。但我不確定在故事文本中有沒有出現。列入候補第二位。
感謝兩位提供靈感 :D
-
原來我第一卷時第三話時就翻譯成魔導具。那時的アーティファクト沒什麼普通的東西......
-
又想到一个词,特装
-
又想到一个词,特装
抱歉忘了說,HP和MP的回復藥水也算是アーティファクト,所以……譯名好麻煩對吧 :em016
-
發現第一卷第三話preplay中的國家資源種類「礦石」,在規則書中實際為「礦物」,有所出入。第五話出現時則是和規則書一樣為「礦物」。因此修正第一卷的名詞。
-
那其实也就是不限种类,人造之物咯。这倒是回归了atifact这个词的本意了。
如果是机战我们可以一言以蔽之特机超级系
这样看来奇物反而更好一些。虽然是wonder item
-
那其实也就是不限种类,人造之物咯。这倒是回归了atifact这个词的本意了。
如果是机战我们可以一言以蔽之特机超级系
这样看来奇物反而更好一些。虽然是wonder item
明明一開始這些東西都跟魔法有關係……我再想想吧,可能就從候補名單中決定。
如果還有哪位路過的人靈光一現,歡迎留下你的點子。
這幾天把重要的場面都草譯完了,最近一次更新大概會是1月中旬吧。雖然我很想全部譯完確定沒問題後再放上來,不過沒有定期更新感覺速度真的有點掉下來。可能會再考慮看看是要定期更新,要不就是二月上旬放上第五話全部。
-
呃....奇械? :em032
-
呃....奇械? :em032
奇械:HP回復藥水...... :em032
-
原來果園移動了。
目前狀況,所有的目次連結必須重新設置,部分內文的圖片也必須重新設置。
第四話完成至場景五,18個場景全部校對結束後,便會展開更新。期望不會拖到三月。
-
目前進度完成至場景10。
發現了一些先前閱讀時沒發現的小細節,果然書就是要一看再看,叫人欲罷不能啊。
這一陣子還沒有空去看《戰記》第六卷,不過根據網路消息該集出現的replay角色已經確定不是出自《戰狼記》。這樣也好,狼群的故事說到這裡就行了。
ストリエ上的《戰狼記》已經推進至第二話「歸還」,感覺隱約有種要被超越的危機感。
-
即將進入考試周,暫時停工兩個星期。
2/10復工。
同樣放上第五話預告:
▼第五話預告
普拉奇亞的突然出兵,令伐爾多利亞陷入絕境。
〈群狼〉團結合一的力量,在兩大強國前也只是螳臂擋車。
在戰場呼嘯翻湧的暴風雨中,復仇鬼與怨敵再次相會。
緊接著是突如其來的「講和」之道。
勇猛的尤利基亞人啊,你已經墮落為家犬了嗎?
年輕的狼王啊,你是會改寫友人凶暴的夢,還是會拋下他呢?
匯聚無數夢想的國家,當向天下揭示的旗印究竟是--
皇帝聖印RPG replay 第五話
「戰旗」
平定混沌,化為聖印。
-
考完復工。
預計2/24前完成。
-
第五話全部完成二譯,進入最後校訂和潤色階段,預定明天結束前放上。
雖然我從10日就開始繼續譯,但中途跑去譯夏目漱石的《三四郎》花了不少時間。看來勉強趕上預定日程。
各位敬請期待。
-
校正中追查之下,發現了水野良的原作小說中,對於アーティファクト已經有「魔宝器」這樣的漢字表記形式。
以下是第四卷內的內容:
それゆえ、余っていた爵位で魔法師協会に対し、魔宝器の貸与を求めたのである。それで得たのが射石砲であった。文字通り、火薬を使いひと抱えもある石弾を発射する大砲である。
可我怎麼覺得有點……姑且不提個人觀感,先前提到的ウォールブレイド、ヴェノムボルト、クッションクローク還有攻城兵器怎麼辦呀。
目前有一種可能,就是「魔宝器」是「アーティファクト」的一種(雖然看剛剛提到的原書描述似乎兩者意義是相同的),眼下我手邊沒有全部的書,現在僅有的第四卷中「魔宝器」出現3次,「アーティファクト」則是1次也沒有。因此可能就是它了。
話說這射石砲並沒有改變世界的潛力。因為混沌的緣故,火藥可能會隨時自己爆炸,所以只有在有能夠控制混沌的人(魔法師、前魔法師或轉行的相關技術人員)常時維持恆定的低混沌濃度下,才能安然存放。相形之下,巴爾多林德的光之重弩要安全可靠多了。
-
發文改格式時看著看著,突然覺得哪裡怪怪的。決定暫時擱著,等明天搭機回台灣整個檢視過一遍後,再接著發布。
-
作为一个伪型月厨,魔宝器这个词很可能只是一个将artifacts日译出的生造装逼词 :em012
当然作为中文来解释就变成了“如魔法一般不可思议的宝器”这种乱七八糟的意思
-
以上便是第二卷的內容。
儘管我一直想再擱一會兒好再多檢視幾次。但第五話這件事一直擱在我心上,以致這五天來我沒有一直好好睡過覺。
隨著腦袋的狀況越來越差,再繼續擱著我也沒有把握能校訂得更好。因此這大概就是我的極限了。
過兩天我腦袋休息夠了後,會再分享我的感想。很抱歉只能讓各位看到劣化的版本,若故事有讓人感到粗糙之處,一切都是我拙劣的文筆所造成。
-
距離完成第二卷的翻譯也有20天了。這段日子我讓自己徹底好好休息,也藉由埋首閱讀為自身補充了不少養分。我原本預計會有許多內容想談,如今卻想不太到了。
這裡就想談談「角色的衝突」和「玩家的分量」。
就像現實中的人會爭吵,角色之間發生衝突也相當自然。而本故事中的情形就像我過去提到的,書中的玩家,面對因角色信念衝突而劇情上必定出現的分裂危機,他們沒有模糊處理,而是堅定自己角色的立場,將之發展成信念與夢想的考驗,使得四位PC在考驗過後更加團結緊密,終能聚在同一面戰旗之下。
一般TRPG團隊在角色衝突後往往就是撒手退團丟給GM善後,或是突兀地當作衝突沒發生過。他們往往寄望透過戲外的爭執而非戲內的扮演來解決角色衝突。只想輕鬆隨便地玩一場遊戲,而不是完成一個故事。但唯有故事,才是TRPG的精隨。
對立與衝突,在戲劇中一直都是營造高潮與張力的要素。忽視、帶過,或是漠然以對,都不會為故事帶來任何好的影響。角色合不來,分道揚鑣本就相當自然;發生衝突,大打出手也沒有什麼。故事必須符合邏輯,角色必須忠於自己。若玩家如此扮演確實是為了讓PC的表現忠於他自身,那出現針鋒相對的場面就代表在該故事中這時就是該有對立的局面。
對立可能是因為玩家的無禮愚蠢,使PC顯得蠻橫弱智導致摩擦才造成;亦或是基於信念、立場或使命之故才不得不對立。然而很多時候都是玩家的素質所導致。可玩家的扮演呈現出的就是角色這個人,PC的人格將會因玩家粗糙隨便的扮演或現實心性的展現而每況愈下。但不管如何,扮演已經呈現出角色的作為,重要的是在衝突之後——角色為何如此?其他角色們該怎麼做,對此又會怎麼反應?玩家們是要忽視這一段使之成為故事的瑕疵,還是將之發展成故事內容?
在這個故事中,GM指向了雷格納姆與巴恩兩人目標相左的這一點,以此為主軸架構起劇情的骨幹,並在追求戰旗的顯現上向玩家們發起了挑戰。面對和談的誘惑和夾擊下的壓力,四名PC表現出了各自的特性。
經歷國破家亡,人民受敵國暴政而苦的雷格納姆無法平然地接受傑法斯的講和,身為國君卻又不得不正視休戰協定那唾手可得的和平,也因此在面對巴恩時陷入兩難。
希絲雖然對議和感到迷惘,但面對巴恩會引發外交危機的動武行為,卻毫不猶豫與之針鋒相對,為了伐爾多利亞人民毫不退讓地擋在他面前。
安則是基於契約魔法師的使命,無論如何都必須以國家利益為重。魔法師無論何時都不能感情用事,必須理性地為主君、為國家謀求利益,提出建言。為此她能糾正自己的主君,甚至不惜要雷格納姆割捨巴恩。
而喪國滅族、身負血海深仇的的巴恩,為此化為不死之身的他餘下的動機唯有殺盡傑法斯人。那怕是必須離開過去的戰友,孤身對抗整個國家也願意。
希絲與巴恩的衝突,雷格納姆與巴恩的對立,與普拉奇亞的談判……這一話中有著不少非武力的衝突。本話中原本無力、沒有信念的雷格納姆在與巴恩的對立中敗卻,被巴恩拋下。要是雷格納姆沒能在與希絲的談話中找到自己的那容納所有人的夢想與信念,這個團就只能遺憾收場。然而雷格納姆終究還是跨越了巴恩這道障礙,給出了如此優秀的答案。將門檻守衛巴恩真正收為盟友。在這一話,雷格納姆通過試煉成長,成為了真正的王。
而這四名玩家以自己的扮演讓劇情始終以PC為重心,隨著PC的行動與決斷而推進,剛好也是呈現出我想談的第二點「玩家的份量」。
關於「玩家的份量」,我想談的其實也就是玩家敘事的比重。玩家敘事太多將使故事容易偏離GM的預設,玩家敘事太少感覺又像是在等GM播放劇情。而在《伐爾多利亞戰狼記》的故事中,常常以玩家敘述的內容來構成劇情,他們主動要求扮演的空間,並自己根據設定拓展故事。我覺得這樣的團非常棒。
就像我的簽名檔寫的一樣,「這是個角色扮演遊戲,不是個坐著等打架遊戲!」一些玩家擲骰子戰鬥時活躍不已,面對GM的提示卻毫無反應,無意與故事互動,只是乾坐等著GM發放劇情。那樣並不是在參與故事,如果玩家的意義只是如此,那在TRPG這創作故事的遊戲上GM並不需要玩家。其他像是做出毫無邏輯的發言或行徑,那也是不夠投入的結果。
有些跑題了。
本作的GM雖然在劇情上給出引子,但並沒有限制PC能做哪些事。而扣除NPC的發言,GM在故事線的份量其實也不多,劇情幾乎都是由玩家的扮演所創造、由PC的表現所構成。尤其是場景15的「星之狼」,作為收尾的場景,內容全部都是PC間的互動,而GM在布置舞台、描述天色時不經意提到的宵星——居然被雷格納姆與希絲發展出如此重要的涵義。對於這四名玩家精湛的扮演,我只能向他們脫帽致敬。GM田中天彈性的應對和即席的表現能力也令人讚賞。
我真的好羨慕這樣的團。
對於能否像這樣將劇情交給團中的玩家發揮,用玩家敘事來串起整個故事,對我來說著實是個艱難的課題,畢竟要當這樣的團的GM必須有著靈活的處理手腕。而另外一個角度來想也許甚至也是奢望,畢竟像這樣的玩家是可遇不可求。但我相信總有一天,我會遇見的。
* * * * *
終於翻譯完第二卷。雖然不能說是順利,但終於還是完成了。當初因為太過疲倦沒有餘裕寫一篇清楚的感想,,現在我必須申明,文中許多曖昧的語意是根據我個人的獨斷譯成,也有許多象徵和暗喻之處我似乎沒能更精巧地以中文呈現。若有錯誤之處,也希望好心人能不厭其煩幫忙指證出來,先在這裡向各位致謝。
接著就是第三卷《狼群的榮光》,鑒於先前第五話時中文能力的衰退惡夢,我帶了不少中文書回到日本,也決定回復為三天一場景的更新速度,以維持語感和風格。
在第五話的結末,角色的人格被刻劃得更加清晰,角色各自的目標、對彼此的關係和態度也更加明朗。在英雄的旅途中,雷格納姆克服了敵人、門檻守衛,以及英雄心中的陰影——君主的生存之道後,是時候開始朝故事的核心進逼了。為了不透露劇情,我就不提會出現那些故事元素了,大家就拭目以待吧!
同樣地在最後,我還是要謝謝那些一直以來願意觀看這個故事的觀眾,謝謝你們。請繼續期待第三卷《狼群的榮光》。
-
翻译辛苦了!
/me 敲碗等着第三卷下锅
-
其實原本戰旗的名字是想譯為中文的。
Phalanx是「列陣同心」,Hetairoi是「王之禁衛」(王之軍勢就算了吧),但Rightstaff怎麼樣都找不到合適的譯名。
「適得其所」和「適材適所」太過相近,而「人盡其才」我覺得不好。所以就改用英文字母表記。
-
翻译辛苦了!
/me 敲碗等着第三卷下锅
謝謝鼓勵,第三卷也敬請期待 :D!
-
鼓掌鼓掌~~
作为读者食用经过译者的手料理的精美文字,亦是作为读者的幸事~~
/me 敲碗感谢柳君
-
鼓掌鼓掌~~
作为读者食用经过译者的手料理的精美文字,亦是作为读者的幸事~~
/me 敲碗感谢柳君
謝謝月夜鼓勵,但「精美」真的是過譽了。我只期望盡可能地傳達原意。
第三卷也請多多指教 :D!
-
關於第五話突然想到的,不算是吐槽。睡前把內容打起來。
在和約的簽署儀式會場,〈群狼〉的君主是由雷格納姆挑選出的士兵偽裝而成,其中包括克勞雷斯和葛楚德。先不管有沒有需要拉度的替身(也許拉度脫離的消息還未傳開),已知拉度之外的〈群狼〉成員共有四人,兩男兩女,其中兩人可能就是克勞雷斯和葛楚德,基於體型上的理由歐菲莉亞極有可能是葛楚德偽裝而成。而根據設定,歐菲莉亞以美貌著稱,性好女色的歐萊亞斯在負責攻略西方時不可能沒有聽說她這名君主的傳聞。而儀式中眾人沒有因為違和感被歐萊亞斯識破意味著……葛楚德打扮過後是個不輸歐菲莉亞的美女!
當然也有可能是找了另一個不知名的女兵冒充。
如果這是小說而不是以玩家扮演為主的遊戲,那NPC的戲份應該會更多一點。不過那也就沒有所謂的NPC了。
-
看了繁體中文版《グランクレスト戰記》的各卷簡介,我對這個翻譯的水平實在不是很滿意。
前一陣子看完了第六卷《システィナの解放者(下)》,總之拉席克沒戲份,然後提歐解放了故鄉,爵位也將升到不輸另外兩陣營盟主的水平,因為劇情剛好告一個段落,所以薄的跟第三卷有得拚。這集反而戰事的描述較少,重心是偏重在側寫身在其中者各自的想法,特別是羅西尼家等反派,不錯。老樣子,期待下一卷拉席克不會被米爾沙幹掉。
話說累積的劇情量夠動畫化了,到時第一季大概會做到第四或第六卷吧。
-
(抱頭)
-
(抱頭)
怎么了(
-
(抱頭)
怎么了(
作者已死論,不能再多說了。
為了不干擾閱讀,我就不打上自己落落長的煎熬心得,看的出來的人就看的出來,看不出來的人有一天你們也會看出來。
突然覺得歐菲莉亞的歌一點都不算什麼了。
-
更新場景1。量太少了就不用到第三天。
吐槽:其實離地超出10公尺後風勢就會顯著地增大,到足夠高的空中時不僅風速強氣溫也低,人其實並沒有那麼容易像騎機車一樣坐在龍背上。
-
本次譯文爛得跟攤泥一樣,明天重譯整理過後再行放上。
-
發現翻譯譯名的錯誤。
キュアライトウーンズ原本以為是Cure light winds,因此譯作《治癒之微風》。當我第三卷譯到キュアシリアスウーンズ時,總覺得Cure serious winds對這種法術來說哪邊怪怪的。所以深入一查發現キュアライトウーンズ其實是Cure light "wounds",也就是常見的「治療輕傷」,而後著就是「治療重傷」……
目前的的譯文應該都已經校正完成,若有遺漏。還請發現者不吝撥空指證,感謝。
-
更新場景3。因為插圖太搞笑有礙閱讀,恕我不放上。
關於《遠隔通訊》,有看過水野良小說的讀者應該都記得,魔法師的魔杖除了作為學院混沌儀的終端,還擁有通信機能(雖然沒有視訊影像)。因此只要透過魔杖,魔法師就可以聯繫其他魔法師,希露卡就多次和阿爾圖克底下的魔法師通話。讓人疑惑為什麼弗拉維斯要對同樣是魔法師的安使用《遠隔通訊》,合理的解釋就是弗拉維斯在逃難時掉了魔杖。
吐槽:
《治療輕傷》不能治好骨折也挺詭異的。不就是加快回復力嗎?根據效果本文是增進新陳代謝,包括毛髮和指甲的生長速度都會增快,雖然不能馬上治好,多用個幾次應該還是能促成自癒。
然後就是闇魔法師……原文就這麼寫,繼魔寶器之後這真是……吐無可吐,搭庫妹幾!
-
本回休載
很抱歉我今天不會更新,但不會拖到下回的時程,因為下一回我已經譯了。我只是不滿意預定更新的場景4,這是巴恩的場景。
明天大概就能放上。
-
更新場景4。這麼短的篇幅我居然耗了這麼久的時間。下回場景5的更新如昨天所說不變,所以是在兩天後。
吐:
巴恩:嗯。我絕不讓任何入侵者越雷池一步。
巴恩你明明就讓羅蘭他們到了王都(雖然他們是用飛的,但起飛時你沒看到呢)。
-
グランクレスト戦記 (7) ふたつの道 (http://www.amazon.co.jp/dp/4040708857/ref=cm_sw_r_tw_awdl_iK4.wb10J33B5)預定5/18上市!
延續第六卷,果然提歐和希露卡回到大陸後馬上就要和米爾沙決戰了。在阿爾圖克伯爵維拉爾死後米爾沙便可以說是全大陸最強的劍士,與提歐的對練不算,正面對決目前只有拉席克沒被他幹掉,看來又要死很多角色了。另外劇情的步調突然快了起來,世界明明還這麼大,卻有種牽動所有陣營的大戰已即將開始的預感。諸多的謎團仍未解明,始祖君主的大遠征、混沌起源、潘朵拉、魔法師協會以至皇帝聖印,對於這些要素,希望故事隨著水野良繼續寫下去,能給我們這些讀者一個完美的交代。
最後照慣例許個願:希望拉席克不會被米爾沙幹掉。
-
更新場景5。本次場景中場外場內並不是分得很清楚,我盡量將之區分開來。
吐:
一開始不是說雷格納姆一個人在寢室準備嘛?可希絲卻馬上在他旁邊說教……你們這玩家,太想演搶著演是怎樣
-
昨天官方釋出了第13篇劇本〈翼にかける絆〉 (https://t.co/deThs1d5l3)。這次是從11級開局的高級團,使用了規則書1、規則書2和進階之力。也有有額外開書的調整建議,以及接續前團劇情的做法。
作為規則上的亮點,這是個以角色擁有副型態為前提的劇本模組。
劇情如下,很抱歉沒辦法用大綱打出來:
PC2是個強國的君主,國家坐落在聚集大量飛龍投影體的龍之森林附近,人龍互不侵犯。有天王都突然遭到失去知性的龍群襲擊,從天而降的空襲令國境上的重重防衛線顯得毫無意義。儘管軍隊與PC們奮力消滅了龍群,王都仍然遭到不小的打擊。數次空襲後,PC1在化成廢墟的市街發現了一隻幼小的龍,為阻止失去心性的同伴而身受重傷的幼龍艾莎最後在PC1面前力盡昏了過去,變化成少女的姿態。由於能溝通的艾莎顯然和空襲時不顧生死自殺攻擊的龍群不同,在民眾對龍敵意高漲的當下,PC1決定將少女先帶回住處安置。當其他PC為重建市街和建立防空圈忙得焦頭爛額時,突然殺來了因幼龍失蹤而前來興師問罪的龍族公主。幾番波折後,我方眾角色會合,救醒艾莎解開了誤會,也理解了真相。一切皆因一名魔法師不斷用法術將投影體化作自己行屍走肉的工具,導致龍族接連失蹤。尋找更強個體的魔法師最後將森林的龍王也收為自己的傀儡,這時率隊前往龍之森林調查的眾人遇上並擊敗了魔法師,得知龍王已奉指示前往摧毀王都,於是殘存的龍族載上人們,飛往阻止徒具形骸的龍王。在人龍兩族同心協力下,眾人在王都之前將龍王擊墜,守住了王都和龍王的尊嚴。最後,盡釋前嫌的人們接納了因龍之森林悉數燒毀而無家可歸的龍群,而龍也成為PC2的國家的極大戰力,儘管未來必須經歷許多磨合,但兩族一起踏出了共存的一步。
感想: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PC1在公式設定中描述這麼少、存在感這麼薄弱。有種主角似乎是PC2的錯覺。
PC1雖然是效命PC2的邪紋使,但和故事的連結似乎只有幼龍,包括故事定位與其他角色的關係等必須自己創造。雖然劇情模組本來就應該只提大概才方便彈性使用,但真的太少了。可轉念一想,其實這正是因為這個角色很重要,才沒有給定額外的限制。肩負人龍之間橋樑的PC1與幼龍艾莎,光是這點作為故事核心,就已經讓PC1的玩家必須負擔極大的扮演壓力。除此之外留白給PC1的玩家方便發揮是可以理解的。而PC1的預設道途是Player:Dragon這點也不難看出是想強調這部分。
至於PC2存在感過強這點……統帥人民、軍隊和國家的君主在這個世界中本身就非常耀眼,輔佐君主的魔法師也不遑多讓,畢竟在社會層面這兩種道途幾乎是領袖般的存在。只要將故事層級升到國家社會的運作,就不免讓這兩者搶戲。(雖然田中天也跑過完全沒有君主的團,而《グランクレスト・アデプト 無色の聖女、蒼炎の剣士》中君主也不是太重要的角色)
另外反派魔法師派龍襲擊PC2國家的理由不明,或許有但太薄落以致我絲毫看不出來。這是這劇本最大的缺點。如果要使用的話必須就這點重新設計個角色。賦予合理的動機。
而故事後段,龍族公主載著PC2,兩人在覆蓋整片天空的聖印下率領整團龍騎兵對決龍王的空戰場景,實在是太壯大了。PC2的扮演也是責任重大啊。
劇本最後照慣例給予了後續的冒險引鉤和可能的劇情發展,包含起而效尤建立起投影體軍隊的他國威脅、或是龍王未被吸收殆盡的混沌核形成新的魔境,自龍界投影來了新的龍等等。當然也可以在這裡就讓故事劃下休止符。
總結來說個人覺得這個劇本相當有意思,有一天開團時我一定會拿來用。
-
power down......R.I.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ZqhR7PC3og)
-
Power down還是要更新,今天更新場景6。
巴恩之所以沒有想直接宰了弗拉維斯,除了是因為他握有利於進攻傑法斯的情報之外,很有可能也是基於魔法師的獨特立場。
只要魔法師與君主的契約關係消滅(君主死亡,或是攻擊協會使者、與協會敵對、與闇魔法師合作等違約行為當下),魔法師便重新只隸屬魔法師協會,不屬於任何君主勢力。另外,當魔法師揚起代表魔法師協會的七色虹旗時,代表此時的魔法師正在遂行協會賦予的任務或擔任使者,任何人皆不得攻擊,否則視為對協會的挑釁行為,人人皆可誅之。因此出使他國的魔法師通常都會乘坐打著七色旗的馬車。攻擊者若是君主指示則視同契約失效,爵位即刻被剝奪,該君主的聖印不再具任何合法意義,而原先侍奉他的魔法師也有制裁該君主的義務(詳見《皇帝聖印戰記》第一卷)。其他君主也可以毫無顧慮地討伐他。
因此戰爭結束後,魔法師沒有義務替死亡的君主扛下國家,而敵人殺死君主後也不會殺害他的原契約魔法師(雖然尤根之後魔法師通常都會先戰死),魔法師當返回協會報告並等待協會分派新任務,但或許是教育使然,魔法師都是些抱持驕傲和自我信念的人,他們最看重的往往不是自己的生命或利益,因此才會有像阿爾圖克的魔法師長拉烏菈.哈德利那樣,在攻陷國家的敵人面前服毒自盡以示負責或明志的例子;也有像海爾嘉.佩涅羅莎這樣在戰爭結束後留在被占領的本國不分敵我醫治傷兵的生命魔法師。《戰狼記》中的安也一樣,只為了一個證明自己價值的舞台,情願幫伐爾多利亞打一場希望渺茫的戰爭。
總之,此時的弗拉維斯不再屬於傑法斯,而魔法師的立場本來就是中立,儘管過去協助君主,但也只是其存在的特殊性使然,所以巴恩沒有殺了他的理由。但無法釋然地對待他也是人之常情。
吐槽:
那些獵人最後怎麼了?中了《夢見誘眠》時應該是一起睡了。但後面完全沒提到。只能讓讀者自己想像……
-
昨天忘記解釋了。
場景6提到的咒法武鬪師是Healer的一種變體。Healer如其名,系統上原型是專精生命魔法,擅長醫療輔助的後援型單位。但因為Healer比其他學派的魔法師更熟知生物機制和人體結構,因此除了最大限提升生命魔法的效果外,這份知識也能用作阻滯痛苦、延緩老化、改變體型,甚至是摧毀肉體(癌細胞化等等)。咒法武鬪師基本上就是利用生命魔法提升自我反應速度和肌肉效能,消去痛覺,攻擊人體弱點並使對方加劇出血或癱瘓等手段,搖身一變成特殊的前衛型單位。舉例來說就像是《DRAGON QUEST -ダイの大冒険-》中的マァム。
-
更新場景7:作戰會議。
又出現了通訊問題,不能讓安用魔杖聯絡魔法師協會嗎?本作中似乎當做沒有這個功能,也許當初這群人在跑團時還沒有看到這個小說設定。
這個時候的作法只有一個——當作隔壁桌。
-
更新誓約場景1。本來想連場景8一起放上。但還沒有校對完成,就照進度輪到三天後。下一個場景「雪山攻防戰」相當兩極,事關巴恩,這一整話話我也想盡力譯到最好。
-
更新場景8:雪山攻防戰。
replay除了戲劇娛樂性,還兼具規則教學的意義。第三卷也是一樣,除了介紹構造物破壞、魔境等內容之外,還包括《進階之力》的新道途:投影體(地球人)。現在計入所有擴展的話能夠扮演的投影體有地球人、妖精、精靈以及神明,而地球人便是第一個投影體類別的道途。當初看到阿隆索確實是很不喜歡,投影其他異界生物無傷大雅,可投影高科技產物卻真的會有很大的違和感。感覺系統上就是想滿足這幾年的異世界穿越風潮。雖然能理解GM的宣傳&玩家體驗意圖,當初個人還是覺得對這故事造成了不好的影響。但也許是戲份不多,現在回過頭來看沒那麼厭煩了。
另外,有些人可能會知道阿隆索.吉哈諾這個名字,羅西南特也是線索。請知道的人在會心一笑之餘還別透露,讓其他人繼續看下去吧 :)
今年度變得比去年度要忙4倍(真的不誇張),可以預見我將常常沒辦法遵守3天一次的步調更新,特別是來到重要場景時。不管怎麼樣,我還是會盡力而為,並且一定會在今年完結這個系列。
忘了圖,剛剛補上。
-
昨天通勤時用手機看了ストリエ上的連載更新,《ファルドリア戦狼記》 (https://storie.jp/official/dragonbook/10670)已進入第三話〈群狼〉中盤,《かけだし君主の魔王修業》 (https://storie.jp/official/dragonbook/10671)也更新到第二話後半,本傳第一卷的《グランクレスト戦記 1 虹の魔女シルーカ》 (http://《グランクレスト戦記 1 虹の魔女シルーカ》)也剛好來到主角提歐顯現出戰旗的部分。本傳和戰狼記不必多說,我一直都很推薦。但我沒想到魔王修業還挺有趣的,人氣竟然也比前兩者還要高。
魔王修業一書的起頭方式我不是很喜歡,儘管replay作為引導入門的讀物,做卡之類階段的教學不可省,但本書最開始從現實的企劃決定、選擇玩家、解說玩家現實中的身分工作嗜好、描述「准玩家」的反應(因為還沒開始),感覺就是為了拉攏狂熱粉絲的無關篇幅,令本書在一開始就顯得相當拖沓。然後在角色背景的部分,又出現常見的角色天賦異稟成長過程備受歧視啦、同樣理由造成反社會性格啦等此類設定,個人閱讀經驗中這通常都是新人寫手的地雷套路。老實說我若不是先得知了網路上的好評,我可能很快就棄追了。我得說前面非常無趣。
故事的步調從兩名開場的PC遇到辛首焦學山賊團(就是「新手教學」チュートリアル,場內角色就這麼自稱)開始。新手教學的戰鬥遭遇固然重要,但這麼讓人超遊的安排是什麼爛計畫(這還是玩家之一的田中天在GM備團時向他提議的,想必他搗蛋的怪病又發作了)。接著由於兩名PC沒錢所以接了委託去消滅哥布林。當PC消滅魔物後成為小村莊的君主就開始邁入建國--本來GM預定是這樣的。
然而卻因為身為主角的女君主善良純粹的個性,迫使GM賦予來襲的哥布林人格,使之NPC化,演變成PC主從去拯救因新出現的強大投影體人面蠍尾獅盤據棲地而不得不出外覓食的溫馴魔物們。最後PC們和眾魔物一起擊敗人面蠍尾獅,淨化了過剩的混沌。而之後女君主決定留在當地保護這些魔物。並以一名NPC的話結束這一節「魔物們的王嗎?聽起來簡直就像……魔王。」
然後故事就開始變有趣了。
截至目前為止劇情還沒有什麼出色的點,畢竟第一卷都還未結束(我一直告訴自己要有耐心)。但裡頭的NPC卻相當有特色。姑且先介紹一下PC。
主角艾爾莎(PC1)是個心思純粹到不可思議的好女孩,純粹可以說就是她最大的武器,她用她的純粹收服了自己的魔法師養兄(PC2)、原本敵意滿滿的邪紋使大姊(PC3)、孤苦伶仃的邪紋使(投影體?)小女孩和一群魔物。
PC2是背景中二的天賦魔法師,因為小時候被艾爾莎收服了,所以凡事都站在支持她的立場行動,就是個照顧妹妹的大哥哥。玩家是此系統的製作者矢野俊策,被拉進來的原因就是他比誰都懂這規則,甚至GM。是用來安定GM團力的救援戰力。玩家是誰不重要,這裡我只是想吐槽本書前頭的版面浪費和GM的考量。
PC3也是個背景中二的反社會傢伙,然後遇到艾爾莎,沒三兩下就被收服了。簡單說就是奸險的人類都該死,但艾爾莎例外。
PC4是田中天扮演的妖精投影體--提爾納諾的肥貓騎士喵斯洛特。喵斯洛特、喵法隆、喵瑟王……田中天你作為玩家還真是……說實話真的是蠻惡搞的,但個性上相當有趣,是個不計形象的肥滿貓妖精「卡路里就是正義。」
NPC是主要亮點,好比說疼愛小女孩的雪人、能催生玉米的邪紋使、不照故事書念台詞就沒信心的蘿莉僞吸血鬼(這角色我相當喜歡,真的叫人印象深刻)……這些充滿特色的NPC賦予了故事趣味與生命力。這個故事給我一種童話般的氛圍。
總之PC們以魔境中的小村子為據點,決定開始整頓整片魔境,連結各個魔物村落,設立引水設施和浴場、生產糧食、利用混沌特性和社群專精提高工藝和生產力,本故事利用事件任務的方式,令PC們邂逅不同族群的魔物,並營造出一步步發展國力的體驗。我得說這真的比GM一開始預想的要有趣多了。隨著繼續發展下去,除了魔物社群內部的問題,想必之後還得面臨外部國家的磨擦和野心,聖印教會的威脅還有潘朵拉的陰謀,故事應該會越來越有趣。
雖然這第一集前頭讓我讀得相當厭煩,但至少現在的內容讓我有耐心等下去了。視後續連載內容再決定是否該入手。
-
另外在看本傳的《戰記》中,希露卡看到提歐因為守護人民的高貴信念昇華出戰旗時,心想著「この人は始祖君主(ファーストロード)と同じなんだ」
我第一個想法是「咦,原作的漢字表記不是『始祖皇帝』嗎?」然後我就利用空檔找了手邊有的資料(電子書和實體規則書)
結果要不是沒有,就是都表記成「始祖君主」,我完全沒有頭緒我當初為什麼會這麼譯,可能是我看了一些非官方的replay,才會導致這樣的錯誤。總之我在這裡向被我誤導的各位致歉,我會立刻開始進行所有文章的修改。
已改正完畢,真的非常抱歉。
-
更新第三話場景9。
前一陣子差點被日常的忙碌給殺死。進入黃金周才又活了過來。接下來估計也會忙得昏天暗地,這系列大概只能不定期更新了 :em005。
-
前一陣子官方釋出了第14篇官方模組《傾城の妖狐》 (https://ssl.fujimi-trpg-online.jp/freepage/320)。
這是個吐槽滿點的劇本。因為太蠢了甚至讓忙碌一番終於可以看這模組的我感到憤怒,所以我花時間把詳細打上來。希望不要有人照本宣科導致不好的跑團體驗。
劇情大綱如下:
一位王國的賢君在迎娶了貌美的王妃後性格丕變,開始順應王妃之意施行暴政,名聲也因此一落千丈。
鄰國的君主(PC3的父親)前往與之會談卻遭到殺害,被奪取了聖印。此一事件造成該國與周邊諸勢力的關係出現極大的裂痕。也導致PC3決意開始備戰。
王國在倒行逆施中之所以尚能維持運作,皆由於真身為投影體.白面金毛九尾狐的王妃之控制人心的力量。而王妃也在該國周邊地域以「狩獵惡魔」的名義對邪紋使和投影體展開撲殺,藉此收集更多的混沌核,以增加自己了力量。
被狩獵惡魔行動盯上的邪紋使PC4為了保護際遇相同的人們組建了傭兵團與之對抗,卻因為懸殊的力量差距絕望不已。這時聽到了PC3對抗王國準備舉兵的消息,遂率隊前往與之會合。
身為國王契約魔法師的PC2與諸部將檯面上只能忍氣吞聲,但在越發荒誕的國政與白熱化的狩獵惡魔行動下,考量到魔法師協會將該國視為問題出兵毀滅的可能性,眾臣達成協議,決定借重PC3的力量來整頓祖國。秘密安排PC2趁夜離開王都。
後來,與九尾狐有著宿緣,長年追擊而跟著被投影來的PC1與操縱國王的王妃展開戰鬥。但卻在王妃壓倒性的力量之下敗走,只能逃亡。而王妃認為PC1一定會回來找她,所以也不再深追,自信地打算等對手自己出現。這時恰巧遇上了想趁亂逃離的PC2,兩人合作脫出了王都,最後前往投靠父王被殺,國土也被奪去大半的PC3。
在即將抵達PC3的國家前,PC1和PC2遭遇了奉王妃之命前來暗殺他們的刺客。這時PC3和PC4剛好為了與他國交涉等理由,碰巧遭遇了這場戰鬥。打倒刺客後眾PC成功會合。
以PC3為盟主,眾人組織起反抗同盟。
眾人開始收集情報:
推測國王應該是被王妃操控。然後也知道王妃是來自異界的妖怪白面金毛九尾狐。
然後九尾狐是因為吸收了PC3父親的聖印(轉成混沌)大幅增強了,所以才能輕易擊敗PC1。
然後所有的將兵都被王妃的力量控制失去思考,無法說服只能用武力擊潰(無法避免戰爭)。
同盟軍在會戰中擊潰被王妃精神力量控制,由國王領軍的王國部隊。國王下達撤退命令後就逃回王都,氣急敗壞的王妃憤而奪走了國王的聖印。衝入王都的眾PC見到了清醒過來的國王,瀕死的國王將王國與餘下的聖印之力託付與PC們後死去。最終眾人在王宮內現出真身的白面金毛九尾狐展開決戰。擊敗九尾狐後,在人民的歡呼下收場。沒了。
接下來就是吐槽。
劇本中提到奪取邪紋使和投影體混沌核的狩獵行動,而PC4是個邪紋使為了保護同類,於是組織起傭兵團。
狩獵行動、組建傭兵團……邪紋使和投影體是有這麼多這麼常見嗎?一個領地內的數量就可以多到來組傭兵團。這裡不是魔境,是在正常國家的領土內啊(像阿爾圖克那樣領內有魔境那就沒話說啦)。明明吞個混沌核沒搞好就會死人啊。然後這裡一個傭兵團的人數究竟多少我不清楚,但若比「隊」的規模要來的大些的話,至少至少也要數十人吧?雖然邪紋使和投影體不一定都長於戰鬥,也不一定都像《戰記》中的亞文和艾依榭拉那樣高強。但戰鬥型的邪紋使一個人就可以抵幾十個人甚至百來人。
我是不知道這王國的軍力如何,但一個傭兵團的邪紋使&投影體部隊,那可不是一般鬆散軍隊挑得了的。既然在搞狩獵惡魔行動,那就可以合理認為王國的部隊裡沒有邪紋使和投影體(畢竟應該都被王妃吃掉了),後續團戰的資料中也確實沒有邪紋使敵兵,甚至還是民兵小隊(比LV1步兵還弱)。你們到底是在怕什麼?王國軍在數據上多半都只是民兵耶。
然後契約魔法師的PC2對王妃束手無策是怎樣?你應該在問題剛發生時就插手干預。當君主接連犯下無腦行動時就應該通報魔法師協會了,還可以讓這事情滾這麼久。若不是極度無腦的愚忠,不然就是個無比無能的畢業生。你真的是在學院受過高度專業訓練的知識份子?最基礎的赤之教養學部到底有沒有合格?你真的來自那世界最強勢力的魔法師協會?最根本的問題,你身為能察覺混沌的魔法師居然沒發現王妃本人就是混沌的團塊?
接著劇情上提到PC1和PC2在即將抵達PC3國家時遇上王妃派來的刺客「王妃有命,不能讓你們活著逃掉!」這……既然這麼積極那一開始何必老神在在蠻不在乎地放PC1逃離?善變的女人心?還是因為PC2也逃走的關係?可劇本讀起來九尾狐根本也沒把PC2放在眼裡。所以兩名PC遇上瘋子或是王妃的死忠追隨者?
然後PC們會合後的情報收集……是在收集什麼鬼!
推測國王應該是被王妃操控。然後也知道王妃是來自異界的妖怪白面金毛九尾狐。
這還用說!然後王妃的身分只要聽PC1說就知道了,還需要用判定收集嗎?
然後九尾狐是因為吸收了PC3父親的聖印(轉成混沌)大幅增強了,所以才能輕易擊敗PC1。
這不意外,也只要PC們聊一下就能知道的事,為什麼要用判定收集?
然後所有的將兵都被王妃的力量控制失去思考,無法說服只能用武力擊潰(無法避免戰爭)。
看起來是硬要安排無可避免的戰爭,但既然全軍將士都被操控,那前面的會議場景又說眾部將敢怒不敢言,明顯有思考能力。到底是怎樣,只有士兵被操控?那率隊的軍官都腦袋好好的?那軍隊該怎麼指揮?還是根本不需要軍官?到底是不是全軍都被洗腦?
然後會戰開始後國王還能下達撤退命令……他不是被控制了嗎?為什麼還有能判斷該撤退的思考能力?到底有沒有被控制啊?
然後PC們在王宮遇上清醒的國王,國王把剩下的聖印之力贈與PC們……看的出來這麼做是想安排一個臨時讓PC升級的橋段並提升PC的合法性兼感性,但是--聖印只能憑本人的意志轉讓,或是在君主死亡後再化為混沌核消散前吸收掉。性命還在下要奪取還真完全沒聽說過。況且聖印不是可以分割的東西。力量雖然可以用從屬聖印的形式分出去,但卻不是被完全拿走,因為隨時都可以收回來(這部分不是那麼明確,但就我的理解和根據聖印的封建制度推斷應是如此)。最合理的推斷是九尾狐在國王尚在洗腦之下命令國王將聖印轉讓給她。但這顯然說不通。聖印直結於擁有者的意志,被洗腦毫無自我意志的的狀態下我很懷疑能做到轉讓。而若是以從屬聖印的形式也說不通,聖印本身和混沌相斥,不可能轉給投影體,除非轉出去時將從屬聖印打碎變回混沌。但這又回到剛剛的問題,不是以自我意志做決定是不可能賜與他人從屬聖印的。
然後不管怎麼樣,王妃居然沒有把全部的聖印奪走。台詞中講的國王已經毫無用處了想殺掉他一樣。一時心血來潮?善變的女人心?但人還沒死聖印就奪走大半。我很想問是怎麼只奪走大半?也想問是怎麼再不殺死對方又無法讓對方真心轉讓下拿走?
這作者有好好讀過《戰記》和規則書內的相關設定嗎?
接著是決戰,前面就壓倒性贏不了的九尾狐,眾人居然能在她吸收國王大半聖印力量更加提升後,憑著國王僅存殘渣的贈與就擊敗她?也沒找出什麼特別方法和事件道具,邏輯上完全說不通,cheat是吧!
最後的收尾,就是人民歡呼「PC3大人萬歲!」,就收了。
沒有後續發展和冒險引鉤,沒有NPC關係,沒有PC的扮演和結局建議,什麼都沒有。
你們TMD到底有沒有審過啊(╯‵皿′)╯︵┴─┴
垃圾一樣的模組。
-
感覺譯文中的角色對話沒有靈魂……看來又得整個系列全部重看過。
-
被狩獵惡魔行動盯上的邪紋使PC3為了保護際遇相同的人們組建了傭兵團與之對抗,卻因為懸殊的力量差距絕望不已。這時聽到了PC3對抗王國準備舉兵的消息,遂率隊前往與之會合。
邪紋使是PC4吧
-
被狩獵惡魔行動盯上的邪紋使PC3為了保護際遇相同的人們組建了傭兵團與之對抗,卻因為懸殊的力量差距絕望不已。這時聽到了PC3對抗王國準備舉兵的消息,遂率隊前往與之會合。
邪紋使是PC4吧
確實沒錯,感謝抓bug。
-
更新場景10:探索。
女子力向上的一回。
這裡說明一下各種睡眠休息的分別:
假寐:角色在任何地方睡眠與休息達2小時以上,便視為進行過假寐。HP回復[【力量基本值】÷2]點,MP回復[【精神基本值】÷2]點。
充足的睡眠:角色用睡袋、帳篷或雙層以上的毛毯睡眠與休息達6小時以上,便視為進行過充足的睡眠。HP回復【力量基本值】點,MP回復【精神基本值】點。
舒適的睡眠:角色利用床鋪或良好的寢具,在得以確保私密性的環境中深沉地休息與睡眠達8小時以上,便視為進行過舒適的睡眠。HP回復[【力量基本值】×2]點,MP回復[【精神基本值】×2]點。
追加更新:誓約場景2。
-
今天更新完後,由於接下來的場景11和場景12極度重要,所以我將會全部譯完再一起放上。因為場景11是第六話的魔境戰鬥,篇幅不短,所以預計會花去不少時間。鑒於當下現實繁忙,加緊趕工之下的話預估大概能在一個月內完成第六話,希望這不是我癡心妄想才好。
睡前不吐不快:ストリエ上連載的《戰狼記》插圖上色爆爛,簡直是找國小生塗的單色拼圖,還不如乾脆放上原書的黑白掃圖,這樣還能節省人力。我想角川你們八成是弄丟了原本的彩圖,只好掃描書本再靠自己社員隨便塗抹一下交差了事,感覺又是沒審查過。另外雷格納姆跟你們有仇是吧,裡面他還塗得特別爛。我簡直不敢想像後面巴恩會怎麼被亂塗。拜託你們如果硬要這樣做那乾脆就收了這個企劃吧。
-
《グランクレスト戦記7 ふたつの道》閱畢。
本卷開始進入第二部。在這一卷,人們的意志碰撞交錯,最終匯聚成驅動整個歷史的巨大浪潮。
上一卷提歐與希露卡不僅祛滅了大陸最大規模的混沌災害「混沌渦」,也解放了在暴政禁錮下的故鄉西斯提那。提歐也因此成為全大陸所有為混沌與暴政所苦的人民心中的英雄。人們從年輕英雄的事蹟獲得勇氣與希望,被強勢殖民和施行暴政的地域紛紛發動了起義與暴動。在成功達成與阿爾圖克條約眾君主的約定後,如今提歐和希露卡為了拯救條約諸國並解放阿爾圖克,將再度返回大陸,面對在戰場上如入無人之境的達塔尼亞太守。
為了終結這個頹廢混亂的時代,步上兩條截然不同道路的提歐與米爾沙,就在這一卷正面對決。不管是哪一方會勝出,都明示著舊時代即將結束,差別只在於新時代的樣貌,以及由誰來揭開序幕。
本卷中,不只是率領條約聯軍的拉席克,各地君主的行動環環相扣,魔法師的計謀彼此影響連鎖,終於將大戰導向了眼前的局面。當寫到提歐率領著阿爾圖克人民軍,陣營上同時飆揚著象徵西斯提那的大渦旗、阿爾圖克的獨角獸旗、以及與米爾沙死鬥壯烈成仁的歐根男爵的紋章旗時,我當下甚至以為這個故事就會在此卷完結。
而當我看到米爾沙最終出城進攻,已經達成圍城目的的提歐為避免過大傷亡,命令正規軍以外的義勇兵撤退,卻沒有人願意離開,他用求助的眼神望向希露卡時,我第一個想法竟然和先前希露卡的感想一樣:「この人はファーストロードと同じなんだ」
與和希露卡初次相遇時比較,提歐這個人完全沒變,卻又感覺成長許多,靈魂變得壯大無比。為了守護整個時代,人們自發地集結在提歐這面巨大的旗幟下,彷彿就像是在黑暗中跌跌撞撞,終於找到一盞灯火,知道了方向一樣。
本卷結束後提歐必定會成為條約陣營的盟主。雖然要統合大陸還遠遠不夠,但我卻感覺提歐這個沒有霸權野心的君主,無疑地是最接近皇帝聖印的人。拉席克一定很開心。不過提歐與希露卡已經許下了心願,會用自己的方法結束整個混沌時代,而不管是其他君主、聖印教會,甚至魔法師協會大概都想不到他們真的打算完成那個已然失落的夢想。
另外,魔法師們彼此推演戰況,互相聯絡支援,在進退成敗的謀略間,他們雖然不是完全同心一致,卻都為了各自的主君,為了條約最後的勝利鞠躬盡瘁。除了充滿魅力的君主們,在這一卷魔法師們的表現毫無疑問是故事能如此精采的要因之一。
而被巴爾多林德派至米爾沙身邊擔任聯絡官的忒略斯,可以說是以一個凡庸魔法師的視角,帶領讀者一起追尋何謂「真正的魔法師」的意義。面對唯我獨尊的米爾沙屢次冒死上諫的忒略斯,逐漸取得了米爾沙的信任。原本只是堅守所學與導師的教誨遂行魔法師使命的他,最後發覺了自己的天命,真心追隨他真正的主君米爾沙直到最後一刻。而米爾沙與他的互動,也從原先的王與奴僕,成為了真正的君臣。我不禁心想魔法師是否都是這樣,彷彿都清楚自己的生命該哪裡燃燒掉一樣。
米爾沙是世界現存最強的戰士,所向披靡的他被達塔尼亞的士兵視為英雄,甚至是神祇化身,但他卻是個相當差勁的君主。這並不是指他不善治理,而是他缺乏君主該有的特質。他傾向以個人的角度與直覺行動,他不重視人民,但卻十分珍惜追隨他的士兵。除非必要,否則他絕不會拋下自己的戰士。他不笨,也相當靈活實際。因此這個角色並不讓人討厭,只是相當極端。他想掃除協會加諸的桎梧,君主的怠惰,透過清掃掉整個世界的陳腐與無能者,讓有能君主的時代真正到來。他是個純粹的人,是個純粹的戰士。
每個角色都形象鮮明躍然紙上,讓人感覺他們都確實身在其中,在這個時代轉變之刻見證著新起的暴風吹走塵舊的一切。
我已經很久沒有看書看到發抖了。看著激動處,我能感受到自己捧著書的手充滿了興奮、期待和感動。
這不是奇幻小說,是奇幻之地的歷史小說。書裡的阿托拉丹簡直就和影響它至鉅的物質——混沌所象徵的一樣,是個激變、動盪,晦暗卻又充滿光明的世界。人們的選擇推動著歷史,一遍又一遍。
至於魔法師協會與聖印教會本卷也都有了更詳實的描述,也提到魔法大學異於協會的現象、協會內的派閥,潘朵拉與教會的動向。而先前那些陰謀論也迅速浮上檯面。今後,提歐和希露卡兩人的路途只會越來越兇險。
雖然我相當讚賞這個故事,但本系列不是沒有缺點,除了部分一看就是賣萌的橋段之外,水野良在處理男女之間的情愫與距離感不能說是高明,或許這和他不再年輕有關。
本書有6成的篇幅用來寫與米爾沙對決的阿爾圖克解放戰,2成則是描述希露卡的養父奧伯斯特與艾依榭拉相遇的故事。透過這篇外傳,對於被發掘天賦的孩童如何進入艾拉姆學習成為魔法師一事能有更清楚的概念,也能對這父女三人的關係有更深的理解。
最後根據本書提供的情報,本書預計10卷完結。然後水野良似乎肩膀出毛病了,但因為怕一去了醫院肩膀和手就會被固定無法寫稿,所以目前是以「為了能完結這系列,失去一隻手也甘願」的狀態在執筆。希望他能顧好自己的健康,不只是為了順利寫完這系列,也為了往後能繼續創作更多好故事。
雖然我還有很多想聊,但為避免劇透(好吧,前面義勇軍不離開那段算小小劇透),就留待各位自行去看吧!而看完本書我也補滿了能量,有更多幹勁來翻譯《戰狼記》了!
-
差點忘了放上第七卷封面:
(http://i.imgur.com/2ybmj0X.jpg) | (http://i.imgur.com/ZpSlH5E.jpg) |
書腰上寫了漫畫版將在ヤングアニマル上連載……為什麼不是在角川自己的刊物上連載,而且還是ヤングアニマル這種雜誌(不明白的人google一下就知道),好吧,雖然ベルゼルク也是在這連載的作品。不過看看書腰提供的人物畫像……誰啊你們,姑且不論艾依榭拉,希露卡的風格也差太多了吧,雖然在第一卷她用計奸險到被提歐暗自稱為魔女,但看起來比艾依榭拉還成熟就很困擾了。然後提歐根本是不同次元的人,儘管看得出來是想呈現那種青澀的感覺,卻給人更多軟弱靠不住的印象,缺少了原書提歐那種自始至終給予人的安心感,我實在沒辦法想像這張臉的主人後來創造出戰旗,數以萬計的人追隨其後的景象。
接著是雜談,我感覺富士見書房在《皇帝聖印RPG》這個系統的經營上接連下錯棋。不僅沒能把握住twitter大戰的盛況推出新企劃,還有把經費消耗在過於旁門左道的痴女replay上,然後不知是沒經費、內部惡鬥還是弄丟了密碼,官方頁面一直沒有更新,也沒有再繼續放上規則書的errata。從新推出的模組也選擇放在廣報室的頁面來看,看來官方網頁是真的遇上問題沒法更新了。而這個系統也在近年的TRPG活動中缺席,角川則是選擇瘋狂推出新系統,在在都讓我感覺這個系統已經落入維護不力導致商品賣況不佳,結果讓出版社更沒動力的惡性循環。總之照目前這樣下去,這個系統的前景並不樂觀。缺乏一個有力的引爆點,漫畫化或等待動畫化可能就是最後一招了,不過眼下我對6/10要開始連載的漫畫有些憂心,究竟能否忠實呈現原作的風味,只能交由時間來證明了。
-
大大会做漫画的翻译吗?
如果能动员起来,我觉得也可以翻译翻译
>為什麼不是在角川自己的刊物上連載,而且還是ヤングアニマル這種雜誌
不太懂杂志,是不满意女性向杂志吗?
跨社连载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我感覺富士見書房在《皇帝聖印RPG》這個系統的經營上接連下錯棋
我只能说……销量问题吧,角川的宣传已经挺给面子的了
>雖然我相當讚賞這個故事,但本系列不是沒有缺點,除了部分一看就是賣萌的橋段之外,水野良在處理男女之間的情愫與距離感不能說是高明,或許這和他不再年輕有關。
哈哈哈,老年组通病
-
大大会做漫画的翻译吗?
如果能动员起来,我觉得也可以翻译翻译
雖然這星期連載就會開始,但我還不知道漫畫實際怎麼樣,而且我現在只抽得出時間來譯《戰狼記》。所以還是先觀望一陣子吧。
>為什麼不是在角川自己的刊物上連載,而且還是ヤングアニマル這種雜誌
不太懂杂志,是不满意女性向杂志吗?
跨社连载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我想那不能稱得上是女性向,而且……艾德琳你還是google一下吧。
>我感覺富士見書房在《皇帝聖印RPG》這個系統的經營上接連下錯棋
我只能说……销量问题吧,角川的宣传已经挺给面子的了
姑且不論replay,首先成功引起話題的twitter企劃グランクレスト大戦在去年4月初結束,5月宣告陣營勝敗結果後表明會mail寄送獎品插圖給所有達到一定點數的玩家,並定下在6月底至7月初完成,但寄送的卻一再延後。這裡就有點奇怪了,雖然他們不欠玩家什麼,畢竟他們也沒有收錢。但納期一延再延對一個公司信譽來說沒問題嗎?我個人是8/1才收到,而根據官方情報是直到9/10才完成所有參加者的寄送。不過當時我也和一些人一樣認為他們真忙壞了,所以除了寄送延宕,另外出版許久的戦記データブック仍沒有errata也諒解他們。但等到9月下旬的上級ルールブック發售了,甚至到現在這兩本書的勘誤還是沒有出來。
最重要的是沒有errata真的很傷,特別是在規則的錯誤和缺漏不少的情況下。像上級ルールブック有的地方甚至沒有印刷特技需要耗費的代價。缺乏官方errata給個說法,那麼不明確甚至缺漏的規則處就難以自由使用,只能交予GM自由心證自己定義。這就是我說的維護面,TRPG不是只要出版規則書就好,規則在構想階段難免會有不夠全面之處,而印刷時有所疏漏也無可厚非,所以才要追加校訂的errata,以確保規則好用、能用,舊規則能和新規則良好配合,這也沒有什麼,威世智和paizo也常常這麼幹。如果一個規則不能用、不好用,那這個系統要想留住使用客群是相當困難的,因為大家會傾向不要用。雖然網路上有著這系統不適合初學者的聲音,但玩過3R和PF後我個人覺得グランクレスト已經是非常非常簡單了。
沒錯,twitter大戰確實能吸引到潛在客群去深入理解,但也僅止於此。現在網路資訊這麼流通,不少人在購買規則書前會先上網看看他人的意見,不難想像他們發現問題點不少後會很自然地等errata放出再買。沒能掌握住祭典的熱度進攻,難得吸引來的新入玩家的興趣和熱忱很快就會冷卻消失。 基本功都沒有做好,還期待什麼銷量。
總之我想比起推陳出新模組和發售新replay,規則面的支援應該更基本也更重要。偏偏富士見就是沒再幹這個,還在廣報室更新妖狐那個爛模組。
然後官網整個就像凍結一樣,《戰記》都已經出版到第七卷卻還停留在預告第六卷上市的狀態,問世以久的上級ルールブック也連個影子都沒提到。這已經能讓人開始懷疑是不是公司內部發生了什麼事情。包含我先前提到可能弄丟主頁管理密碼,或是先前負責管理網頁的職員人間蒸發,甚至是欠缺經費繼續委外經營主頁因此新東西才選擇放到自己公司的廣報室上,但廣報室也還是沒有更新errata,因此終究只是我們這些玩家的臆測,實際真相如何只有內部人士才知道。
-
你说的这一切都有一个很简单的答案:销量不行,暂时放弃
至于你担心富士见出什么问题… 这就是杞人忧天了,富士见可是有占领大半个日本出版界的亲爸爸的,哪个trpg出版社都可能出问题,龙书不可能出。
关注一下龙书的其他动向就会明白,明显是已经转移阵地到其他规则了。他们是否放弃,也不是咱们能左右的。
如果你实在很在意エレッタ,那就发个邮件去问问吧,说不定会有回信呢。
-
你说的这一切都有一个很简单的答案:销量不行,暂时放弃
至于你担心富士见出什么问题… 这就是杞人忧天了,富士见可是有占领大半个日本出版界的亲爸爸的,哪个trpg出版社都可能出问题,龙书不可能出。
关注一下龙书的其他动向就会明白,明显是已经转移阵地到其他规则了。他们是否放弃,也不是咱们能左右的。
如果你实在很在意エレッタ,那就发个邮件去问问吧,说不定会有回信呢。
一樣那句話,基本功都沒有做好,還期待什麼銷量。戦記データブック的errata都還沒弄,就推出上級ルールブック。而兩本書的errata到現在都還沒有,處於問題不少的狀態,要大家怎麼買來用?又不是所有人都是衝動購買。關於抓錯和催促也早就有人寫信過去了,都不知道是幾個月前的事了。
富士見整個單位當然不可能出什麼問題,再怎麼樣他們現在也還有角川可以靠。但近年來的半調子作為在在都讓人感覺是負責這一塊的部門出狀況,或是人力被抽調去別的商品,結果陷入惡性循環。我前面也講了他們狂出新系統,轉移陣地是明擺著的。
我也不是很在意這個系統會不會再有新商品,畢竟對我來說眼下規則的多樣性已經足夠,我就想要errata讓那最近兩本擴展能順利使用。出了規則書後做個校訂除錯並不是額外要做的事,而是該做的事。況且就像先前errata和FAQ都在網路上持續公開新增一樣,我不覺得這會比另外弄一個妖狐爛模組來的耗時耗錢。先不管他們願不願意收集反饋的意見調整平衡,不把自己商品缺三落四的洞捕起來,要大家怎麼願意掏錢支持呢?我們是TRPG玩家,不是狂熱オタク。
不過你說的對,或許是不夠多封,我自己抽空寫個信過去催errata好了。
-
回報進度:
一個月過去了,我仍然還在潤稿。
原本怎麼樣都想在這周末完成,卻還是繳不出滿意的成品。
即使花時間重譯過,現在的我也欠缺餘裕細細雕琢出我想要的水平,很抱歉讓有在關注的看倌等了如此之久,真的非常抱歉。
這個星期估計是完成不了了,我會努力在下個星期中完成第六話,真的非常抱歉。
-
又一話結束了,慣例上該要發個感想文,可我現在腦子卻一片空白。明明今天腦子的狀況是這個月以來最好的……接下來可能不會再這麼忙了。
真要說的話,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各位PC的表現,特別是雷格納姆之外的三人,他們的深度和劇情份量因為玩家的扮演又提升不少。好比說安的情感崩潰,以及希絲的獻身。
當然最讓我動容的還是巴恩。
我是,尤利基亞的阿弗拉巴恩。
呆子,我早就已經死了。
看了這段這麼多次,我都不記得自己因為這兩句台詞哭過多少遍了。承繼巴恩先前的台詞,這裡儘管只是在自嘲中陳述事實,卻讓我覺得道盡了千言萬語。尤利基亞已不復存在,族人全都在他的邪紋裡,現在的他就是尤利基亞的墓碑,尤利基亞的遺骸。但他這個唯一還忠於尤利基亞的人,卻早已不是活著的人。他只能用自己的名字,一次又一次地向世人強調尤利基亞存在過。不是賤民、不是倖存者,他就是尤利基亞,尤利基亞的阿弗拉巴恩。
明明在其他部分的描寫,巴恩的復仇之心都是憤怒且激烈的。但在這裡,我感受到的是一種認同、一種無奈,一種堅定的淡然。原文甚至讓我有了錯覺,彷彿能聽到巴恩講話的語氣、看到他的表情,感受到他當時的心情。從這個標準來看,這部分的翻譯我是徹底失敗了。因為我怎麼樣都沒能把文字乘載的感情傳達出來。
接下來就是最後一話了,同樣過幾天我會放上預告。準備妥當後,我就會開始更新。感謝那些包涵我拙劣文筆的讀者,希望諸位能繼續耐心等候,並隨我見證雷格納姆們的冒險到最後。謝謝你們!
-
好的,終於要進入最終話了。這一陣子我又全部重看了一次,試著草譯並標註了這一話一些該注意的地方。 我原本打算乾脆全部校對完再發上來。可又覺得可能又會越拖越長,所以就決定以不定期不定量的方式持續更新,不過應該會在8月上旬我回台灣前全數完成,目前是這麼預估啦……。總之這是最後一話了,就讓我們一起見證雷格納姆他們的冒險到最後吧!
聖印劍(クレストブレイド)
以能更佳傳導使用者的意志,也就是聖印力量的素材打造的長劍。
能夠令使用時機是「主要動作、次要動作、傷害骰前」的「種類:天惠」特技所發動的攻擊傷害+[〈聖印〉等級]
-
因為本人的個人障礙,《伐爾多利亞戰狼記》最後一話已確定無法在八月上旬完成翻譯。我無法確定這樣的狀態會持續多久,因此也難以給出一個明確的期限。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一定會翻完這部作品,讓一切都值得。屆時將會一次放上剩下的全部內容。
-
距離上次更新preplay後,已過了逾百日的空白。
這陣子我數度刪掉重譯,卻沒有一次讓我完全滿意。或許沒有期限的話,我永遠都不會滿意。
況且,儘管翻譯這最後一話沒有成為我整個生活的重心,卻還是真的綁架了我近乎所有的空閒時光。乘車與課堂的空檔盯著原文加註解,假日就變成鍵盤前的地縛靈刪改著譯文。當思緒整個卡死時,為了不被舊譯文框住,就毀掉重弄。結果因為疲勞與僵化,更常陷入同樣的障礙。
或許,我只是不想為自己的譯文負責。
也或許,在我心底有某個聲音希望這一切不要結束。
無論如何能肯定的是,對於能否正確傳達原文的猜疑,已然變成壓在我心頭的大石頭。
儘管有幾次機會掙脫出這個惡循環,但這個我心裡念想著的故事,終究還是讓我回到同樣的工作。
昨天應人邀約爬山,一路從九度山走到高野山,許久不曾在山林間放空,感覺自己放下了很多現在看來可笑的煩惱。也發現自己忘記了初心。「日日初心」是我過去師傅的教誨,而初心只要記得不忘,讓自己在迷茫時能想起來、讓自己找回方向就夠了。但我卻過分執著目的,擔心能否傳達完全,結果卻導致自己陷入字字懷疑的泥沼中。
最開始,我只是想介紹一部我很喜歡的replay,想讓其他人也看看,一次成功到讓人嚮往的跑團體驗。
沒錯,我最喜歡這個故事了。喜歡裏頭的角色,就連先前認定是世界觀破壞者的阿隆索都是令人喜愛的趣味存在。這個讓我在看完故事後帶著笑容入睡,開心期盼次卷問世的作品。是的,一切是這麼開始的。
而我要譯完它,在我又掉回先前的爛泥坑之前。
況且,我也再次痛感自己中文能力的流失,再拖下去一切只會更糟。為了譯文品質、為了保重眼睛、為了生活、也為了備團,我決定強制進入日更模式。我沒辦法一次放上全部,因為部分譯文我仍抱持疑慮。但我需要一個明確的進程。確保自己前進下去。不管好還是不好,狼群的故事已經告一個段落,所以我也要讓這一切有個明確的收尾。
因此接下來的每一天,我都會更新1個場景。我會期待每一次的更新。
-
慢慢来。
变成责任其实不是什么好事,除非你做好了背负的觉悟。
我只是喜欢这个游戏而已,这样就足够啦
这样说出来就好了
以及
因此接下來的每一天,我都會更新1個場景
大丈夫desuga :em017
休息,休息一下 :em028
-
有些場景很短可以把時間和眼力留到後其他部分。而且非戰鬥的部分我差不多都快能背起來了。
總之就是這樣。
-
另外一個話題,我到bookoff看了ヤングアニマル上連載的グランクレスト戦記漫畫了……漫畫中的提歐完全變成一個傻男孩,這不對啊。不能因為他年輕正直,就一概當作傳統RPG的勇者來畫。
提歐這個人個性善良,卻十分穩重。他善待人民,會接受人們的好意與他們交流,卻不會主動干涉人民的生活,因為他自己是一路苦過來的。他知道每個人民都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方式,君主不該主動涉入太多。只要克盡君主的義務就行了。這在第四卷男女主角率隊迎擊伏爾塔瓦軍時提到兩人巡視領地的往事篇章就能清楚看出。
最大的形象差別是原作的提歐雖然有純粹的信念,心靈卻早已沒了「純真」,而漫畫賦予他的形象恰恰就是純真。
提歐原本是希斯提那羅西尼家族苛政下的農奴,為了自混沌災害和暴政中拯救故鄉創造出了聖印。成為君主的他為了逃避追殺和累積實力而冒險渡海,開始周遊大陸獵殺魔物,過起顛沛流離的雇傭和保鑣生活,直到他撞見魔法師協會的車輛遭到襲擊前往搭救,才遇見希露卡,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在一開始他或許對君主的作法相當無知,卻對自己的選擇有著極度明確的看法。以希露卡的話來形容提歐的話,就是即便他不知道自己該走哪條路,卻總是知道自己當下走的路是否正確。
然而他也是個普通人,在不見希望的流浪生涯中,他的夢想也曾被自我懷疑所漸漸磨耗,只能一再地思索,痛苦地走在那確定沒做錯,卻不知道到底能否抵達終點的道路上。直到他遇到了希露卡。這個強行與他訂定契約的少女,將他拖入君主爭鬥的世界,教他取得力量,讓他獲得實踐理念的方法,明示他通往夢想的道路進程。對這個為他的理念不遺餘力的魔法師,他則是以一個君主、一個人的身分,在卷末用最大的誠意做出了回報。
漫畫卻把他畫成一個彷彿沒吃過苦,凡事不做多想的年輕人。而漫畫畫到提歐與希露卡在奪得政權,前往各村宣布新政時,希露卡在處理公事,而提歐則是和旁邊的村民打成一片,興趣滿滿地幫園丁剪樹、幫鐵匠鍛鐵。(這段為漫畫原創。原作只是提過有兩人共同探訪各村,回來後兩人才就徵稅意見不合吵起來,這時可以看出提歐對經營國家的無知)
由此可以看出繪者完全不理解提歐這個角色。
奇幻故事所借鑑的中古歐洲的農民生活是辛苦的,人們得成天勞動才能獲得勉強營生的資源,這不是因為受到剝削,而是技術水平使然。還未考量稅賦因素就已經是這樣了。因此以前歐洲封建領地向領民課征的不少是勞役,而部分窮苦的領民則是靠著參加勞役後配發的餐食過活。但統治階級的苛政和重稅,毫無疑問是造成數不清的無力人民死去的荒謬原因。在這個故事中,提歐出身的村子就是這樣的地方,還得加上時常肆虐的混沌。這樣出身的他,會因為對方辛苦而去分擔,因為對方身陷危險而去保護,卻不會因為好玩新奇而去打擾人家工作。說到底也沒什麼新奇好玩的,他早就嘗夠各種勞動。我不覺得他會因為有趣就攪和進別人的生產活動,那只是沒吃過苦的人才會有的想法。是出生富餘時代的現代人幻想。他可不是個沒見過底層民眾生活的公子哥。
還有提歐和希露卡的關係是在原作第一集的結尾才一口氣轉變,雖然希露卡這邊的感覺經過數次鋪陳,但提歐對希露卡的態度卻幾乎是到卷末才逆轉大白的伏筆,這裡卻變成一般少年漫畫那樣被人虧是打情罵俏的漸進式青春喜劇,根本完全不對。
除此之外我個人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漫畫中的拉席克根本不像是拉席克。拉席克應該是個同時帶著傻氣和霸氣的俐落青年,就算畫風不同,但怎麼樣他都不該是個一臉看起來就是主角踏墊的老粗啊。當初在漫畫連載第一回看到兩大公的死激起數名君主的野心那一段時,其中一個稍微一臉橫肉的傢伙盔甲和深遊筆下的拉席克身上穿的相當雷同時我心頭頓時一涼。看到第四回,沒想到我最害怕的事果然發生了。綜合上述原因,個人對這漫畫沒抱多少好感。虧我第二回時對漫畫的評價還有點上升。
還有第一回兩大公的聖印怎麼這麼小,紋樣這麼隨便。從騎士時期提歐的聖印都比他們大。
另外後兩回第一頁都是希露卡在換衣服,該說不愧是ヤングアニマル嗎?照這樣推想,我有種下一回會出現艾依榭拉胸部特寫的預感。
-
第八卷下個月發售啊……
http://www.kadokawa.co.jp/product/321601000513/
-
今天的ファンタジア文庫大感謝祭,發表了《グランクレスト戦記》正在著手企劃動畫化的消息。
沒想到這一天竟然真的來了……
拜託劇本擔當不要是小太刀、不要是小太刀!
-
《ルートディシーヴ》原本譯為「門之創造」,但對照其他時空魔法的譯名後為統一風格就改成「通路創成」。雖然我挺喜歡「門之創造」的,直白簡單不拗口,但就是缺信於原文,還有這樣會讓安的台詞出現連續的重複片段,再加上風格考量,所以就修正了。或許之後會改回來。
deceive本是欺騙的意思,設計者似乎是取其中「以便於自己的形式(去解釋)」的語感引申為「生成方便的通路=傳送門」這樣牽強的解讀。雖然假名念起來確實音韻不錯,
其實我剛開始翻第一集時,把這魔法譯成「時空破斷」。直到開始譯第三卷時覺得太誇張太扯了,就自主修正了
「腐れ犬」不只是在說朱奧現在是頭腐爛發臭的怪物,腐れ還包含「沉淪、墮落」的含意。這部分的語意我實在沒辦法像原文那樣直接呈現,只能把它平分在[腐敗]和[狗]之上。這也是我卡很久的一個地方。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43T6dAvBrU
滿心期待!希望劇本擔當不要有小太刀。
還有希露卡一點都不喜歡穿那套衣服,那可是職場性騷擾。
-
總之就是這樣,下一個場景我沒有把握一天內譯完。如果不是奇蹟發生,我應該會在星期六和下下個場景一同放上。
-
グランクレスト戦記漫畫第五回閱畢。漫畫的步調比想像中的要來的慢,本回畫到拉席克軍即將攻來,希露卡就等著增援戰力艾依榭拉趕來助拳收割戰場--
:em005
各種難過。
漫畫版的提歐完全失去原作那種穩重和洞察人心的特質,變成一個青澀的毛頭小子,單純、倔強、傻……果然是傳統式主角的成長套路嗎……難道是因為不知道該怎麼向裡面挖掘角色深度,所以還是沿用傳統主角從無成長到有的冒險進程嗎?
還有,這回希露卡居然直接嗆主角算不上戰力要他別浪費時間去和亞文對練……(嘆氣)
原作的希露卡可不是這樣想的,小說裡希露卡要提歐什麼都不用做,只要站在士兵後列作為象徵就行了。一旦敵人攻到面前就投降。所以當提歐趕去援救近身戰中不敵莫雷諾的她時,她還有些驚訝。她確實認為提歐不懂戰事,但她並沒有輕視他。我覺得希露卡是以面對一塊璞玉的心態來看待提歐這個君主,小說裡多處描寫到希露卡對提歐各種符合理想中君主的舉止和特質感到滿意,所以她或許正是希望在這個淪喪殆盡的世道中,至少要讓提歐這個君主精神原點的燈火存續下去。所以才會要他若兵敗就向對方提出從屬。
然後又繼續漸進式青春喜劇……這樣子提歐心中那個「魔女的卑鄙伎倆」(希露卡的笑容)效力就下降很多了。
提歐不對希露卡也不對。
然後不知道為什麼我一直對漫畫版的亞文有種嫌惡感,可能是因為風格感覺太幼了,不像原作中那種大哥哥的印象。也可是因為呈現他侍從身分的部分不夠。
然後拉席克真的變成戰鬥白癡了。這個原本充滿魅力、讓人喜愛到一想就笑的角色,看來是要變成一個肌肉腦兼好用的棋子了。我無法想像漫畫版的他被一群君主狂拱上盟主寶座,在會戰中和米爾沙平起平坐的畫面。這樣的他後來要怎麼吸引到人家的遺孀啊。
結果還是滿滿的抱怨……
不過貓妖精畫得很好,就是相較原作有點不夠肥,有點老氣。
然後不愧是ヤングアニマル,這次開頭雖然沒有再換衣服,但還是出現希露卡裙底走光的畫面……雖然當初知道要在這刊物上連載時就大致做好覺悟了,但我還是挺希望這種無謂的サービス可以少一點。可以想見艾依榭拉出場後一定會更糟。
-
真‧封面 (http://i.imgur.com/cDwpwcD.jpg)降臨。
想要一枚能突破語言之牆的鑽頭。
這一次,角色間的因緣出現相當大的變動。有興趣的人不妨對照誓約場景1時的角色關係看看。
還剩下,那麼一步。
-
由於明天我得去大阪馬拉松會場當志工。所以不知道最後有沒足夠的時間讓我譯完下一個場景。順利的話,中文翻譯版《伐爾多利亞戰狼記》將在下周完結。
-
:em025
会出版吗,有众筹吗 :em025
-
:em025
会出版吗,有众筹吗 :em025
:em017
首先我完全不懂眾籌的運作方式,我只是個好事的翻譯者。就算有這打算也得跟TRPG系統一起出,而且感覺等我這邊忙完合適的時間點也錯過了。
總之歸根究底眼下就是本人的氣勢值不夠讓自己去冒險,所以我還是先譯完故事再說吧。
目前預定的打算是這樣:
譯完故事 → 節譯雜誌內容&譯公開版基礎規則(別處) → 帶範例劇本 → ?
-
:em025
会出版吗,有众筹吗 :em025
:em017
首先我完全不懂眾籌的運作方式,我只是個好事的翻譯者。就算有這打算也得跟TRPG系統一起出,而且感覺等我這邊忙完合適的時間點也錯過了。
總之歸根究底眼下就是本人的氣勢值不夠讓自己去冒險,所以我還是先譯完故事再說吧。
目前預定的打算是這樣:
譯完故事 → 節譯雜誌內容&譯公開版基礎規則(別處) → 帶範例劇本 → ?
应募希望 :em028
不过我到明年2月之前完全没有时间
-
:em025
会出版吗,有众筹吗 :em025
:em017
首先我完全不懂眾籌的運作方式,我只是個好事的翻譯者。就算有這打算也得跟TRPG系統一起出,而且感覺等我這邊忙完合適的時間點也錯過了。
總之歸根究底眼下就是本人的氣勢值不夠讓自己去冒險,所以我還是先譯完故事再說吧。
目前預定的打算是這樣:
譯完故事 → 節譯雜誌內容&譯公開版基礎規則(別處) → 帶範例劇本 → ?
应募希望 :em028
不过我到明年2月之前完全没有时间
歡迎捧場,等我開始招人時再看看有沒有時間吧 :D
-
更新場景14。結果我還是完成了這個場景,第一場戰鬥結束。
下一個場景我沒把握一天內完成,裏頭有太多重要的台詞,總之我盡力而為。
將魔境拿來做為戰爭的佈陣示意圖是個相當不錯的簡化方法。不過這畢竟是多所牽制下達成的理想狀態,而雷格納姆他們又選擇最短路徑盡快突破,否則陣型應該是會變化的。
個人覺得比起會戰用於據點攻略可能比較沒爭議些。
這張陣型表雖然沒有載明,但就我觀察在進行區域移動時必須消耗2回合。然後每個角色行動也都會消耗1個回合。和一般戰鬥輪不一樣。
另外阿隆索的台詞
「就讓你們徹底領教我是如何學會停止恐懼並愛上騎槍的FIRE!」
應該出是某部老電影。
至於最後的台詞……如果我有好好譯出那種感情的話就太好了。
-
我眼睛不行了,今天是真的弄不完。
<場景15:決戰>將於明日放上。
-
雖然對這些場景我有很多感想。但還是全部留到最後吧。
姑且小小吐個槽:
我討厭黑火焰,根本毫無道理可言。儘管這個世界本身就有混沌這種物質能容許任何毫無道理的現象發生,但討厭的東西還是討厭。
拉度他居然可以殺得太專心,不小心殺到太深入……當雷格納姆他們在和拜巴洛斯決戰時,先不說他得突破圍在外面的那群人,魔兵大氾濫時他居然可以要進來就進來……雖然都是演出效果,從故事的角度來看,他這個人到底是有多強。
-
全卷譯畢——我要帶著這個難以言喻的心情入睡,感想就先不寫了。
-
開始大修譯文寫感想。一周後再見。
-
全卷譯畢——我要帶著這個難以言喻的心情入睡,感想就先不寫了。
辛苦了。
-
開始大修譯文寫感想。一周後再見。
辛苦拉,赞一个先
-
讓各位等了,因為諸事繁忙,途中又因為試著以英雄旅程分析故事使得內容不斷膨脹,在整理和刪減取捨中花去不少時間。以下便是沉澱過後,我對《伐爾多利亞戰狼記》第三卷的分析與感想。
先來分析故事。
我先前提過坎伯神話學的「英雄旅程」概念,這個故事原型被認為是人類文化的共同記憶,可能自人類組成社群,圍著篝火講述故事時就已經開始。
這個故事原型的普遍歷程,是英雄接到歷險的召喚,在導師幫助下自平凡世界跨越門檻,克服門檻守衛,進入非凡世界冒險。在旅途試煉中邂逅盟友和敵人,一路進逼到洞穴的最深處,在歷經苦難折磨後得到獎賞,帶著寶藏靈藥踏上回歸之路,治癒世界。 這個故事型態中每個元素都只是原型,可以重複出現、重疊、順序也沒有一定。幾乎所有人類傳承的故事都看得到影子。
而《伐爾多利亞戰狼記》也處處能發現這集體潛意識的痕跡。
在這次苦耐折磨的階段,雷格納姆經歷了心之危機。這種危機,在坎伯神話學中代表英雄心靈陰暗的時刻。可以是英雄漸漸消失的武裝,也可以是愛情戲中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的處境。而在愛情故事裡,這種危機往往就在感情戲或與摯愛分離的場景中。
希絲過去的作為,令雷格納姆等人獲得羅蘭與芙拉姆兩名盟友。在盟友的援助下,英雄向難關發起挑戰,進入深淵面臨「最大恐懼的時刻」。
雷格納姆是失去希絲。
希絲是失去能待在雷格納姆身邊的自己。
巴恩是復仇路上不得不做個了結的朱奧。
安則是失去自己的存在價值,要去面對徹底失敗後的第一場戰役。
然而,由於英雄勇敢地對抗死亡與恐懼,所以他們得到「獎賞」。
其中之一,便是營火聚會。在歷劫歸來後,英雄圍坐在篝火旁(或類似的事物),一起回顧最近發生的大事。這是逃過死劫後暫時放鬆的時刻,也是追憶過往或懷舊的機會。藉由這個回憶或交心的恬靜片段,觀眾也得以更了解故事的角色。〈篝火下的傾訴〉這一段便是該元素的具體實踐。當然〈兩人的誓約〉也是。
而至高折磨之後也是安排情愛場面的好時機。因為在遭遇緊要關頭前,英雄都稱不上是真正的英雄。唯有他們展現犧牲的精神後才真正擁有被愛的資格。無論是希絲獻身誘敵,還是雷格納姆隻身潛入救援都是。
在「獎賞」這一階段,英雄贏得他尋覓的東西,也經歷深切的自我認知過程。
雷格納姆得到希絲的愛,也直面自己對希絲的需要。
而作為「獎賞」的另一種變形,這個階段又被稱作「掌握寶劍」。英雄將在跨越苦難試煉後脫胎換骨,得到新的力量。
以雷格納姆為例,便是重新湊齊的〈群狼〉。
而獲得寶藏後,英雄就得踏上回歸之路。在本故事裡,便是讓伐爾多利亞回到和平。然而在達成這一目標前,英雄必須接受最後的考驗階段「復甦」,在此一階段英雄必須再度面臨苦難折磨,確定英雄是否真的學到教訓、有所成長。其中常見的呈現形式便是與敵人的最終對決。
而決戰不僅是第二次苦難折磨,也讓雷格納姆去面對敗給陰影、化為陰影本身的另一名英雄——拜巴洛斯。某種意義上,他也是擋在「未來」前的門檻守衛。
同時這也是神話傳說和戲劇中百用不膩、永不落伍的題材:年輕人挑戰長輩。這部分我先留到在後面雷格納姆的部分再繼續談。
在復甦的階段中,英雄會在不同的層面經歷高潮——心智、情緒、肉體,或是抉擇的高潮或現實中的對決。
英雄將會瀕臨死亡或真的死亡,然後復活。
面對手執魔劍,以混沌災害摧毀整片戰場的拜巴洛斯,雷格納姆眾人幾近覆滅。眾人透支一切力量,偕同〈群狼〉全力之下才好不容易打敗他。
然而在復甦階段的最後,就像戰士為了不將殺戮後的死亡帶回部落必須洗去血汙那樣,作為淨化,英雄需要犧牲或放下。本作中的體現,便是巴恩的離去。
而「復甦」 也會呈現出英雄的改變。象徵著英雄的舊自我死去、以新的自我復活。
巴爾多林德一幕,雷格納姆脫離過去那不成熟的冒險少年形象,以堂堂王者的姿態去會見大工房同盟盟主。之後還揮別過去在感情上的軟弱,向希絲求婚。
雷格納姆不僅將和平帶回伐爾多利亞,為〈群狼〉的歷史寫下榮耀的一頁, 也帶著愛情的寶藏回到平穩的生活。並以婚禮(許多故事愛用的方式)收尾,以嶄新生活的希望照亮即將迎接的未來,治癒了這個留有戰爭爪痕的世界。
故事最後以交代眾人後續的尾聲作結,果斷地將故事結束。讓跟隨英雄旅程迴圈的觀眾到此罷手。
當然英雄的旅程還會繼續下去,但故事就到此擱筆,餘留給讀者自由想像後續。
故事就此落幕,一如眾多傳統的英雄故事那樣。
讓人在闔上書頁時,感到心滿意足。
或許正是因為這個故事符合潛藏在人類心底的盼望,所以才會如此讓我心醉嚮往。
但若不是那些角色淋漓盡致的表現,就算再怎麼符合這個故事進程,也是無法打動人心的。
所以接著就讓我繼續來談談對每個角色的感想吧!
首先來談雷格納姆吧!
決戰前,他不僅收復所有國土,爵位凌駕准子爵的父親,還以盟主的身分統合周邊諸國,最後還繼承了先父的劍。
雷格納姆終究超越了自己的目標——父親,以王者之姿赴決戰之約。而最後,他也真的超越了拜巴洛斯。去直面拜巴洛斯所不敢面對的可能性「未來」。
他不再是那個懵懵懂懂,沒有自我信念的少年。
在最後決戰他與拜巴洛斯交錯的劍刃和言語中,他堅定地闡述心中的答案。連上第二卷萌生的信念「目的:擁抱無數的夢想,予以實現」,做為一名君主,作為一個人,雷格納姆的夢想便是那些還未實現,等著人們去抓住的「未來」。
而前面我提過雷格納姆與拜巴洛斯的衝突,是戲劇的經典戲碼之一:年輕人挑戰長輩。
雷格納姆與拜巴洛斯。
這兩個性格相似的人,卻因為對「未來」的看法不同,以致做法天差地別。
拜巴洛斯說過,雷格納姆就像年輕時的他。還對人民抱有天真的幻想。
由此我們可以依稀知道,拜巴洛斯曾經和雷格納姆一樣。但他失敗了。代價是賠上他的友人。
而害怕喪失的他,心確實已經老了。
長者會以自己的經驗和力量,打壓後來趕上的年輕一輩。
這種衝突,是知道陰影的可怕、妥善武裝的舊自我,去對抗不成熟、急於成形的新自我。而只有克服陰影,令舊自我死亡或讓位。新自我才有誕生的空間。
故事中,面對這個因為失敗經驗化為令人生畏的陰影、阻擋年輕英雄去路的老英雄。 雷格納姆不僅是武藝,精神上也勝過了拜巴洛斯。他跨越拜巴洛斯,選擇去面對帝王所不願面對的恐懼。
而相較第一卷中身穿宮廷禮服卻迷惘不安的樣子,成長後的他已經篤定地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該選擇什麼。想必無論今後會有什麼樣的未來等著他,他都能作為無愧於世的王者,和所有人一起,守護這整個世代吧?
另外互為對比的雷格納姆和拜巴洛斯,一個身旁有著互相扶持的夥伴、家人、盟友和人民;另一邊君臨頂點卻始終孤獨一人。究竟哪一個才是王者真正該有樣貌,故事中沒有提及,若按照馬基維利所言甚至可能是後者。但我曾經提過,我發現其實雷格納姆的名字的就是答案。至於這個秘密就容我賣個關子,將這個驚喜留給其他讀者自己去發現吧。
再來輪到希絲。
希絲這個角色真的非常搶眼。隨著故事進展,在第二卷卷末希絲甚至迅速竄升為女主角。不僅是戲份,感情層面也做了不少呈現。
在第二卷卷末收復貝魯凱與阿姆爾時,雷格納姆不僅創造出戰旗,還率領盟國聯軍,令眾位君主追隨其後。
當場景來到地上的遊廊,希絲在規律的廊柱間望見了宵星,彷彿雷格納姆是個她只能遙望而無法企及的存在。不管是無心還是有意,地上規律陳列的廊柱與閃耀天際的宵星分別象徵著兩人。
那時希絲意識到,兩人同樣身為君主,卻有著如此懸殊的差距,宛若雲泥之別。
當下,她內心應該是很悵惘的。甚至充滿了苦澀的哀傷。
然而,可能是自我表現也可能是GM提示,她卻發現主星旁的伴星,意識到那顆伴星正是她自己。
她們兩人,同樣是為這幽暗世界帶來光明的群星之一。
雖然不若雷格納姆耀眼,但她確實在他身旁,也必須是。因此她決定了自己的天命,而這大大的影響故事的走向。
若沒有這一段劇情,可能不會有第三卷為雷格納姆斷後的演出。也就不會有後來加速的感情戲。
而〈暗之胎動〉的救出戰中,希絲的判定一路失敗到剩下最後一個信念,靠著戰旗效果重擲出CRITICAL,實在不可思議,簡直就像是因為雷格納姆才保住了自我。
我只能說骰子女神一定很喜歡看戲,戲劇化到讓我不禁懷疑角色的天命真的影響著故事。
而透過希絲這樣理解雷格納姆的角色與拜巴洛斯對談,不但深化了兩名王者的對比,也賦予了劇情深度,給了讀者認識拜巴洛斯的切入口。劇中各種精湛的演出和發言,作為女主角,希絲實在當之無愧。
接著是安。
安這個角色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潤滑劑一樣,《皇帝聖印RPG》作為戰國RPG,一旦牽扯到軍情、內政、外交等劇情,若沒有魔法師都將難以進行下去。即使沒有魔法師PC,NPC的魔法師想必也是不可或缺的。而作為角色間的緩衝,若沒有安她那特有的幽默演出,另外三人——特別是巴恩——將很難和其他人連繫在一塊兒。
另外值得一談的便是關於安的感情世界。在故事前段部分隱約有著傾向雷格納姆的徵兆,然而最後卻不然。安確實被年輕的王所吸引。然而那是否是男女之情卻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安的確願意追隨作為王者的雷格納姆。
本作中,相對年長的她一直處在軍師的立場,笑望著希絲的反應,十足是個隔岸觀火的成熟大姊姊。實際上她又是怎麼想的呢?
其實田中天在第三卷即將發售前的完結紀念採訪中提到,當初在設計最後一話的劇本時,有徵詢過安的玩家有沒有意願加入女主角寶座爭奪戰時,玩家表示「本來我的角色感覺就很容易死,要是在那方面強出頭肯定真的會死的」,因此最後還是以希絲為中心構築劇情。
也許是因為玩家見證希絲在第二卷末的表現,所以才選擇讓安自行退出。也有可能,是安對巴恩那樣貫徹自我的生存方式動了心。
其實後者並不是無跡可循。
雖然故事前段安對巴恩一直有著隔閡,除了對一心復仇的他感到悲哀,在心理上也隱隱提防著他。
但在第二卷後,安對巴恩多了一層若有所失的理解。
「這樣啊,這個人心裡有著不能踏入的部分」。在那裏,沒有我說三道四的餘地。
在第6話中提到,安會去探望戍守邊境要塞的巴恩。
而兩人終於在最後一話脫離微妙的對抗關係,變成能交心漫談的友人。
在篝火下的宴會中,她接過巴恩喝過的酒,代表她其實已經能接受這個人了。
然而那些表現都僅止於一種淡淡的情懷。
但直到故事尾聲,望著離意已決的巴恩,原先那個性格輕挑、鮮少動搖的魔法師,最後道出的抱怨中卻挾帶著洶湧的感情。原來,她也只是個有著豐富情感的普通女子。
安:……你這是何苦呢,復仇不是都已經結束了嘛。
我在翻譯這段時,其實是很猶豫的。
因為從原文單純的語句和標點,我解讀出兩種心情。一種是壓抑已久潰堤而出 ,另一種便是終於察覺到卻為時已晚的慕情。
只憑著文字,我無法肯定。我想了非常久,非常久。雖然慚愧,但這部分可以說是先前拖延逾百日的要因之一。
最後,我決定譯成現在這樣的形式。
她是真心想要他留下。但她也很清楚她們之間是不會有結果的。況且這樣的結局才是巴恩所希望的。
因此輕輕地揮手送別,或許就是她最大的堅強了。
最後道別時,安又用回最初她調皮地替巴恩取的稱呼。那個只有她會這麼叫的稱謂,只屬於她的「尤利基亞的勇者先生」。
對此,我都不知道該說是感動還是感慨了……繼續來談巴恩吧。
巴恩是這個故事能一直回到嚴肅場面的要角。
自第二卷的回憶場景賦予了巴恩背景深度後,巴恩便作為異於其他PC的存在,再也無法曲從玩家。
無論是無懼被混沌奔流吞沒的風險,執意留在坍塌的洞穴中與朱奧戰鬥到最後一刻,還是故事中所有令人動容的台詞。巴恩毫無疑問是這個故事中我印象最深的角色。
巴恩的離去雖然令人惋惜,但仔細一想,我認為這是不可避免的。
巴恩知道自己是個怪物,為了復仇,他吸收了全族人的血肉,是同胞們的怨恨形塑了現在的他。
當傑法斯的威脅消失後,人們的日子將回到平穩。即便在這亂世中仍會需要武力,但他卻是遠超出單純武力之上的存在。他身上的怒與恨,以及曾經帶給人們的恐懼將會成為下個時代的負擔。
以怨念鑄成的他,是不能存在於和平之中的。在夥伴們贏得的未來中,不應該再留下更多恐懼。
因此,最後他為了讓自己是人的樣貌留在伙伴心中,為了戰友們的未來,才選擇自己離去。
而且這劇情還是因為玩家的扮演使然。在決戰中雷格納姆這麼對拜巴洛斯說過:
這個世界,可是屬於我們這些還活著動著的人啊拜巴洛斯!
世界本來就是這樣!有著形形色色的人,懷抱著各式各樣的夢想走下去!
我覺得正是雷格納姆的這些話,讓巴恩下了決心。
因為狼群還要繼續前進下去,然而死者再卻也無法前進了。
復仇既然已經結束,死者唯有離去。巴恩知道,身為只會破壞的死者,為了狼群的未來,自己非離開不可。
因此我既沒有覺得這是刻意而為的悲劇,也沒有生氣,只是感覺……有點能理解了。
另外,文中有些東西只藏在語感裡。下面這句話就是一個例子。
巴恩:雷格納姆。能活在你的戰旗下 ,真的很愜意。然而也是時候了。
原文並沒有明確寫出「活在你的戰旗下 」,若是按文字直譯,就只是「在你的戰旗下」。
我不否認我在翻譯時,在措辭的選擇上動過私心。究竟是該做個公正的翻譯機,還是冒著曲解原意的風險添加自己的見解。
還是說,當故事確實有著這樣的脈絡下,我該毫不猶豫去傳達這層涵義呢?
我苦惱許久。每次重譯都是。
最後,我決定去實行它。
因為,那是我對故事的理解,也是我最大的心願。
那就是巴恩曾經活過,以狼群一員的身分和夥伴一起活過。
而在最後道別之時,那個身為怨念與憤怒的集合體,總是想著報仇和戰鬥的巴恩,居然關心起別人的健康。
當我看到那段時簡直……這代表巴恩那滿是戾氣的心,在復仇結束後並不是空的。不知何時,他那顆心已被偷偷注入了溫柔。讓這個死者在最後的最後,以一個人性的存在復活了。劇情在最後不僅給了巴恩全新的目標,也救贖了巴恩和身為讀者的我。就像最後的旁白說的那樣,巴恩也從此不朽地活在讀者的記憶中。
最後是總評。
第三卷演技絕讚,無論是角色在絕望情勢下自暴自棄的無謀,民族滅絕的淒涼心境,愛情戲後的羞澀反應,或是敵我王者之間氣度衝撞的對白……我不敢置信這是一般玩家完成的演出,這根本是精心修飾後才有可能呈現出的文學劇情。
與之相較,在那之前我所看過的RPG扮演猶如瓦礫。
GM田中天也著實厲害,居然順著希絲假扮替身救主被擄的演出,安排讓她被敵營魔法師侵蝕心志、洗去信念,讓角色得以一層層地卸下家臣、父命的立場包袱,終能讓希絲以一名女性的身分來面對雷格納姆,最後竟然演變成愛情歡喜大結局。
巴恩為了祭奠同胞帶著拜巴洛斯的屍骸離去時,眾人既沒攔阻也沒有慰留,因為他們理解他,因此只有表達感謝與友誼,而安小小地揮手送別透露角色間微妙的關係變化……他們若不是入戲,就是非常愛演。
然而我覺得這個團有些可惜的地方,便是儘管故事中有著許多頗具魅力的NPC,卻只有拉度獲得有足夠的發揮舞台。儘管是因為與普拉奇亞的政治角力之故才讓拉度登場的機會增多,然而想必還是因為GM有所取捨。畢竟TRPG得以PC為中心進行故事的創作。若是小說的話,想必就能更全面的刻畫每個角色。當然,以PC為中心不代表就是要優遇他們。而是要將聚光燈打在PC們身上,以他們的行動為敘事中心。不過那也要玩家投入扮演才行。
這個故事因為玩家的扮演出現多次高潮,故事進入尾聲時卻很平淡,平淡到讓我感到有些難過,因為平淡代表冒險即將落幕,而平淡才是冒險故事最普遍的結局。
畢竟,人生不就是這樣嗎?高潮終將歸於平淡,而隨著平凡的日子一天天過去,有一天,祭典又會開始的。
就像人的一生。
而我也完成了人生一個重要的約定。
感謝那些願意忍受我粗糙的文筆,觀看這個故事到最後的人,你們就是我翻譯這部replay的初衷。沒有這個初衷我是走不到這一刻的,謝謝你們!
最後僅以我當初看完全系列的感言作結,這也是我衷心的希望。
願這群狼都能獲得幸福——
-
隱約覺得有什麼事沒完成,睡不著之下就起來把自己的文章重看一次。結果發現確實缺漏了一部份。
其實就是個挺個人的延伸感想。
就在這裡另外補上,不插進前文裡了。
故事中提到的問題,若混沌真的因皇帝聖印消滅後,君主是否就應該消失,我覺得答案是肯定的。
就像那些我們所熟知的神話所隱示的,英雄只是自諸神手中接過命運,在人類能自立前替人們披荊斬棘,引領人前行的先驅。當過渡期的階段性任務結束後,人們就該把寄放在英雄肩上的責任和命運收回、並肩扛起。
過度仰賴英雄的人們會將權柄硬塞給某人,期望繼續有英雄替自己領路引導、排除障礙,然而這麼做終將因遇人不淑或英雄的腐化,催生出獨裁壓榨的寄生階級,而後就像一直以來發生的那樣,階級會被打破,然後自願地被重塑,群眾會自己將拯救他們的英雄簇擁上能奴役他們的王座,或強迫地推上斷頭台。
因為正如拜巴洛斯所說的,很多人並不想自己做決定。
當文明陷入困境,寄望天才與英雄是條捷徑,卻也是條回頭路。眾神的時代早已遠去,英雄的時代也當結束。只有當人們願意自己扛下責任,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以更有勇氣的姿態,而非推出英雄或待罪羔羊來面對命運時,平等才會真的來臨。屆時,每個人都會是自己的英雄。
然而為了辨明後果,作出無悔的選擇,人必須懂得思考。
就像民主必須根植於深厚的教育,否則只會重演納粹為世界帶來的慘劇。
所以絕對不要放棄思考。
因為,思考的知性才是人類歷史的鎖鑰、中心和終向。
生命花了幾十億年的時間才演化出思考的知性,要不要使用它、想用它來做些什麼,就全看我們自己了。
-
巴恩!!!!那个名字,那可是大魔王的名字啊!!!! :em006
咳咳。恭喜完结感言,辛勤劳动见证于心,感激无语言表。好的故事需要有好的人来说,才能成为传说。
咳咳。虽然是传统的英雄战记,但英雄的故事永远不会过时,其实也是寄托了人们对于英雄的向往。
这个世界需要英雄(咦,为什么这么耳熟
因为缺乏,所以向往。
作为trpg来说规则只是一个模组(没有看过规则全部无法做出更多评价),pc们根据规则做出的选择才是整个故事的脉络和骨骼。由此来看规则设计方面就留下了足够的扮演接口,加上pc们足够会心在意的选择,骰子恰到好处的配合,书写人就足够烹饪出一道奇妙的英雄史诗了。
而聚光灯为英雄,这也是英雄故事和冒险故事的区别之所。
所以。什么时候你来打开聚光灯呢 :em013
-
巴恩!!!!那个名字,那可是大魔王的名字啊!!!! :em006
咳咳。恭喜完结感言,辛勤劳动见证于心,感激无语言表。好的故事需要有好的人来说,才能成为传说。
咳咳。虽然是传统的英雄战记,但英雄的故事永远不会过时,其实也是寄托了人们对于英雄的向往。
这个世界需要英雄(咦,为什么这么耳熟
因为缺乏,所以向往。
作为trpg来说规则只是一个模组(没有看过规则全部无法做出更多评价),pc们根据规则做出的选择才是整个故事的脉络和骨骼。由此来看规则设计方面就留下了足够的扮演接口,加上pc们足够会心在意的选择,骰子恰到好处的配合,书写人就足够烹饪出一道奇妙的英雄史诗了。
而聚光灯为英雄,这也是英雄故事和冒险故事的区别之所。
所以。什么时候你来打开聚光灯呢 :em013
感謝月夜一直以來的捧場。 :D
現在我確實已經有了幾個點子,但仍在構思相關背景和NPC,所以在我準備好當掌燈人之前,我會向先前提過的那樣先選譯一些雜誌的介紹內容,繼續翻譯基礎規則,然後帶範例模組尋找合適的玩家。最後才會有原創戰役。敬請期待吧!
-
更新【阿托拉丹紀行】 第四回:投影體
之所以先譯這個部分,是因為這篇文章很大程度地擴充了Organon,擺脫了最初規則裡那種「咱們就是要做艦娘」的討厭形象,讓我印象深刻。而後續的擴展書籍也充實了許多兵器以外的Organon特技,讓這個道途型態變成一個充滿運用彈性的引人賣點。後續像中村やにお的《かけだし君主の魔王修業》 (https://www.amazon.co.jp/1/dp/4040705599/ref=tmm_pap_swatch_0?_encoding=UTF8&qid=1479563188&sr=8-1)裡也出現了昭和家電三種神器的Organon。
文中的歐文斯等角色出自柳田真坂樹所著的《グランクレスト・リプレイ ノートリアス 霧覆う魔境の島》 (https://www.amazon.co.jp/dp/404070536X/ref=tmm_pap_swatch_0?_encoding=UTF8&qid=1479562281&sr=8-1)。我只看過官方公開的第一話。基本上第一話的戰鬥挺新穎的,用上了地形限制和迎擊兵器。不過因為好像沒有做完就斷了。所以我也沒打算去看完它。(book-off找不到書白看啊……)
至於文中短劇的歐文斯是NPC的村長。果然哪個男人都年輕過……我是覺得,這個故事很切實地表現出阿托拉丹的居民與未知混沌接觸後的影響。是個值得參考的篇章。
-
關於《伐爾多利亞戰狼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我忘記提,該系列第三卷出版於於2014年11月,實際收錄還要更早。當時原作《戰記》的內容最多只到第三卷,而田中天和玩家們結團時甚至可能還只出版到第二卷。因此巴爾多林德還沒有出現後續劇情那樣的巨變,
當《戰狼記》第二卷雷格納姆組成〈群狼〉時正值五月,時間點為《戰記》第四卷,那時巴爾多林德拒絕了哈盧烏西亞的聯姻提案,對勢力圈內不願從屬也不願合作的斯達克半島下達最後通牒,仍無正面回應下,為殺雞儆猴加速同盟的團結,巴爾多林德於六月上旬揮兵殲滅斯達克半島,以毒氣戰取下難攻不落的要塞,隨後將之委派與北方大國諾德作為其進出南洋的出入口,斯達克半島淪為供應奴隸的殖民地。
當我看到原作關鍵的轉折期時我相當困惑,不知道雷格納姆他們會怎麼做。若〈群狼〉知道巴爾多林德已經變成那樣,雷格納姆他們絕對不會加入大工房同盟,更別提什麼選帝侯了。而當克萊傑家族失去大公爵位的聖印後,拜巴洛斯絕對不可能放掉這個好機會繼續從屬巴爾多林德。而巴爾多林德也不可能放任傑法斯在同盟的勢力圈內擴張添亂,馬上就會揮兵殲滅他們,畢竟《戰狼記》的拜巴洛斯如此強大,大概真的只能靠巴爾多林德騎士團或曉之牙才能扳倒他。
因此世界線已經離散,所以《戰狼記》已經是和本傳分道揚鑣的平行作品,也就不用煩惱這些問題了。
-
雖然想開一次團的模組來物色正式成員,但怎麼看都覺得長篇戰役才能顯示出這個系統的優點……
-
雖然想開一次團的模組來物色正式成員,但怎麼看都覺得長篇戰役才能顯示出這個系統的優點……
恭喜你发现了世界的真理(咦
不过如果没自信的话可以开章节分布式
-
听说这里有个团?!
-
听说这里有个团?!
目前還在籌畫中,估計會先帶範例模組。正式的戰役劇情會在那之後開始。
-
听说这里有个团?!
目前還在籌畫中,估計會先帶範例模組。正式的戰役劇情會在那之後開始。
求带一个!
-
求带一个!
:D
如果屆時你方便的話,求之不得。像你這樣的扮演老手加入,我反而得擔心自己的能力。
-
重新看完15個官方模組,扣除掉鄙視人智商的妖狐,剩下14個不是屬於「不有趣需要改造」、「故事適合長篇冒險」,就是「規則需求多的高級團」,能直接拿來用、使用規則最少、故事又最完整圓滿的竟然是出現飛天戰艦的艦娘團……那些好的模組不玩長團又太可惜。好吧,我得說服自己這只是測試團,不過一次團很難讓玩家體驗國際角力。
-
看你是想单纯的纯粹模组团,还是小型模组团打底的微魔改咯?
而且根据经验,很多团都属于跑着跑着就各种歪线了(咦
-
一陣子前看完《グランクレスト戦記 8 決意の戦場》,一直沒有完整的時間坐下來好好寫一篇感想。這一卷份量很薄,但亮點很多。
(http://i.imgur.com/owZV5ue.jpg)(http://i.imgur.com/xEB5SBt.jpg)
這一卷提歐名正言順地成了阿爾圖克條約的盟主,在一年內解放希斯提那、消滅混沌渦、單挑擊敗米爾沙(雖然是守到他體力用盡)等顯赫功績下,這次當拉席克率先向他獻上聖印時,再也沒有君主反對了。成為盟主的提歐分封領地,也在所有君主的目送下,坐上維拉爾在獨角獸城的王座。向成員明示終結大戰的方向——自連合獨立為中立陣營,與連合協同阻挫同盟,在達到三方戰力均衡下,令連合與同盟得以和談。
過程中提歐的口吻也儼然為諸國領袖,泰然又自信地侃侃而談。他確實沒變,一直都是這樣。讓我驚訝的是拉席克居然也有宮廷禮儀的教養,看來他真的做了很多準備。但他小小的野心已經得到數倍大的報償,恭喜他。
至於提歐和希露卡兩人,如今提歐不只是一方陣營的盟主,他擁有公爵的爵位,是全大陸現有君主中最高的。無論是人心還是體制,他都真的是最接近皇帝聖印的人。
而希露卡也因為她充分發揮自己的智謀,令自己的主君邁向勝利、以英雄之名名聞大陸、從一介見習騎士升到公爵,甚至還成就了自己的戀情。以致希露卡完全成了大學學妹們心中的傳奇。
這次他們兩人宴會後的感情戲表現自然多了。雖然有些煞風景的描寫,不過那是確實該有,不刻意忽略反而真實。而「為了讓一座村莊幸福,就必須讓整座大陸都獲得幸福」這個有如要喚起奇蹟般的偉業,他們真的能做到嗎?還剩兩卷,我開始有些擔心伏筆收不回來了。
在前幾卷由於連合成員們的拖沓和不願面對現實,導致英雄阿爾圖克邊境伯爵維拉爾的犧牲。終於看透連合怠惰無成的北境君主露克雷伯爵庫盧特送走妻兒散盡家財,破釜沉舟舉債雇用大量傭兵,投入大量邪紋使才好不容易將巴爾多林德的主力牽制在北方。若沒有他,條約陣營不可能戰勝米爾沙、得到達塔尼亞、更別說奪回阿爾圖克。甚至連合可能都已經覆滅。
但庫盧特實在隻手難撐,連合成員的袖手旁觀和巴爾多林德的持久戰導致戰爭曠日費時,無力支付積欠的薪餉令軍紀敗壞,使得麾下傭兵化為劫匪。儘管在條約的援軍和資助下暫時解了燃眉之急,但在軍費和協會壓力之下庫盧特終究心急誤判,向巴爾多林德發起決戰而中計兵敗。在炸裂的光箭下連屍體都沒能留存。只餘下聖印破碎後轉化的混沌核……
書中我最不敢相信的是協會居然因滯納還款而拍賣庫盧特的領地和聖印——始祖君主雷昂帶給世人唯一的希望,居然被拿到天秤上與金錢衡量——這顯示協會的高層已經完全忘記了魔法師協會的初衷。逾千年來那些魔法師們到底為什麼要如此犧牲奉獻……尤根.克萊傑是對的,艾拉姆實在太安逸了,必須摧毀一次肥大化的協會才行。
此卷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一鳴驚人的阿萊克希斯,以及幻想詩連合的起源。
阿萊克希斯是個精通詩歌、樂曲、繪畫、雕塑、博弈……集所有藝術與知識之大成的天才,然而因為瑪莉那決意盡快終結亂世、以強勢軍力制壓大陸的做法,不願傷害瑪莉那的阿萊克希斯一味退讓,過於溫柔不願發動戰爭的他在連合君主會議上也給人軟弱無能的印象。他甚至有死在瑪莉那劍下以成就她統一大業心願的想法。
但在提歐訓斥和點破下,他明白就算亂世終結,瑪莉那成為皇帝,她還是會傷痕累累無法幸福。因為瑪莉那其實是為了實現和平而犧牲自己,把她的一切都當成祭品,用抹殺心中的感情去克盡同盟領袖的義務。
這個維拉爾評價極高,卻被世人視為不知世事的貴族青年,即便是國家、和平、協會都無法影響的他,竟然只因為瑪莉那一個人而衝向他最討厭的戰場。隻身出城單騎衝向叛方陣營的阿萊克希斯驚動全國,軍隊火速發兵護駕,也讓周邊所有連合諸侯都動了起來。結果短時間內聚集的軍隊就達到萬名以上的規模。
作為連合名稱由來的幻想詩是西方君主的代表文化。幻想詩會是由其中一名參加者訂定主題,由想到詩文者一句一句輪流接續,所有人共同創作。當感到詩篇已然完成時就鼓掌結束。儘管形式簡單,實際上卻是知性與教養的競賽,此外還需要極高的感性。而幻想詩連合,正是在幻想詩會上結成。這也成了阿萊克希斯對叛方歸降請求的答覆:
「我們不承認背叛者的歸順。速速交上聖印和領地投降,還能饒你一條性命……」
「幻想詩會沒有規則也沒有參加的限制。然而卻要求參加者的自覺與協調性。對於擾亂詩文韻律的吟唱者,作為主持人只能強制令其退去。」
會戰中,神情哀傷的阿萊克希斯完全判若兩人,如同指揮樂隊般根據戰況調整各翼行動,將敵軍玩弄於股掌間。整個戰場對他來說就是一幅巨大的畫布,所有人都是他領班底下的畫匠,而戰爭只是一個殘酷無情的創作主題。確實,既然是精通所有文化精髓的天才,不可能不懂操兵對戰這樣的對局「遊戲」。
儘管這些一開始讀者就都知道了,但故事確實藏得很好。除了戰鬥,他一點都不遜於維拉爾,甚至可能還在他之上。如果他有瑪莉那的個性,這片大陸早就統一了。
做為一個人他實在太過純粹,但做為一個君主他卻毫無疑問是失格的。因為不管對錯,他都只為了那一個人。難怪這一卷如此命名。
水野良也的確厲害,短短幾段文就讓人生動地感受到一個人的特質和才華,不是依靠繁瑣的記述,而是靠行句間的節奏和角色台詞。形象鮮烈的豪傑群雄的確是戰記故事吸引人的地方。
這下連合也開始認真行動了,考量到最後一卷必須收復協會和魔王的伏筆,下一卷大概就會和同盟決戰了。然後本卷的外傳〈觸手魔法師的歸還〉……ライフシリーズ這兩部replay居然被寫進正傳,而且因為地利之故還非常重要,攸關大陸南北縱貫防衛線的成否,討厭的是水野良寫的還很棒……儘管看得出來水野良比較著重ライブ・ファンタジア,但看來我還是得找時間去補完當時看不下去的ライブ・ファクトリー,畢竟兩部replay最後也是交織進行。
補圖。
-
去book-off看了最新一期的漫畫,果然艾依榭拉一出場就一堆胸部和屁股特寫,連希露卡裙底走光的畫面都變多了……畢竟是ヤングアニマル(嘆氣)
至於漫畫版的提歐還是一樣蠢少年一個。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漫畫版的拉席克變更為貼近原作的風格。比起前回,這回他的臉硬生生縮小了三分之一以上,連個性都不一樣了。想必是作畫終於從PV上看到原作風的插畫,或是編輯指導下才將之修正了吧。現在的拉席克已經從原先一臉橫肉的無腦惡棍變成樂天派的爽朗漢子。
-
好不容易忙完放假,本打算用來充實自我的正月返鄉之旅幾乎全花在搬家上了,哼哼……哼嗚嗚,不僅沒怎麼看到書,グランクレスト的短團準備也完全沒動。
接著是慣例的漫畫吐槽。
第一頁就是艾依榭拉秀胸擠乳溝,屬於ヤングアニマル正常能量釋放。
看到傻傻的提歐就很不爽,完全沒有那種開戰後會出現死者的自覺。
接著繪者持續醜化拉席克。
提歐篡奪領地後的初次戰役便是迎擊以討敵大義之名實行擴張的拉席克軍。而這場戰役在希露卡的規劃下並非是尋常的兵員交鋒,也沒有什麼高超的兵術指揮,就只是以兩名超常水平的邪紋使去壓制敵陣、擊殺敵將,以期在最小傷害下收編敵軍的全部兵力,當然也包括聖印和領地。這第一場會戰不是用來體現主角群有多聰明厲害,只是顯示希露卡追求效率的務實。
亞文原是大工房同盟盟主馬提亞斯.克萊傑的侍從,繼承了傳奇人物先代侍從長的邪紋,有可能是全大陸最強的shadow邪紋使。而侍奉主君的shadow中只有具備一定水平的人才會自稱侍從,因此希露卡讓自己和艾依榭拉分別面對拉席克軍的兩翼,而將敵方中軍主力全部交給亞文一個人,就是相信亞文能在敵陣中迅速確實地殺掉敵方大將。
因此的確,一般士兵對亞文來說如同無物,然而拉席克卻比希露卡想的要強上許多。儘管是與另一名普通邪紋使傭兵合作,但一介騎士的拉席克竟能和亞文一直戰到最後,在初卷便可看出拉席克的強悍實力。就像小說中所言,若是直接由提歐對上拉席克,必敗無疑。
原作的拉席克在面對亞文時雖然不敢大意,但知道遇上最糟敵人他可沒有嚇得膽戰心驚,除了接連招架化解亞文的連續攻擊,也不忘向麾下的傭兵下達指示,打算堅守耗到亞文體力用盡無法發動邪紋,漫畫裡卻真的把他畫得平時自信得像沒腦,遇上威脅時又驚恐畏縮。
醜化敵人來凸顯我方角色的帥氣雖然方便,卻愚蠢又令人生厭。 特別是當這敵人後來會成為我方要角時更是如此,還會為故事附加上濃濃的違和感。
而無論多麼危險艱辛的任務都毫無怨言完遂的「工蟻」佩特,在這裡似乎卻只剩下正太屬性,供艾依榭拉調戲用。
關於佩特如何被拉席克看上,在後面故事有著相當明確的敘述。但可能是因為漫畫是基於佩特的觀點來描寫被收為部屬的往事,所以沒有交代詳細的理由。但也有可能單純是繪者畫到哪兒看到哪兒,還沒看到後面的故事。
關於拉席克的契約魔法師莫雷諾……倒是很普通,但感覺和原作有些不同,應該說少了小說中那種小家子氣吧。畢竟目前他的戲分才正要開始,還需要更多觀察。
目前漫畫版所有角色最符合原作的就是艾依榭拉,畢竟艾依榭拉本來……就是那樣。但漫畫又近乎癡女了。如果沒有她這個角色,大概就不會在ヤングアニマル上連載了。
-
コレジャナイ……
傳送門 (https://www.amazon.co.jp/dp/4592147855/ref=cm_sw_r_tw_dp_x_wrdRyb17XEMPJ)
-
回顧最開始的譯文,發現以前的自己有些不算是錯譯的翻譯習慣。看著看著讓現在的我有些疑惑,可能是兩種語言能力的消長所造成。
但原則上我還是傾向保留原始譯文。因此若不是錯字或謬誤,我便不予修改。
等哪天我可能會再修改成更通暢漂亮的形式吧。
-
看了新的ヤングアニマル連載,以下例行性吐槽。
終於連莫雷諾都變成那副臉......作畫的四葉真你就只有這唯一一種畫反派的方法嗎?又不是名偵探柯南。
打鬥的部分沒有忠於原作,然後還畫蛇添足地讓希露卡驚覺提歐更擅長用盾戰鬥……原作根本沒這段,提歐仰賴手甲護盾的戰法是以前流浪時自己摸出來,比這時候要更早。況且從他們奪下領地到拉席克攻來只有七天,光是掌握領地狀況和訓練民兵都不太夠,又不是整天在精神時光屋修練。這是典型戰鬥漫畫出現的主角升級橋段嗎?
還有,漫畫完全省略了莫雷諾與提歐交手時希露卡的嘲諷,讓她變成一個在旁邊驚訝於主角成長的舞台背景。少年戰鬥漫畫很常有的那種……
「快投降吧學長,你被砍中囉」「學長~?」這些台詞雖然只是旁枝末節,可原作正是從這些小地方顯露希露卡這個角色那種得理不饒人又喜歡挖苦對手的個性。
減損人物個性,擅自套用少年漫畫慣例無視原作,只能扣分。
還有,漫畫版的拉席克根本就是百變怪,書名應該改成《皇帝聖印戰記之拉席克的100種樣貌》
先前把它畫成好似愚蠢的肌肉老粗,後來又變成樂天派的爽朗漢子,然後又變成城府深遠的野心家。新內容中他還居然還千里迢迢跑到艾拉姆裝作酒吧的店員,說是要物色自己未來的搭檔,才找上喝悶酒的莫雷諾,WTF!雖然漫畫想將拉席克與莫雷諾解釋成男人友情下的主從關係,然而在追加新故事前,應該要先確立每個人物的性格。拉席克應該是更加純粹的角色。就算是要獨創故事改變人物性格,至少也該統一形象,而不是搞得角色人格分裂或是千面人化。
-
(https://images-na.ssl-images-amazon.com/images/I/91cF1ZntcHL.jpg)
「グランクレスト戦記 9 決戦の刻」 (https://www.amazon.co.jp/%E3%82%B0%E3%83%A9%E3%83%B3%E3%82%AF%E3%83%AC%E3%82%B9%E3%83%88%E6%88%A6%E8%A8%98-9-%E6%B1%BA%E6%88%A6%E3%81%AE%E5%88%BB-%E3%83%95%E3%82%A1%E3%83%B3%E3%82%BF%E3%82%B8%E3%82%A2%E6%96%87%E5%BA%AB-%E6%B0%B4%E9%87%8E/dp/4040708873/ref=sr_1_1?s=books&ie=UTF8&qid=1507734575&sr=1-1)將在10月20日上市。
我覺得自己好像稍微回了一點血。
再來搞團吧。
-
欢迎回来(?
-
欢迎回来(?
先前因腦神經衰弱倒下之後一直都很節制用腦,現在正在設法脫離「上班用盡腦力→假日睡覺→上班用盡腦力」的死循環。
儘管還是沒有順利脫離目前的生活型態,但行有餘力時我還是會繼續規劃開團。
-
欢迎回来(?
先前因腦神經衰弱倒下之後一直都很節制用腦,現在正在設法脫離「上班用盡腦力→假日睡覺→上班用盡腦力」的死循環。
儘管還是沒有順利脫離目前的生活型態,但行有餘力時我還是會繼續規劃開團。
:em003还是优先保证休息为好
-
欢迎回来(?
先前因腦神經衰弱倒下之後一直都很節制用腦,現在正在設法脫離「上班用盡腦力→假日睡覺→上班用盡腦力」的死循環。
儘管還是沒有順利脫離目前的生活型態,但行有餘力時我還是會繼續規劃開團。
:em003还是优先保证休息为好
感謝關切 :)
這陣子切身體會到只要不動腦真的能活得很輕鬆,感覺5年、10年一下就過去了。
難怪很多人都不喜歡思考。
……我還是趕緊來幹點有創造性的活動吧。
-
為了看擱置許久的第九集,最近開始利用通勤時間重看整個系列。
結果拉席克真的有為了尋找未來的魔法師搭檔而到艾拉姆的酒店工作,才結識了莫雷諾……雖然他依舊是那個很討人喜歡的單純漢子而沒有人格分裂,但我確實沒能準確地記住劇情,只記住了角色鮮明的性格特質。
因此在進入新章節之前確實有重新確認故事劇情的需要。
下個月TV版動畫就要上映了,希望能在動畫毀掉一切前再開一次團。
希望我的腦袋挺得住。
-
这段时间是工作忙的很么w
-
这段时间是工作忙的很么w
說忙也不是,倒是真的傷腦,為了寫出比google翻譯還扭捏的八股專利文而耗盡腦力,然後技術文件還會被那些斷言紅外線是可見光的低能官僚退件。
「有兩樣東西可能沒有極限,其一是宇宙的大小,其二是人類的愚蠢。然而前者我無法確定。」真是名言。
總之剩餘的時間我都拿來休息或看病避免用腦,買了PS4也沒什動力玩。至於團……團……誰來給我團啊……
--根本沒有人會開皇帝聖印的團。
還是我自己開吧。
-
:em007 节……
我入手了rule book 1和2,略微看了一下,表示哪怕我要开圣印团,应该也不会完全照着这个规则进行了。有很多可以魔改的地方,大概会更像火纹和梦幻模拟战靠拢。
简而言之就是弱化和砍掉部分不重要的数据交互部分
/me 来自死于加班之人
-
:em007 节……
我入手了rule book 1和2,略微看了一下,表示哪怕我要开圣印团,应该也不会完全照着这个规则进行了。有很多可以魔改的地方,大概会更像火纹和梦幻模拟战靠拢。
简而言之就是弱化和砍掉部分不重要的数据交互部分
/me 来自死于加班之人
這個規則在基礎上與世界觀綁定,所以很難流用至其他非阿托拉丹的背景。
因緣和誓約實際上只是提醒扮演的機制,終究還是需要玩家本身對自己角色的積極投入。
道途特技和魔法建構在固有的世界觀下,抽離描述就會只剩下數據,而魔法還多半與混沌等級綁定。
幾乎沒有受到影響的除了本職特技和天運之外,就是角色建構、戰鬥、以及集團戰鬥的系統。
但那也就削到只剩骨了。
所以若想改造這個規則,大概得重塑6成左右的內容。
所以比起改造這個規則,你還是來跑我開的團吧 :em014
-
重看原作小說的收穫:
出自第三卷第二章:〈進撃〉
エーラムの魔法師協会は君主の爵位に応じ、領地の保有や魔法師との契約を認めているが、それ以外にも職人や機械、魔宝具なども貸与しているのだ。
我怎麼記得先前碰過這個問題 (http://www.goddessfantasy.net/bbs/index.php?topic=75693.msg778909#msg778909):
第四卷第三章:〈攻防〉
それゆえ、余っていた爵位で魔法師協会に対し、魔宝器の貸与を求めたのである。それで得たのが射石砲であった。文字通り、火薬を使いひと抱えもある石弾を発射する大砲である。
第七卷外伝:〈父と娘〉
安定性のある媒質を開発し、液体、気体によるアーティファクトの製造を実現させれば、魔法工房に迎えられるのは確実だろう。
所以アーティファクト……結果水野你自己也沒定下來是吧!
-
看起来像是写到一半才想起来加的设定wwww
-
我個人在翻譯時,若出現片假名拼寫的名稱,一般都會從對譯的先例去推敲原文字彙的可能形式。然後再按照最有可能的原文發音來翻譯,不然就會出現William被譯為威利亞姆、Daniel譯為達尼艾爾之類偏離該語系的詭異譯名。
而關於故事中的地名部分,我一直有個未解的疑問。對於アルトゥーク這個劇情分量很重的地名,卻因為我一直找不到對應的外文字符,無法給出肯定的中文譯名。照著日文拼寫外來語的慣例原則,我大概理出了諸如Alutuk、Arthurk、Altuk、Artuk、Altuque等可能形式,但也會有基於讀音的例外,例如源自其他非拉丁語系(斯拉夫等)的可能。
雖然當時猜測可能是「Arthu-」語源的相關字(德文和英文的發音就大不相同),但我無法肯定,因此就先暫譯為阿爾圖克。
然後在動畫第2集出現地圖的那一幕,我看到對應的地方出現「Altirk」一字。
:wacko:
所以外來語的翻譯才麻煩……以目前來看,奧圖克可能會是比較好的譯名,這同於官方繁中版的譯名。儘管基本上我不信用官方繁中版的翻譯,因為存在譯者個人過度的美感好惡的移入,又過分草率。
總之以後若沒有收到新消息,我會採用奧圖克這個譯名,好處是三個陣營的中文名稱都對齊為5個字,不過日文原文無論是音韻還是字數,本來也沒有這種對齊就是了。
-
《グランクレスト戦記9 決戦の刻》閱畢。
啊啊,讀了一個好故事呢。
最初,只是驚嘆於阿萊克希斯的才能,懾服於海洋王艾利克的恐怖,心想著這段劇情是致敬哪段歷史吧……在預想被故事超越的欣喜下,一頁一頁興奮期待地翻著書頁。
但看著看著,不自覺地,眼淚就止不住了。
好溫暖。
他們三人沒有誰做錯,為了讓世界更好,那些看似衝突的理念其實都是必要的。
而要想拯救傷痕累累的瑪莉娜.克萊傑,阿萊克希斯.杜瑟一個人做不到,提歐.柯納羅一個人也做不到。但兩人一起、所有人一起的話……
那些苦惱、壓抑和決心,都是為了走到這一刻。
真的好溫暖。
我都忘記水野老師最擅長寫這樣的情境,無論是主線還是外傳,最後都會匯聚到一個點--然後所有人一起攜手邁向未來。
而正如第5卷的後記說的,這故事其實遠在瑪莉娜與阿萊克希斯相遇之時就已經展開。
提歐和希露卡,只是把那一度被打斷的時間重新接上罷了。
而隨著故事進入後半,真正的敵人已經浮現。但對方的目的卻似乎不是單純的貪慾或妄執,而是更加撼動世界根基的某樣東西。
無論如何,下一卷都必定會完結。
看了這一卷,再次對那些盡心盡力的魔法師們肅然起敬。
-
昨天實在是太感動了,本想更詳盡的評論故事,但感覺無論自己怎麼切入,都會減損其它初次閱讀的人的樂趣,所以就單純陳述了自己的感想。
縱然今天鼓起幹勁重新回顧小說第九卷,卻終究還是得出一樣的結論。
因此書中留下的諸多名言,以及角色們的選擇,我就不贅言介紹,留給各位讀者自己去見證吧。
那麼換個話題,我來說說先前提過的相關replay作品《グランクレスト・ノートリアス 霧覆う魔境の島》。
這是個PC隨同開拓民們離開紛亂的大陸前往新天地開墾,卻遭遇了投影至此地的佛摩爾巨人族(Fomor),在失去退路的逆境中與之交戰並努力建國的故事。
本故事將舞台抽離較為安全(?)、充滿政治拉鋸的大陸,將之設置於邊境新發現的小島,根據GM所言,這麼做是想將故事的主題聚焦於「重現人類倚靠聖印獲取生存圈」「拚死求生」的緣故。
那麼首先是從帶團的角度來看。
本書中的GM對團的設計相當良好,無論是背景導入、場景解說、教學戰、領地擴張、集團戰鬥到魔境探索都涵蓋在其中。
此外,書中的GM還將各種劇情要素委交由玩家自行決策,例如在有限的回合內,讓玩家探索島嶼,或是訓練期望的兵種,並利用地形障礙與自由架設的構造物(柵欄、繩梯、設置型重弩等)讓玩家構築陣地,準備迎擊霧之巨人。後期也有讓玩家視需求選擇要進攻的關卡路線等作法,當然也有因應玩家提案而追加場景等。
因此,除了劇情的根幹略顯中二此一瑕疵之外,適宜的場景安排、恰到好處的節奏與自由度,以針對初學者及GM的指南來說,這本replay都算是完成度不低的上上之作。只要參考這本書的流程架構,就能規劃出一個內容豐富的短團。
接著是從故事的角度來看。
如同前面所說的,本團劇情的根幹略顯中二,原因正是出於主角之一的君主PC嘉妮特。她是個因過去犯下大量殺戮事件而被協會囚禁的罪人,協會為了替一名少年君主添加戰力而令她從屬於其下。其中一部份的劇情便是要解開當時事件的謎團。
個人並不排斥反英雄,反英雄深具發展潛力也相當多元,但倘若結果都是「基於個性等原因沒解釋清楚而被烙上罪惡標籤的正派人」這類了無新意又或同質性高的膚淺設定,那真的還是算了。
不過無論是為了確立主君的統治權堅持自行要求接受鞭笞刑,還是故事後半要求主君艾利夏為了統帥開拓民而殺死自己,都表現出她對君主有決斷義務的的固執,以及那不迴避責任的個性。因此算是有補救回一點上述劇情的瑕疵。
接著是本團比較無聊的角色,火元素的邪紋使PC杜卡,設定上是個識字不多的傭兵,脾氣浮躁易怒,由於本身能力之故而具有驅散霧氣的效果,也是團隊中對霧之巨人的最強戰力。
他的扮演在整體上雖然稱不上差勁,卻也沒有多少可取之處。除了在戰鬥場面展現自身強大的耍帥生硬之外,擅自添加的傳言也造成劇情上的矛盾(「傳聞『敵我皆殺的嘉妮特』殺光了所有人」那到底誰能把這消息傳出去?),反而是嚇唬村民和法師基諾等搞笑的橋段起到緩衝故事節奏的功勞。個人覺得該角色唯一的發展點,便是有個惦記的妹妹,常常寫信給她,卻因為沒有文才,也不願提到血腥的傭兵營生,總是努力寫出幾句可有可無的話,然後期待著妹妹寄回的長篇近況報告。而之後玩家也真的從信中絕不提工作細節這點,察覺並破除了魔境關卡的幻象矛盾,這點倒是值得嘉許。
這個角色的故事以給妹妹的信開始,也同樣以給妹妹的信作收,這樣的安排相當理所當然之外,也具有「回歸」的效果,熟悉英雄旅程概念的人大概都會心一笑。
然後本團中最棒的兩名PC,其一就是艾爾弗投影體那哈特,設定上,在艾爾弗界持續與佛摩爾族戰鬥的他,與仇敵一同被投影至該島,大意之餘被開拓民的先遣隊俘虜,當巨人來襲時被嘉妮特從獸籠釋放,因而將嘉妮特當作救命恩人(他極度藐視嘉妮特以外的人類)。
儘管最初按照刻板印象將艾爾弗設定為高傲、鄙視其他物種的種族,以致那哈特初期的發言都像是玩家瞎起鬨下刻意而為的拙劣偽裝。但那份傲氣最終轉化為高貴與睿智,在戲劇般的台詞烘托下,後期有關他的扮演都相當詩情畫意。
而也由於這個角色,而得以發展出第二個主題--倘若投影體明白自己只是個複製品,又會作何感想?
在此節譯部分對白作為披露。
此為那哈特與獸人法師齊卡達嚥氣前的對話:
「吾主無法這麼想。那位大人太過憎恨艾爾弗,以致蒙蔽了雙眼。不、或許吾主早已忘了殺伐以外的生存之道。」
「他無法承受自己只是幻影的事實嗎。看來他已陷入迷途。」
「那麼汝又作何感想,艾爾弗?」
「我也一樣。不過是遺留在此地的殘響。」
「……要是能更早將汝之首級獻予吾主,那位大人,或許也就不會陷入如此迷妄之中。」
「……沒有沉默便生不出話語,若無闇影,光輝也無法顯耀。吾等終究是相對的存在。」
「身在此地的吾等不過是駐足的旅人、飄渺的蜃影。失去肉身既不必哀傷,也無須悔恨。吾等只是重歸於虛空」
「睡吧。這些都不過是一夜的幻夢」說著,我收下了混沌核。
這玩家好強,是我就給天運獎勵了。
而至於之後佛摩爾王葛萊斯的台詞,也扣住了這個主題。
「就算是投影體,朕就是朕。朕不願在這種地方消失。原先世界的朕已經為艾爾弗所敗。既然如此,朕若就此倒下,一切就結束了!朕不要!朕要活下去!」
「就算此身僅是幻夢,但此刻我就在這裡,就活在這裡!」
根據本書的GM所言,當時他也沒想到故事會沿著這個層面發展,葛萊斯原本只是個偏執狂,是玩家引出了NPC的個性,塑造了故事深度,GM只是順著脈絡推展。其中的最大功臣毫無疑問是那哈特。
而另一位要角便是魔法師基諾,設定上是個28歲草食系男子、埋頭研究的鍊金術師,故事中,該角色是與嘉妮特有血緣關係的叔叔(雖然魔法師被帶去艾拉姆領養時通常都與原生家庭斷絕關係),他經手醫藥衛生和資源利用等事務,從根底上紮實地為開拓民做出貢獻。但更值得一提的是,這名角色一開始就被玩家自己定位為支援型的丑角。常常沒自信結巴、害怕時腳軟、看到斷肢殘骸就噁心嘔吐,佔上風時卻又狗仗人勢……儘管身為魔法師卻毫無知識菁英的氣息,反而相當平凡,不只為故事提供「一般人」的觀點,也如同唐吉軻德的桑丘般,擔任著團隊中的「搞笑盟友」,是為英勇、嚴肅卻缺乏幽默感的英雄們提供笑料的貴重存在。
基諾的存在,不僅使其他人能無後顧之憂充分發揮,也是替嘉妮特和開拓民破除幻象的關鍵,而正是因為有他在,嘉妮特才擁有了會為她擔心的親人,才能在最後露出放心的笑容,讓死板的她終於也有了些人情味。
故事後記的部分,也和《伐爾多利亞戰狼記》一樣,以關於魔法師的手記著述作收,這種用歷史回顧方式來評價角色奮鬥成果的呈現法,我個人是相當喜歡的。也許是因為這種表現手法,使得前面的篇章感覺更接近歷史記述,增添了真實感之故。
本來,所謂「戰記」,指的就是「戰爭的記述」。
比起《戰狼記》,作為故事本書並沒有給我那樣的震撼,但本書為一卷完結,而《戰狼記》卻有三卷的篇幅可供鋪陳發展。因此客觀上來說,本書的玩家能在僅僅兩次團之間構建這樣的劇情,已是相當可貴。而作為帶團的參考,誠如前文所言,此書相當有參考價值,我也考慮改造一下來用在下一個團。
-
「グランクレストRPG」規則要出電子版囉。
※消息來源※ (https://bookwalker.jp/de6026ebcd-f2a1-4bb1-b17b-55b28b952f8b/?adpcnt=7qM_VskU)
封面還是特裝版(其實就是第5卷的彩頁)
不過我大概會等kindle版出來再購入。
嗯,我還以為出版方已經束之高閣放棄了呢。
所以《戦記データブック》和《上級ルールブック》的errata應該也不遠了吧?
另一個消息,就是小說第10卷的發售日也已經敲定。就在下個月3/20。標題是:
《グランクレスト戦記 10 始祖皇帝テオ》
雖然在第九卷就已知道會是這個結果,但剛剛看到時還是衝擊得讓我感覺心臟似乎停了幾秒。
終於啊……
所以大家就別管動畫了,快去咬米爾沙的屁股……不,是去看小說吧!
還有,同一天也會開始發售由負責執筆小說插畫的深遊所繪製的四格漫畫《グランクレスト戦記どろっぷあうと》。
原本只是深遊在twitter上的惡搞,然後真的開始連載,現在也要出書了。
-
想去。
https://www.kinokuniya.co.jp/c/store/Shinjuku-Main-Store/20180302100003.html
(https://www.kinokuniya.co.jp/c/store/Shinjuku-Main-Store/20180302100003.html)
-
上次只能看活動宣傳頁面上的小圖,這次有大圖了!
(https://images-na.ssl-images-amazon.com/images/I/91iR074gWNL.jpg)
從相遇那天算來也過了三年有餘,如今他們倆人長相都更成熟了些。
其實從後半卷數的插畫就可看出年輕角色們的樣貌有在慢慢變化,不只是處於成長期的提歐和希露卡、狼人姊妹和普莉希菈,甚至連艾依榭菈都脫去了餘下的那點稚氣。
細心注意到這點而下筆的深遊確實幹的好。
三年的冒險就要在這卷劃上句點,從圖片背景來看,大概要在艾拉姆辦兩場婚禮吧。
三年前中斷的那一場,還有為這兩人追加的一場。
居然還有9天發售……等我拿到實體書時都大概是月底了!
……我還是先來翻譯和寫稿好了。
差點忘了說,根據水野老師在twitter上表示,將會有收錄始祖君主雷昂故事的外傳發售。
所以我為開團準備的極大混沌時代的設定將可能會作廢……真是快樂的煩惱。
-
好極了,沒跟到動畫第一季最後一集。所以不知道維拉爾究竟有沒有像原作一樣用劈落之印擊碎光之重弩的集束射擊呢……
小說第10卷於今日發售,電子版也已經發布取得,不過偏好紙頁的我還是會耐心等實體版送達再開卷閱讀。
根據水野老師在twitter上表示,目前ドラゴンマガジン正在連載大工房同盟發起人「鐵血伯爵」尤根.克萊傑的外傳。
這人不只建立了當時少見的法律本位統治,削弱協會,改變了整個阿托拉丹的戰爭型態,還帶來了「革命」這種嶄新的概念。
書中不只一次透過各角色提到這人的獨特之處,一直暗示他可能是來自異界的投影體(感覺就是地球人,可投影體應該不能繼承聖印)
而維拉爾的父親呂西安.康斯坦斯也會出場。關於尤根這號人物、以及呂西安當初背叛的理由,想必都會在新的故事中解釋清楚。
到時應該會和其他故事一同收錄在外傳中。
希望會有很多卷外傳。 :em003
-
:em003 你自己也可以试着写外传嘛
-
:em003 你自己也可以试着写外传嘛
:em003是有在寫。
其實每一個團都是外傳。
波瀾壯闊的劇情、扣人心弦的扮演……每一次跑團,我們TRPG玩家都在嘗試寫下特定世界背景下的外傳。
對此,我們是絕對不會後悔的。
-
書到啦!
《グランクレスト戦記 10 始祖皇帝テオ》&《グランクレスト戦記どろっぷあうと》!
(https://i.imgur.com/RU8VR5O.jpg)
由於小說書皮背面的提要有嚴重劇透,所以就不放上來了。
儘管在網上也是查得到,這邊還是姑且保留免得誤傷其他讀者。
等到做好心理準備,我才會打開小說。
在那之前倒是可以靠右邊那本搞笑漫畫紓解壓力。
追記:
不行了,漫畫我才看三頁就笑噴了!
單單的四格漫畫就鮮活(應該說強烈)地呈現出各角色的性格,尤其是艾依榭菈實在太胡鬧,剛好切合搞笑漫畫。
這些的生活互動沒辦法在嚴肅的小說中花費篇幅描寫,透過派生作品就不必擔心會影響故事的基調。況且這種惡搞的漫畫反而更能凸顯人物關係。
這漫畫實在有趣,當初有下單購買真是太好了。
-
好像不错啊……看得懂日语真让人羡慕x
-
好像不错啊……看得懂日语真让人羡慕x
網路上的一些書籍宣傳頁有稍微披露一點內容,不過多是擷取上半段或下半段的圖,所以不推薦看。
因為四格漫畫有個「起承轉結」的結構,往往得經過前面三格的鋪墊,最後的「オチ」才會有爆炸性的"笑"果。
因此若只看部分是笑不太出來的。
這漫畫裡連每段的標題都是搞笑材料。
-
好像不错啊……看得懂日语真让人羡慕x
網路上的一些書籍宣傳頁有稍微披露一點內容,不過多是擷取上半段或下半段的圖,所以不推薦看。
因為四格漫畫有個「起承轉結」的結構,往往得經過前面三格的鋪墊,最後的「オチ」才會有爆炸性的"笑"果。
因此若只看部分是笑不太出來的。
這漫畫裡連每段的標題都是搞笑材料。
:em002
-
windows更新後,本人電腦再度發生網頁無法顯示楷體、宋體等其他非標準字型的問題。
稍微爬文嘗試幾年前徵詢高手時的解決方法,卻依舊無解。
於是決定暫時放置這問題,然而1天過後又自己恢復正常了。
看來是windows例行性更新時的不定期bug。
-
沒想到上一次留言已是半年前,此篇姑且算是生存報告吧。
這次主要是關於外傳《グランクレスト戦記DO 英雄の系譜》的感想文。
雖然就連較遲問世的電子版都早以發布也已購入,但習慣接觸紙本的我還是等到終於在上月初買到實體本,並立即閱畢。
不過由於常常陷在加班地獄,再加上感想冗長零散、頗難彙整,時至今日才終於能放上該書第一章的感想。
日後會再放上後兩章的感想。
本書書名《グランクレスト戦記DO 英雄の系譜》,DO應該是指ドロップアウト(dropout),可引申為外傳、斷章或軼聞。
而本書份量不算多,內容分為三大部分:始祖君主雷昂篇、鐵血伯爵尤根篇、教祖埃內斯托篇。
這三章基本上是由成為皇妃的希露卡,在公務之餘透過翻查協會的記錄,以及聽取相關人士的口述而揭密的往事。
以下感想內容帶有嚴重劇透,對原書有興趣的讀者還請斟酌。
=================================
先說清楚,後面兩篇除了少數美中不足之處,我個人是相當喜歡的,但唯獨這第一章除外。
第1章〈始祖君主的傳說〉
首先,第一章是描寫始祖君主雷昂在極大混沌期,以「光之邪紋使」的身分前往參加人類最大聚落.艾拉姆所策畫的異寒氣候對策——魔狼芬里爾討伐戰的故事……
……慢著,這故事根本完全跟原先的設定脫節啊!艾拉姆不是雷昂用聖印淨化魔境.龍之巢後才建立的城市嗎?水野老師你倒是記得自己當初做設定時寫了什麼啊。這簡直跟《羅德斯島戰記》裡帕恩母親一下生一下死的狀況有得比啊。
總之,按照希露卡的說法,後世廣為流傳的故事可能並非史實(作者推翻原先設定的藉口)繼續讀下去……
面對不斷擴張的高原冰河,艾拉姆召集大陸各地的頂尖魔法師與邪紋使,對棲身高原的芬里爾發起決戰。受邀者包括來自奧圖克的白魔女和狼人(怕死的吸血鬼王迪米特當然沒來),達塔尼亞的聖火教巫女,還有多次消滅極大級投影體經驗的雷昂。
決戰前夜,雷昂眾人在艾拉姆中某個塞得下近百人的酒館開起戰前宴。眾人結識,談話中論及雷昂的出身、光之邪紋的來歷、魔女與狼人,並接觸最重要的角色——聖火教巫女艾絲蒂兒,從聖火教的預言窺見皇帝聖印的出現與平定混沌後的未來。
翌日,眾人引導芬里爾至精心準備的結界蓋爾迦(Gelgja,北歐神話中拴住芬里爾的鏈型腳鐐)方陣,再用射石炮與光線鏡圍攻,但方陣立即被掙脫,射石砲與光線鏡也無法擊中靈活的芬里爾,消耗過後盡皆毀壞停擺,維持方陣的魔法師也死傷無數,方陣只能解除。之後眾人展開了以雷昂吸引魔狼攻擊,由眾人圍攻的戰鬥。
然而在魔狼強韌的毛皮下,眾人的攻擊頂多留下皮外傷,無計可施下,白魔女希蓓爾以自殺式的掃帚星魔法擊瞎芬里爾一眼,狼人托蘭也在一寸法師式的特攻下殺傷魔狼口腔後被咬成碎片。但芬里爾僅負傷疲累,性命無虞。
最後,艾絲蒂爾在自焚下以氣化自身召喚出巨大的火柱「業火」,令芬里爾深陷融雪之中,雷昂再趁隙用「絕對的劍」將之斬殺。
好極了,終於交代完了,以下慢慢來評論小說的內容,極大部分都是不滿之處:
首先,是器物水平方面:
本章中,艾拉姆召集全大陸的高手,還在作戰會議時用混沌儀傳送雪原芬里爾的影像至大講堂……
這個時代溝通聯絡這麼方便啊,現代魔法師的混沌儀通信網已經做出來啦?可以召集大陸各地的人。
文中寫明不只聲音、連影像傳輸也能做到(二擇一),方便如後者在千餘年後的《戰記》本傳中一次也沒出現過啊。
然後從故事的描述看來,艾拉姆極為繁榮,還安全到有餘閒戰力可以派遣魔法師到各地支援。
此外,艾拉姆似乎有相當程度的產出剩餘,還有能力生產先進武器的射石炮與光線鏡,
完全看不出那是個混沌肆虐、毫無道理可言,只能竭力與魔物爭奪生存圈的危險時代。
就我個人的推想,那時肯定會是更加落後野蠻的混沌時代。即便衰退到部落社會也不足為奇。
不,我想除了少數由投影體神祇庇護的區域之外,就算能夠存在人類社群,應該都會是部落規模的社會吧。
可以想見由魔法師與邪紋使守護的村落集團。
突然爆炸的篝火、瞬間腐敗的食物、隨機偏向的重力、無故沸騰的水……在這種充滿虐人BUG的世界舞台,能保住理智圖求生存都需要莫大的勇氣吧?想必光是維持生活基盤得就得竭盡全力,遑論大型的建築、充裕的物資、複雜的工藝。然而在這前傳中,除了沒有像樣的防具、華美的服裝、金碧輝煌的裝飾之外,雷昂在世時所呈現的生活觸感,似乎與提歐所處的時代相去無幾。
足供近百人徹夜痛飲的葡萄酒……誠然,在沒有淨水技術前,酒確實比水安全,這份奢侈也可以視為艾拉姆向眾勇者致敬所獻上的「最後的晚餐」。
但偏偏是葡萄酒。
葡萄的栽培極耗人工,保存也不易,就算製成葡萄乾,也不適合當作維生的主食。
這種顯然為文明發展指標之一的作物,卻在這個時期就有相當程度的產量,
艾拉姆的魔法師們可能整天在泡在葡萄園降低混沌濃度。
如果這城市有能夠無限增生五餅二魚的投影體也就算了,但我沒看到彌賽亞,或許艾拉姆有促進作物生長或量產有機物的邪紋使,或是保管了投影來的神靈大釜,可直接增殖麵粉、酒水、帶骨肉等……慢著,為什麼我得替這像是不謹慎的設定誤失辯護不可?
再來,關於混沌災害的部分:
本篇雖然透過酒宴時的角色對談意圖深化極大混沌期的世界觀,卻絲毫沒有提到上述此類危險的突發現象,就連雷昂出身地附近的魔境「奈落之瞳」也只提到會固定噴出混沌核,可當作成年禮的致命挑戰去取,沒人管就會投影出怪物。
……只有怪物嗎?我還以為會有火山碎屑流或蝸牛化彩虹之類的。
搞得我都開始認為原來所謂的極大混沌期不過只是魔物獵人的世界嗎?除了投影出強大魔物的機率高些以外,現象類型的混沌災害似乎沒有更頻繁。就算有也筆墨未及,看不出來。
然後是劇情部分:
本章的描寫相當粗糙,很難想像出自同一作者之手。至少只有重點部分也好,希望描寫的筆觸能夠更細緻些,無論是雷昂獲得聖印的經過、結界蓋爾迦方陣的發動,還是作戰前期中角色的行動等,都只有寥寥幾筆帶過。
就連艾絲蒂兒以自燃為代價才召喚出的「業火」,也只有一句交代,讓芬里爾身陷雪堆好讓「絕對的劍」命中。
「喔出現了一個火柱,被噴到的狼兒哀嚎跳啊跳,就埋進雪裡了耶,快砍!」,這感覺……
真有打算留給讀者想像畫面的材料嗎?
還是只是草草交代自己腦中的構想,麻煩的描寫能省則省?
似乎聞得到從第十卷中盤延續過來的趕工味。
然後在作戰中,當結界解體後,非要等到射石砲和光線鏡都壞得差不多,先前維持結界的魔法師們也已傷亡慘烈時,雷昂才要頂上去吸引芬里爾,一眾邪紋使才要上前參戰。之後,雷昂又想把已經能自由亂跑的魔狼引回解體的結界,用閃光刃解決。叫米凱羅自己一個人負責啟動方陣。
……他們到底在幹嘛?
作戰之前指揮官居然沒有先掌握手上的戰力,而一群魔法師合力才構築出的結界,要米凱羅自己搞定也太強人所難了。如果他一人搞得定,那一開始就該加上他把結界弄強一點。
從這個作戰看到什麼?
戰力的漸次投入,兵法的大忌。
而且還兩次。
MD智障。
最後是角色部分:
首先是投影體的妖精女王蒂塔尼亞(自稱公主,表示妖精王奧伯隆還只是未婚夫,況且也不在這裡),儘管在開頭與雷昂的互動「尚可稱有趣」,但實際上卻僅止於向主角和讀者獻媚的廢萌工具,附加淫亂特徵的完美情人屬性,供主角交配到天亮。
在芬里爾討伐戰提到她用魔法強化雷昂,但實際上毫無重要的台詞與場景,劇末甚至還成了氣氛毀滅者。
相形之下,犧牲自己的白魔女希蓓爾和聖火教巫女艾絲蒂兒都更有主角像,不過後者向雷昂許下了終結混沌時代的心願,因此就對故事的影響程度而言應該還是後者勝出吧。
再來是魔法師的領袖米凱羅,當我看到米凱羅是名老者時我頗為意外,畢竟考量到自由騎士團與魔法師協會等中長期發展,在個人預想中他應該會是個好青年,但這樣的組合也不錯,彷彿拔出神劍的年輕少年王與伴隨左右的老巫師。正當我滿心期待這米凱羅會是如何成熟睿智的長者時,故事中的他卻只是個胸懷潘朵拉遺言而惴惴不安的老人。儘管策畫了佈下困縛芬里爾的蓋爾迦方陣,再動用射石炮與光線鏡圍攻的計畫,然而文中卻沒有多少實際的行動與發言。
故事的起頭寫到這是始祖君主雷昂與大魔法師米凱羅的故事,但米凱羅根本就只是用來帶出潘朵拉組織黑幕的NPC。
什麼大魔法師啊,不但沒使出什麼魔法,又決策錯誤,最後還被艾絲蒂兒論破,只能用靜動魔法送人去自焚,而且還一邊擔心聖印導致的未來想順便做掉雷昂……想要他死就該早點推他到大狼狗嘴邊啊。
就算故事需要一個反派而推出米凱羅,這反派也毫無魅力可言。
而本章唯一的威脅.芬里爾也變成毫無知性的原始野獸,不若本來北歐神話中那會思考、言語,帶著復仇恨意的魔物。
最後就是雷昂。
作者給了雷昂能擋下任何攻擊的「無敵的盾」(光盾之印+城塞之印)、僅存瞬間但能破斷一切混沌的「絕對的劍」(閃光刃之印+裂界刃之印),即便是舊瘡疤痕都能完美復原的治癒力(救難之印+快癒之印+賦活之印)……據說是綜合各君主道途能力的萬能聖印。
水野老師在後記裡寫道說自己寫了符合現代作風的開掛型主角……雖說努力跟上時代潮流與適應新世代讀者偏好的態度值得評價,但這種東西根本沒啥好跟風學習,反而要是為此讓角色失去人格魅力,就一點意義都沒有了。
身為其中之一,我想這個系列的書迷們所期待的,應該都是希望從故事窺見始祖君主的領袖魅力、就算不能目睹自由騎士的誕生,至少也要見證雷昂如何成為希望的道標,帶領人們邁向秩序的未來。理解聖印如何乘載著他與跟隨者們的意志,傳承至後世。
然而這短篇中的雷昂卻毫無英雄性可言,除了強悍,也就只有強悍而已。
看完這章前傳,我還是對雷昂沒有多少了解,他究竟是抱著什麼樣心情,踏上這條路。
而人類最初的聖印,也僅止於作為威能的來源與象徵主角的符號。
為何當初將手伸向混沌核的雷昂,所轉化出的不是邪紋而是聖印?
就算他的願望是獲得消滅世上所有混沌的強悍,但依舊欠缺一個有說服力的故事,一個達成如此偉業的意志泉源,一個誓願的理由與契機。
什麼也沒說,使得這一切就像單純的運氣。
難以說服讀者、故事中的角色,可能連作者自己也說服不了。
在TRPG的設定中,聖印與誓約、角色的意志展現上有著不小的牽連。天運的取得與讓渡、戰旗的顯現與喪失……TRPG企圖透過系統與設定上的機制去鼓勵玩家扮演,並一再建議GM對於積極形塑英雄性的扮演給予獎勵,使得故事與角色都能圓滿。
這是個塑造英雄的遊戲。
然而這章前傳中,卻絲毫不見這種精神。
▶結論:這第一章令我非常地不滿意,除了空泛的份量(儘管占全書三分之一,密度卻……)、描寫的匱乏、角色的平薄,主題的不在……全都讓人質疑本章的意義。若不是在卷頭看到深遊筆下尤根、呂西安和埃內斯托的插畫,讓我對後半的故事懷抱期待,否則看完第一章當下就想把書扔進垃圾桶。
若至少有等同本傳第二卷狼人女王力戰巴爾多林德騎士時的筆力、外傳〈艾拉姆之戀〉時的細節描寫,或是第九卷時的情緒鋪陳,那或許會頗有看頭,但單就這章而言,實在很難看出亮點何在。
另外,在原設定中,雷昂的夥伴應該還包括他的劍術師傅邪紋使道尼,然而本書中卻從未提及。
結果,原設定中的雷昂隊友不是人間蒸發就是宛若空氣,毫無亮眼表現,反而是新角色搶走了光彩。
這些點,在在都讓人感受不到作者的幹勁,或許這時水野老師還沉浸在動畫版毀滅性的失敗餘韻裡,
或許正因為如此,感覺就連深遊在這章的內頁插畫也無從著力而顯得空泛(對比後面兩章的插畫,應該不難看出)。
在英雄的系譜上,從源頭的雷昂、閃光一樣的尤根,直到集大成的提歐。我原以為終於可以窺見希望的燈火是如何被點燃,至少我是這麼滿心期待。
然而使命便是補足這最初原點的本章,卻搞得不知意義何在。
這如此重要的開端,英雄系譜的肇始與根源,居然如此空洞、乏味。
實在太浪費了。
-
还行(远目
我也进入了社畜生活每天疯狂加班(趴
-
还行(远目
我也进入了社畜生活每天疯狂加班(趴
「嬉しいのかよ、満足なのかよ…!誰が…誰が喜ぶんだよォ!うわああああああああ!」
(↑加班完的假日看到這前傳的反應)
-
妙哇wwww
-
想到昨天刚在白鸟士郎在给相乐总新书后记里写这年头作家越来越不好混,照着流行题材写都难卖……时代真的是变了啊……
-
又开工了呢,辛苦了www
-
又开工了呢,辛苦了www
沒有多少內容,文句也不難,是不算辛苦啦。
不過居然有老玩家光顧,除了開心,也小有壓力。
雖然現在什麼還都不能說,但我想應該不會很遠了。
-
虽然一直匿着但是好像突然发现了些关键的东西(
-
=w=
-
这是年后团年会吗 :em003
辛苦的日子和欢乐的日子总是交织在一起呢
-
[瑟瑟發抖]
/me 舉起了一塊可能撲殺自己的石頭。
-
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