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 2025-01-10, 周五 23:36:33 »
“嘟。嘟。嘟。嘟。嘟。”
“您拨打的号码是空号,请核对后再拨。”
1981年1月20日
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对苏联采取强硬立场,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并加大军备竞赛力度。他将苏联称为"邪恶帝国",致力于通过经济和军事压力削弱其影响力。
1981年至1983年
北约对苏联展开一系列军事施压行动
1981年,由83艘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挪威船只组成的舰队,在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带领下,成功避开苏联雷达和间谍卫星的侦测,穿过格陵兰岛-冰岛-英国(GIUK)间隙,抵达科拉半岛。美国轰炸机更是频繁逼近苏联领空边界,在最后时刻转向返回,每周多达数次。
1981年5月
苏联启动瑞安行动。在一次克格勃高级官员与苏联领导人的闭门会议上,总书记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和克格勃主席尤里·安德罗波夫明确宣称,美国正在筹划对苏联发动秘密核打击。为应对这一威胁,克格勃和格鲁乌随即开展了苏联和平时期规模最大的情报收集行动,四处搜寻任何可能佐证美国即将发动袭击的证据。
1982年6月8日
里根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宫华丽的皇家美术馆发表演说:"我现在所描述的是一个长期的计划和希望,自由与民主的进程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扫入历史的垃圾堆。"
1983年4月
美国太平洋舰队展开舰队Ex83-1演习,这是北太平洋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舰队演习。美国军舰和飞机从阿留申群岛逆时针向堪察加半岛推进,意在刺激苏联做出反应。4月4日,来自企业号和中途岛号的至少六架美国海军F-14雄猫战斗机飞越千岛群岛的泽莱尼岛苏联军事基地,实施模拟轰炸。苏联随即发表正式外交抗议书,指责美国多次侵犯苏联领空。
1983年9月1日
大韩航空007号航班偏离航线,进入苏联领空。在通讯失败且四次空射警告无效后,遭苏联军机击落,机上全部乘客与机组人员遇难。
1983年9月26日
苏联轨道导弹预警系统报告美国发射了五枚弹道导弹。值班军官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罗夫中校判定这是计算机误报,他认为美国若要发动核打击,必然会同时发射数千枚而非区区几枚导弹。随后的调查显示,该系统确实发生了故障,误报是由于卫星轨道下方高空云层上的阳光罕见排列而引起的。
1983年10月23日
美军在黎巴嫩的军事基地遭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241名美军当场阵亡。美国本土随即进入建国以来首次一级戒备状态。
1983年10月25日
美军未经知会便入侵英联邦国家格拉纳达,激怒英国。两国随即展开多轮密集外交交涉。
1983年10月至11月
北约在西欧部署108枚潘兴II导弹。这些导弹发射后四至六分钟即可抵达苏联西部目标,十分钟内便可到达莫斯科。
此刻是1983年10月26日。
美苏关系空前紧张。足以毁灭人类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只需一念之差便会轰然落下。
维也纳,哈布斯堡家族曾经的王冠,奥地利,如今这被美国与苏联释放的永久中立国的首都,间谍活动与情报交易往来不息。
就在这危急时刻,维也纳的一名克格勃特工总管——同时也是一名洁净派恶魔——神秘失踪。
末日时钟滴答作响,指针逼近午夜。
« 上次编辑: 2025-01-10, 周五 23:48:53 由 未确定进行时腔棘鱼 »

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