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镇简介 十镇的建立并非一日之功。短短四个世纪之前,这一带还是一处贫瘠荒凉之地;很快,移民从费伦的四面八方前来,到此避世或寻求冒险,并在现在布林山德城所在位置上的一座小山丘上建立了一所贸易站。接着,在都尔登湖、迪尼夏湖和红水湖的岸边,一个接一个的定居点建立了起来。兽人和其他怪物不断威胁着湖边的定居点,迫使防守薄弱的湖边城镇定居点将布林山德城从一个不起眼的山顶贸易站建成了一个有城墙的城镇,以便在最糟糕的情况出现时,它依然能够保卫所有的十镇居民。
冰风谷内是一片荒芜的不毛之地,因此,十镇的木材大多都是从世界之脊的山坡上或独林的深处砍伐而来。十镇的建筑石材则在凯恩巨锥附近的丘陵、山谷内开采。为了防止大雪在屋顶堆积,房屋顶棚都设计的非常陡。大多数城镇都有其发源地文化的痕迹,在房子、雕像和其他一些建筑上,都能发现这些移民文化的痕迹。例如,蜜酒镇老建筑上面雕刻着的那些恐龙时刻提醒着人们,这镇子最早的定居者大都是楚尔特人。
除布林山德城之外,其他的九个城镇都建在三个大湖的岸边。最深的都尔登湖中生存着硬头鳟的最大种群;最浅的红水湖在冬天最易封冻,这让捕鱼在那里变得非常困难;迪尼夏湖迎着从东面的雷格德冰川吹来的最猛烈的寒风,因此成为了最汹涌的水域。即使在最冷的冬天,这些湖底的小热泉也能保证三大湖不至于完全结冰。
十镇的渔船都非常简单朴素。最小的船是划艇和单桅帆船,它们需要被小心操纵以避免翻船;较大的双桅船和单甲板龙骨船能更好的驾驭风浪。这些渔船悬挂着他们所属城镇的旗帜,他们捕到的鱼不是某个渔民所私有的,而是要供应给自己的城镇。当厚冰封住湖面时,大多数渔民都会呆在家里,但最具有奉献精神或者最孤注一掷的渔民会在冰上凿洞,把鱼线吊下去,希望以此能吸引到那些饥饿的硬头鳟。
十镇居民在非工作时间都会选择待在家里,因为外面冷得可怕。这让每一个城镇定居点都如死一般寂静。居民们通常都穿着一层又一层的羊毛大衣,外面还要裹上一件厚厚的毛皮斗篷,好抵抗永冬的寒冷。大多数在户外冒险的人也都会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人们从远处几乎辨认不出对方。而且他们也不会在户外站很长时间,以免让寒风把他们全身穿透。
“冰霜少女”欧吕尔的冬日魔咒让十镇人口越来越少,并加剧了多年以来一直在酝酿在十镇之间的竞争,随着对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邻镇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如果不断增长的“部落主义”继续威胁到十镇的公共利益,那么十镇联盟就将无法再维持下去。
发言人议会。这是十镇联盟最重要的机构。每个城镇在选举自己的领袖(发言人)时,都有着自己单独的一套选举方案。十镇发言人会议在布林山德城的议会大厅定期举行,频率为夏季每月一次、冬季每三个月一次,以解决十镇的共同问题和镇子之间的争端为目的。在发言人议会上,各镇发言人的每一句发言都代表着自己城镇的利益。
三雪花评分 以下内容采取“三雪花”评分系统,以便快速区分十镇地区的不同城镇。每个城镇都根据它的友好程度、所提供的服务和舒适度得到了相应的评分,雪花越多,对应维度的评分越高。
友善。总的来说,有三片雪花的城镇,居民都很友好且乐于助人。相反,一片雪花的小镇则充满了冷漠、不友好的人。而在两片雪花的小镇,这两种人都有。
服务。一个评分为三片雪花的小镇,是角色们最有可能找到他们所需服务的地方。两片雪花的小镇,角色们的选择要少得多。而在一片雪花的小镇里,角色们将很难得到任何服务。
舒适。在评分为三片雪花的小镇里,角色们可以找到体面的食物和饮品,还有一张温暖的床铺。两片雪花的小镇,可能有一间小酒馆,外加一间有着透风房间的客栈。而只有一片雪花的小镇,可能只有一间寒冷的小棚子或阁楼间,角色们可以在此过夜,仅此而已。
布理门镇 Bremen友善:❄️❄️❄️
服务:❄️
舒适:❄️❄️
布里门镇,这座由矮人探矿者建立起的宁静小镇坐落于尚加恩河河口旁的都尔登湖西岸。布里门镇的港口已经结冰,当地的渔夫们只能在让船入湖之前将它们拖过冰面。缺少船只的访客只能从基本结冰的湖面上来到布理门镇。在晴天,从镇子的码头上可以望见塔尔戈斯、塔马兰和独林镇。
如果说欧吕尔的无尽长冬带来了什么好处的话,那么自然是布理门镇那些吃苦耐劳的镇民们终于可以从初夏季节性的洪涝中幸免于难了。但是,在漫长的夜晚,冰冷的空气和呼啸的暴雪可绝不会提供什么舒适感,绝对不会。
人口:约150人,以矮人为主。
领袖:布理门镇的发言人为盾矮人多布格鲁夫·岩痕。
民兵:布理门镇可以召集起25名士兵和2名老兵。
盾徽:白盾上的金色圆圈,圆圈下方一条蓝带向左延伸,在右方则有一个耀眼的蓝色三角形。金色的圆圈象征了本地洪水过后那些被发现的宝藏,蓝色长条对应尚加恩河,蓝色的三角形代表了都尔登山,白盾则象征着白雪。
交通:大雪掩盖了那条从布理门镇通往塔尔歌斯的小径。关于从布理门镇出发前往其他地点的具体用时,可参考下文
交通部分。
布林山德 Bryn Shander友善:❄️❄️❄️
服务:❄️❄️❄️
舒适:❄️❄️❄️
大多数外来者到冰风谷的第一站就是布林山德城。这是一座有围墙的小镇子,坐落在一座寒冷孤寂、狂风肆虐的山丘之上。狭窄的街道上空到处悬挂着灯笼,它们在寒风中摇曳,也算是这座单调的城市中一道闪亮的风景线了。
这个聚集地里亲切和热情的气氛在已经在永恒之凇中逐渐消弭了。欧吕尔严酷的寒冬大大减少了前往布林山德的旅人数量,同时侵蚀着当地人的善意与幽默感,当地的贸易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即使如此,在冰风谷中,你再也找不到比这里更适合消费和过夜的地方了。
人口:约1200人,以人类为主。
领袖:布林山德的发言人为贵族杜弗萨·谢恩,尽管相对来说他很年轻,但他依然是发言人委员会的主席,同时也是布林山德市民的代表;负责统辖布林山德民兵团的则是治安官马卡汉姆·索斯威尔。
民兵:布林山德可以召集250名士兵和20名老兵。
盾徽:白色的原野之上,金色的小麦立在上方,小麦两旁是黑色的鹿角。这象征着布林山德在广阔的冰雪苔原上的力量与繁荣。
交通:布林山德与东流亡地通过东边被雪掩盖的道路连接。此外,布林山德还有通往凯尔内瓦、蜜酒镇、塔尔歌斯和塔马兰的雪道。关于从布林山德出发前往其他地点的具体用时,可参考下文
交通部分。
凯尔内瓦 Caer-Dineval友善:❄️❄️
服务:❄️
舒适:❄️
在过去的几百年之中,要想前去凯尔内瓦,只能经由迪尼夏湖的石岸一路前行。几小时的路程之后,如果旅行者们发现地平面上出现了一座俯瞰迪尼夏湖的小城堡,那么他们就找到正确的地方了。小镇“凯尔”也因这座城堡而得名,想要更便捷的到达凯尔内瓦也有办法。从东流亡地有一艘驶向凯尔镇的渡轮(东流亡地至凯尔内瓦/凯尔柯尼),可以让商人和旅行者不再受长途跋涉之苦。
然而,这条渡轮却在两个月前停了下来,凯尔双镇与其余八镇的联系只能通过艰难的陆路交通保持。凯尔内瓦的居民对东流亡地的这一举动非常愤怒:渡轮停止,蜜酒镇的蜜酒无法送达,酒馆的酒窖也因此干涸;祸不单行,小镇的港口结上了冰,而小镇的发言人坎奥克·西瓦已经卧床不起。显然他病得太重了,以至于都无法公开露面去向发言人议会提议让东流亡地的渡轮重新运行。
人口:约100人,以人类为主。
领袖:凯尔内瓦的发言人为坎奥克·西瓦。在其他人口中,他是一个大喊大叫、咋咋呼呼、通过表演技巧来表达自己观点的恶霸。据说他已经病倒了好几个月,现在很少公开露面了。
民兵:凯尔内瓦可以召集25名士兵和2名老兵。
盾徽:在深蓝色的田野上有一座城堡眺望塔(三个城垛,两扇窗户),塔下有一条红色的鱼。这代表着小镇的警惕性、港口城市属性以及捕鱼的传统。
交通:一条被雪掩盖的小路可以从凯尔内瓦通向东流亡地,其余两条路则分别通往凯尔柯尼和蜜酒镇。同时,凯尔内瓦通过雪道与布林山德联通。关于从凯尔内瓦出发前往其他地点的具体用时,可参考下文
交通部分。
凯尔柯尼 Caer-Konig友善:❄️❄️
服务:❄️❄️❄️
舒适:❄️❄️❄️
凯恩巨锥白雪皑皑的山坡在这个安静的湖边小镇后面显得格外醒目。凯尔柯尼最初是由一群来自月之海北部地区的山地人建立的。随着聚居地的扩大,为了维护营地的安全,这里建了一圈木栅栏。后来在此基础上人们建立了凯尔柯尼的石堡。唉,栅栏和城堡都不咋地,它们在变成废墟之前就落入了兽人的手中。今天我们熟知的凯尔柯尼镇则是由围绕着迪尼夏湖岸,以剧场阶梯型排列的一层层向后延伸的房屋形成的聚落。
凯尔柯尼的港口被冻住了,它的码头被移动的浮冰挤得扭曲破坏。在最后一排房屋后面的山坡上,积雪之下埋藏着为这座小镇命名的凯尔遗迹——这提醒着凯尔柯尼的人们,在这个费伦世界的角落里,没有什么是无坚不摧的。从东流亡地驶出的渡轮缩短了其他城镇来往这个偏远小镇的路程,然而随着渡轮的停运,凯尔柯尼已经完全被山脉、湖泊和积雪所孤立了,即使在据此最近的凯尔内瓦,也很难听到关于这里的消息。
人口:约150人,种族混杂。龙裔在这里并不罕见。
领袖:凯尔柯尼的发言人为银龙龙裔特罗佛斯。尽管他过于直率,不适合成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家,但这位酗酒成性的退役冒险者仍然以他的强壮和幽默赢过了他的同乡们。
民兵:凯尔柯尼可以召集25名士兵和2名老兵。
盾徽:一条白色的鱼从深蓝色区域的中央升起,除了底部,四周的边缘都漆成了白色。鱼代表当地的渔业贸易,断裂的白色边界代表冰雪和小镇周围的港口。
交通:一条三里长、被雪掩埋的小路连接着凯尔柯尼和邻近的凯尔内瓦镇。关于从凯尔柯尼出发前往其他地点的具体用时,可参考下文
交通部分。
道根之洞 Dougan's Hole友善:❄️
服务:❄️
舒适:❄️
道根之洞镇是十镇中最小且最孤立的一个镇。它的居民不喜欢外来者,而最近几年的族内近亲婚姻也导致居民数量的减少。近亲婚姻也导致了常见的身体畸形,包括但不限于小而扭曲的耳朵和略尖的牙齿。这个坐落于红水湖边缘的小镇实在太小了,以至于无法支撑任何产业——甚至连硬头鳟的骨雕行业都支撑不起来。
冻结的冰将短小一段的码头折弯,这使得码头变得很不安全;较长一段的码头上拴着两艘冰封的龙骨船,由于欧吕尔的永恒之冬已经把湖的表面冻结了几百码,因此它们也无法移动了。当地渔民把他们的小船拖到岸边,在冰上凿洞捕鱼,捕捞他们赖以生存的硬头鳟。初次来到道根之洞的外来者常常会被冰面上那些诡异的、黑暗的人形所震撼,他们在呼啸的风中保持着沉默和静止。
人口:约50人,以人类为主。
领袖:道根之洞的发言人为艾德格拉·德穆特,她是一位年老的捕鱼手,年轻时曾是斥候,如今已经很少出席发言人议会了。
民兵:道根之洞可以召集12名士兵和1名老兵。
盾徽:一根灰色的石柱与一片天蓝色的原野相映,上面有两条交叉的银鱼,它们多鳞的身体形成叉形。巨石象征当地的神秘事物,鱼则代表着红水湖的丰饶。
交通:一条六里长,落满积雪的小径连接着道根之洞和邻近的蜜酒镇。关于从道根之洞出发前往其他地点的具体用时,可参考下文
交通部分。
东流亡地 Easthaven友善:❄️❄️
服务:❄️❄️❄️
舒适:❄️❄️❄️
走进东流亡地,就像走进了冰风谷的过去——这个地方是一处鲜活的标本,几个世纪前,冰风谷的十个城镇都是如此繁荣。然而从那以后,随着几代人的时间流逝,其他城镇都进入了一眼就能看到头的生存模式,东流亡地却在不断发展和自我改造。东大道铺好后,东流亡地就演变成了边境商人的天堂,这也引起了其他城镇邻居们的嫉妒。
东流亡地的创建者是来自遥远南方半岛上的维兰角公国的盗贼,他们拒绝向一个势力强大的盗贼协会卑躬屈膝,结果被赶了出来,流亡至此并定居下来。在东流亡地,扒窃在城镇范围内是合法的——这是为了纪念它阴暗的创始人,同时也解释了在城镇内许多地点张贴的“小心你的钱包!”标语。
人口:约750人,种族混杂。
领袖:东流亡地的发言人为丹尼斯·韦伦,他因为自己的谦逊和直率而在镇上倍受尊敬;镇上的民兵则由半精灵艾姆德劳·阿拉迦特指挥着。
民兵:东流亡地能召集150名士兵和12名老兵。
盾徽:在钢灰色区域的顶部中心,棕色色块(左下角)和深蓝色色块(右下角)的上方画着一片雪花;三个颜色区域相交的位置则画着一座窄窄的白塔。棕色的土地代表东大道,塔楼代表城镇,蓝色的土地代表迪尼夏湖。
交通:东大道从东流亡地一路延伸到布林山德城;铺满积雪的小路从这条路上分岔出来,通向凯尔内瓦和蜜酒镇。关于从东流亡地出发前往其他地点的具体用时,可参考下文
交通部分。
蜜酒镇 Good Mead友善:❄️❄️
服务:❄️
舒适:❄️❄️
坐落在红水湖与常青林之间的蜜酒镇可谓丰饶,它由来自楚尔特半岛和维洪海域的移民共同创建起来。小镇上矮小的住宅装饰着恐龙和巨蛇的雕刻,而蜜酒大厅的两层结构给镇子蒙上了一层阴影,经过精心的雕刻和粉刷,大厅的屋檐远看就像一条飞龙。由于蜂蜜是蜜酒的主要原料,这个镇上到处都是蜜蜂的嗡嗡声。冰风谷的每个小酒馆都习惯了定期接收蜂蜜酒,而这个小镇的蜂蜜酒生产量或运送速度也供不应求。
不过,时至今日,所有的运输都暂时停止了:三天前,一名亚巨人掠夺者窜出森林,偷走了三桶蜂蜜酒,这些酒本应被装上雪橇运往布林山德。高大魁梧的镇发言人肯德瑞克·里尔斯巴罗对亚巨人毫不让步,但结果被证明是悲剧性的。亚巨人用长矛刺穿了肯德瑞克的身体,带着战利品逃跑了。蜜酒镇居民急忙抢救领袖,但没有成功;如今他的尸体躺在坦帕斯神殿里等待下葬。五名民兵被派去追逐罪魁,他们至今没有回来。
人口:约100人,以人类为主。
领袖:暂无。蜜酒镇发言人肯德瑞克·里尔斯巴罗三天前被亚巨人所杀,目前镇子无人领导。
民兵:蜜酒镇可以召集20名民兵和2名老兵。
盾徽:位于盾徽正中间的是一个由切割过的角制成的扎啤杯,它的把手由鹿角制成;在角杯后是一片空白。这徽记代表着该镇的蜂蜜酒出口产业,以及寒冷、多雪的气候。
交通:一条小路将蜜酒镇连接到东大道上,穿过满是白雪的道路,一直通向凯尔内瓦镇;另一条铺满落雪的小路则通向道根之洞镇。关于从蜜酒镇出发前往其他地点的具体用时,可参考下文
交通部分。
独林镇 Lonelywood友善:❄️❄️❄️
服务:❄️❄️
舒适:❄️❄️
独林镇是由一户来自乌拉斯皮尔的桑比亚家庭建立的安静小镇,这里到处都是伐木工、渔夫和在世界边缘勉强度日的骨雕者们。该镇最古老的建筑和码头上都有龙、狮子和山羊的雕刻纹样,以表达对桑比亚家族的盾徽奇美拉的尊敬。一部分身体健壮的镇民会下湖拖网捕捞硬头鳟,其他大多数人则在森林中以伐木为生。独林镇会定期用马车将砍伐的木材卖到其他的镇子(尤其是塔马兰和塔尔歌斯镇),用来建造船只和建筑。
自十镇存在以来,独林镇一直吸引着冰风谷中最阴暗的那些人:从不知悔改的小偷到冷酷无情的杀手都能在这里找到容身之地,茂密的树林则掩盖了这里偶尔发生的黑暗、肮脏的交易。不过,人们并不会在这里的街上互相残杀火并。生存的现实要求居民们共同生活和工作,而不是沉湎于历史。一个外来者可以在这里交到很多朋友,但明智的做法是,最好不要在这个小镇上揭露任何人过去的邪恶行径。
人口:约100人,种族混杂,以半身人为多。
领袖:独林镇的发言人为强心半身人尼姆希·蜷蜷,自从当地的旅馆关门后,尼姆希就向那些想找个地方过夜的外地人敞开了她那温暖的阁楼。她前往发言人议会时,总会带上一些自己烤制的半身人形状饼干。
民兵:独林镇可以召集50名士兵和4名老兵。
盾徽:两个狭长的白色三角形,一个从中心顶部下降,另一个从中心底部上升,几乎在绿色的背景相交。上面的三角形代表一个冰柱,表示独林镇的偏北位置;下面的三角形是一个骨角,代表小镇的骨雕贸易;绿色的背景代表独林镇倚靠的茂密森林。
交通:一条三里长的落雪小路将独林镇连接到塔马兰。关于从独林镇出发前往其他地点的具体用时,可参考下文
交通部分。
塔尔歌斯 Targos友善:❄️❄️
服务:❄️❄️❄️
舒适:❄️❄️
和布林山德城一样,塔尔歌斯也被木制护城墙包围着,这堵木墙有助于保护小镇免受兽人和其他来自荒野的威胁。城墙延伸到湖中,为镇上的船只创造了一个安全的港口。但现在港口已经封冻,塔尔歌斯的许多船也被困在了冰里。渔民们必须拖着他们的小船穿过冰面,才能到达护城墙外湖泊的未结冰部分。
在冰风谷,几乎所有的城镇都依靠湖泊为生,这一点在塔尔歌斯表现的尤为明显。这座小镇一直拥有最有力的捕鱼船队和最繁荣的渔业,而小镇中的一切发展也都以将硬头鳟从都尔登湖里捕捞出来作为核心。欧吕尔的永恒之冬让这件本就不易的事雪上加霜,不过,方法总比困难多。
人口:约1000人,以人类为主。
领袖:塔尔歌斯的发言人为奈尔斯·麦克斯伊尔丹尔,他在渔夫中十分受欢迎,因此赢得了镇发言人的席位。提夫林老兵斯卡思统领着镇上的民兵队伍。
民兵:塔尔歌斯可以召集200名士兵和16名老兵。
盾徽:盾徽上画着一艘单帆帆船,黑色的船(面朝右)浮在浅蓝色的背景上,代表着该镇引以为傲的渔船船队。
交通:一条积雪的小路将塔尔歌斯联通到布林山德城;另一条类似的小路环绕着整个都尔登湖东侧,通向塔马兰镇;要从陆路到达布理门镇则不容易,因为大雪已经把通往布理门的小径痕迹清扫一空。关于从塔尔歌斯出发前往其他地点的具体用时,可参考下文
交通部分。
塔马兰镇 Termalaine友善:❄️❄️❄️
服务:❄️❄️
舒适:❄️❄️❄️
塔马兰由重视审美的卡林珊人建立,是整个冰风谷最为风景如画的小镇。它从都尔登湖的海岸向外延伸,北部与西部与高大的松林相接;它的建筑上雕刻着法师、造妖、老虎和微笑的气巨灵。不过,对于大部分外来者来说,当他们感受到北风寒冷的尖牙利齿将他们衣服撕碎的那一刹那,这座小镇的魅力就荡然无存了。塔马兰正是建立在这可怕的冷风的必经之路上,大风从镇上一直刮到湖的南半部分,不断搅扰着那里的渔夫们。
除了矿工、造船工和骨雕匠以外,塔马兰还是矿工的家园,矿工们从位于小镇北部和东部的低矮山丘的复杂洞穴中采集宝石。努力的矿工们受到了来自幽暗地域生物的阻碍,它们偶尔会找到进入矿洞的路。当矿洞中出现这些生物的时候,矿洞就会被封锁,居民们会等待一队佣兵或冒险者的到来,好清除矿坑里的威胁。
人口:约600人,种族多样。
领袖:塔马兰的发言人为半兽人奥拉斯·马修,他在一场势均力敌且充满争议的选举后被宣布为镇发言人。作为一对半兽人冒险家的遗子,他被塔马兰前发言人谢伦·马修收养,后者已经从领导位置上退休,但仍然住在塔马兰。
民兵:塔马兰可以召集50名士兵和4名老兵。
盾徽:在蓝色背景的底部有一条张着嘴的鱼头,它的双颚分开,似乎要吞下上方玫瑰色的椭圆图案。这个椭圆代表一块碧玺,象征着小镇的宝石开采行业。
交通:一条满是积雪的小路从塔马兰连接到独林镇和塔尔歌斯,这是最近的两座邻镇。关于从塔马兰出发前往其他地点的具体用时,可参考下文
交通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