姆,我覺得有些可惜,城堡對燈油或蠟燭開銷大不能說明其價格高昂,只能說明其使用的用量大,
而使用量大、稅收形式與專門的收集機構或莊園卻反而說明了這東西的常見程度,且會有囤積的可能,因為有市場。
唯一能作為參照的資料——工人半天薪資等於一磅油脂也有些不清楚,
當時的工人薪資為多少呢?
是什麼樣工作的工人(苦力或石匠?)
什麼樣的油脂(較昂貴的植物油、蜂蠟;還是便宜的動物油脂?)
這些也都有影響,而且14世紀的變數太大,比起seed說翡翠與光的12-13世紀還要領先許多,
這一個世紀發生很多事,不知道資料顯示的是什麼時候的,因為這一世紀有很多會影響物價與工資的事件。
英法百年戰爭對物資的收購與生產力的改變,
開始流行的黑死病可能造成勞動力短缺,工資上漲,
文藝復興對於社會風氣的改變,
漢薩同盟與歐洲交通網的形成對商業貿易流通的影響,
我覺得以此世紀的資料作為12-13世紀的佐證有些站不住腳,有沒有近一點的年代資訊呢?
反正就算白夜港這里因為戰亂而有收購燈油的需求,我相信在其他未受影響的城市也能買到2銀一品脫的原價燈油的,到時就用馬車來搬運30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