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可能以为我是挥舞着“打倒跑团资本利维坦”大旗的那种,其实我不是。
TRPG毕竟是需要卖钱的,从一开始就是商业化的东西,行业主体也永远都是商品。所以我明白威世智这种巨头出版社是不可或缺的,虽然它们的游戏可能并没有那么理想,但威世智实际上真正的竞争力是品牌形象和娱乐文化,它的竞争对手是精灵宝可梦、马里奥这种东西。说白了,威世智并不是在TRPG圈子里抢玩家(它的水平也很难抢得到),而是去“圈外”引流路人,某种意义上来说,威世智、混沌元素、白狼这种旗下IP影响力比较大的,对TRPG的市场蛋糕做大才是起到主要作用的,大部分玩家都是被这几个IP吸引来入坑的。
但入坑之后,TRPG游戏的发展、行业的进步这些功劳绝不能算在上述商业气息过重的出版社头上。得益于相对而言较低的开发成本,TRPG行业环境是非常去中心的、独立自由的,从00年后互联网真正高速发展开始,独立TPRG就已经完全取代了传统的出版社成为TRPG新想法、新概念、新设计的源头。大出版社在独立游戏的百花齐放自由浪潮面前显得像一头固执而笨拙的老蓝鲸,无法轻易调转它的方向。
可即便如此,我们看到大出版社的“更传统”游戏依然牢牢把持着销量的冠亚季军。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最优秀、最先进的游戏设计不一定就等于卖的最好的游戏,销量还和题材、美工、影响力、保有群体(也就是老粉)等原因息息相关,我就经常会说“5E之所以卖的好,是因为它是一个像过去DND的DND,而已”。我眼里一些设计上完美无缺的游戏都是销量并不出众的,这和它们的题材小众、美工一般、缺少宣传有很大的关系。
做好卖的游戏并没有错,因为游戏本身就是商品。错的是一切为了好卖、抓住一切要素去赚钱,而不是用心提供更好的游戏来赚钱。威世智让我厌恶的地方就在于此——它们这几年来做出的每一个决定几乎都是为了更好地从DND里压榨出美钞来,而不是为了让这个游戏变得更好玩。某些其他大出版社同样有如此倾向,只是程度有所不同。
所以我建议对TRPG的更深、更广内容有兴趣的朋友,少上得来速,多上itch,比起包装华丽的无味商品,那些拿报纸随便一丢的玉璞才更值得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