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之前说过这么一个很有趣的观点:规则越少,规则在玩家认知里的重要程度就会越高。他举得是ODND里“强风会吹灭火把”这条规则的例子,吹灭火把的强风在当时会在每场游戏里都要出现。
我也发现了另一个更有趣的事实:规则越多越复杂,玩家就越难去考虑做规则之外的事情。一旦大量的选择都被硬编码成具体的机制,玩家就以为自己不需要进行想象、创造和发挥,以为机制之外的虚构世界是可以被忽略的,只需要在已有的具体机制里做出选择。
而一旦这种玩家习惯了在足够具体的现实机制内体验准备好的东西,当这种现实机制被抽空之后,他们就已经无法想象虚构世界的真切、实在和合理。一旦机制出现无法囊括的情况时,他们已经无法回到虚构情况去看待问题,只能研习经文,如果规则书文本上面没写,就只能上达出版社天听,以求设计师圣谕。Ron Ed会把这个过程叫做脑损伤,他声称自己是在引用医学术语。为了让被指责对象感觉好受一点,我认为叫做“刻板认知循环”是比较合理的:当一种认知已经固定下来之后,就会刻板地使用这套认知去套所有事物/规则书,而一旦错误受挫,就会激发回到舒适区的本能,玩自己所熟悉的具体机制游戏,继续加强这种刻板认知的循环。
实际上大多数这种重度繁琐规则的作者/出版社完全没有故意创造这种体验,很多这些设计师自己跑团的方式是完全没问题的。但他们对于虚构叙实地位在规则书中没有进行任何有意义的强调和硬编码,导致了这种长久以来的社区自发文化。这种事到底该怪谁?我认为到了2025年的今天,完全该到怪规则书本身写的不好了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