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ハンドアウト(handout)是指事前發給與會者的準備資料,在記者會之類的也都會用。在日本的TRPG也是類似意思,任何系統都適用,意指在團真正進行前GM發給玩家的創角參考資料,通常用來規範角色背景"最低限度必須符合的要素",避免PC方向性南轅北轍難以湊合或毫無關連,一般只要符合了ハンドアウト上的描述,其他空白都由玩家自由發揮(當然還是需要與GM溝通)。因此這名稱跟hook沒有任何關係,會有如此聯想不過就只是因為ハンドアウト往往也會寫上可能的角色動機罷了。
這是種日本發展出(小太刀右京所言)透過損失些許自由度以大幅降低GM備團難度和增加PL扮演切入點的跑團手段。ハンドアウト再加上予告,就能讓參加者理解這大概是什麼風格和類型的故事。然而,當你覺得實際跑團時的劇情扣人心弦或者噁心斃了時,都跟是否採用ハンドアウト方式開團是沒有關係的。當有任何可能冒瀆人心、致人不適的內容,本來就該事先告知,就算是有把ハンドアウト分成【使命】和【秘密】的シノビガミ,【秘密】部分也僅是不對其他PL公開,PL當然能知道自己PC的【秘密】內容。因此我不太懂什麼叫做暱秘HO,如果有連PL都隱藏瞞告的部份,那根本與ハンドアウト的用意和功能相左,照樓主所言來看這真的是日系TRPG嗎?不會是披著日系之名的華人之作吧。
另外許多優秀的COC劇本都不會採用失憶起始或無邏輯的密室逃脫,因為無法活用角色背景來發展角色,也幹不了太深入的調查或塑造角色從日常生活被捲入事件的帶入感,更別提常識逐漸被不可知的力量裂解撕碎。中文圈之所以會對日系劇本有這種認知,大概是因為Pixiv之類投稿網站的低門檻與party game型團的大流行導致拙劣模仿之作大量橫生,接著又催生出對拙劣模仿的拙劣模仿……若真的想要接觸體驗感好的劇本(不限COC),建議可以去看看實體出版品和BOOTH上的高評價商品。
啊這,我副標題的肥什麼的(肥皂學校)就是booth上的高評價模組……
https://akitako.booth.pm/items/2108125
也可能是中文圈喜好清奇吧
我重新查了關於「秘匿HO」的意涵,確實是我所認知的シノビガミ式「自己PC知道但其他PC不知道」的初始資料。看起來這劇本中所說的「秘匿HO」並非系統面的用語,也非一般的定義和使用方式,似乎是最近出現的新潮流(?)
這劇本確實被打上蠻多的喜歡標籤,不過明明四名教師PC的HO上並沒有失憶相關的描述,卻有樓主所言的情形,這直覺上就頗容易讓人翻桌。儘管該劇本的文字和影片介紹確實事先提示了其中包含大量噁心情節、只適合毫無禁忌的玩家等但書,但以「無溝通下在劇中出現動搖角色構成的追加設定」這樣的手法呈現,簡直不可思議。我很好奇這是否真是原劇本所為還是出於KP個人之手,想直接買來看看這劇本原文到底都寫了什麼(雖然同捆附有中文版,不過BOOTH和PIXIV FANBOX上的中文說明不太對應原日文,我個人是信不過),只是本人現在另有團要準備,所以還是基於理智收手了。
一個發展成熟的社會就是會有形形色色的人,日本不乏獵奇嗜好者,況且眼下日本流行外行人也能低門檻速成參加的謀殺推理和密室逃脫,許多速成劇本裡PC背景如何根本無關痛癢(也就是質的成長比不上量的飛躍,這或許也是失憶開局如此浮濫的原因)。去年我參加友人開的COC劇本「常闇の箱」,他跟我說角色怎麼樣都可以,我不是很能理解這個狀況,最後還是努力創了一個形象豐滿的初老空自退役自衛官,技能完全針對背景取得,因為又不是刑警、偵探或鑑識官,所以沒有特別對探索或戰鬥類技能強化(比較突出的技能是〈駕駛:直升機〉有74)。但乏善可陳的劇情還真的和角色如何一點關係也沒有。我想這劇本該不會是另一種更糟的狀況:PC原本是什麼人根本不重要,反正劇中會將該PC硬掰成它所要的。不過這都是我的臆測,實際上還是得看過劇本原文再說。
突然有點感慨,或許角色成就型的跑團方式在日本已經是種小眾的老派玩法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