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将参战双方分为两组,例如一队地精与一队狗头人之间发生了战斗:
狗头人 狗头人 狗头人 狗头人 | 地精 地精 地精 地精
接着是确认双方的混战阵线(对怪物而言混战阵线一般取中间的位置,当然任何小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战术选择和环境限制决定阵线的开始位置):
狗头人 狗头人 | 狗头人 狗头人 | 地精 地精 | 地精 地精
处在混战阵线与分组线之间意味着什么?
· 在此处所有人互相视为近战攻击允许范围,即可以发动近战攻击攻击该区域内的任何人。
· 在当该区域内依旧有未失能的敌人存在时,你发动的远程攻击存在劣势。
· 你无法从环境中获得任何掩护(但是从某些法术或者特性中可以)。
· 当战场上至少有一个敌人能看见你时,你就不能躲藏。
· 新的动作项:冲锋
为了执行此动作,你必须在你的回合开始后花费移动力向前至少前进一格,并且相对你回合开始时的位置前进了至少一格。冲锋可以使敌人阵线后退一格,并让你对一名处于阵线前方的敌人(包括阵线后移后进入阵线前方的敌人)发动近战攻击,但你只能攻击一次,而无论你原本能攻击几次。
此外,冲锋手专长和某些怪物的特性对该动作生效。
· 特殊攻击选项:移动阵线
你可以选择将一次攻击改为移动阵线,敌人的阵线将后移一格,然而,阵线后移前,离阵线最近的且位于阵线前的敌人可以你发动借机攻击。若你因该借机攻击陷入失能状态或者移速降低至无法前进,阵线不移动。
· 你可以以一个撤退动作撤离至混战阵线的后方,最接近混战阵线的位置,但是这么做的为代价是你将把原本在后方离混战阵线最近的生物拉至混战阵线前方(学过计算机应该知道左移吧)。或者,你可以以一个撤退动作将阵线前移,即使你不挨着混战阵线也可以这么做,相当于掩护你的朋友撤退至后方。
· 你可以在队列中自由移动,最远的移动距离为你当前的速度/10(当你处于困难地形,以及当你攀爬、匍匐、游泳前进时都将额外除以2,二者的影响可以同时生效)。但是阵线不会因为你的移动而移动,并且当你没有使用撤退动作便移动至阵线后方时,敌人可以对你发动借机攻击。
· 不消耗移动力的移动手段,例如法术、挪移或者其他效应使你朝阵线后方移动时,不会引发借机攻击。这些效应让你移动的距离为效应允许的距离/10(但在这里移动距离至少为1)。
· 其他能在你的近战攻击范围内触发借机攻击之类的专长、特性都可以照常生效。
· 以下行为也可能招致借机攻击(借鉴3版,与5版有较大出入),但你每次执行以下行为时,若无*号和特殊说明,则受到的借机攻击次数最多为 敌人混战阵线前方的生物数量-已方混战阵线前方生物数量(最低为1):
1.喝/喂药剂或涂油
2.用火柴之类的玩意点燃某物(比如点灯)
3.用法术卷轴
4.收武器
5.捡东西
6.自行挣脱了捕网
7.取出装起来的物品(武器和盾牌这种不算,除非…它们真的在你的包里非常隐秘的地方)
8.*使用“缴械“动作(仅有被缴械的目标可以对你发动借机攻击)
9.从倒地状态站起
10.稳定某生物的伤势
11.移动很重的东西
12.*推进阵线(见“推进阵线”)
13.协助其他人完成会引发借机攻击的行为
位于阵线后方时意味着什么?
· 你无法使用近战攻击攻击敌人,除非有类似回音骑士的某些特性,或者具有超长的近战攻击范围
· 若己方阵线前方仍有未失能的生物,则你至少处于半身掩护
· 撤离动作,没用!
· 没有烦人的借机攻击之侵扰
· 若己方阵线前方仍有未失能的生物,则可以使用躲藏
· 若你是离混战阵线最近的那一个,你可以像阵线前方那样使用冲锋动作,并且有如下改动:
冲锋动作的要求改为:相对前进一格,或者将己方阵线后退一格。
· 新的动作项:溜之大吉
作为一个动作项,当你处于队列最后方时,可以用该动作离开战斗。同时己方阵线后退一格。
突袭
突袭的规则改为由突袭方队伍里所有成员进行隐匿检定对抗被突袭方队伍里最高的被察,且在对抗前使用如下调整:
· 突袭方初始混战阵线后方的成员隐匿获得+5加值,而被突袭方混战阵线后方的被察获得-5减值(可与优势劣势叠加)。
· 警觉专长和警戒武器不会让你免于突袭,仅在对抗突袭时为被察带来额外的+5加值。(二者不可叠加)
突袭成功后:
· 突袭方可以选择将被突袭方的队列逆序(混战阵线也将移动)。
· 被突袭时,你在自已的第一个回合中不能移动或执行任何动作,而且直至该回合结束前都不能执行任何反应。(与原版一样)
其他阵线规则
· 任何阵线前方的生物失能或死亡时,阵线直接后退一格。
· 某些地形(如狭窄的走廊)将限制阵线的推进范围,例如仅有5尺宽的走廊发生的战斗,阵线前方的最大生物数量只能为1
· 有新的生物加入战斗时,必须出现在队列尾端。有类似传送或者召唤的效应时则可以根据距离/5得到可以越过的格数插入队列中间(从外部传送的话,距离必须至少从队列尾端算起;召唤的话,你本身作为一格距离)。你不能将出现在距你5尺范围内的召唤生物安插到越过混战阵线的位置,即当你在混战阵线旁边召唤一个会出现在距你5尺位置的生物并选择让它出现在比你更靠近混战阵线的一侧时,混战阵线会因此移动。
· 施法等范围效应:
1.先换算成适应阵线系统的新距离
线状:原距离/10
球形或圆形:原半径/5
正方体形:原边长/5
锥状:原距离/5
2. 混战阵线前方每格占1个距离,后方每格占2个距离,选择一段连续的格子作为效应的影响范围(可以越过分组线和队列尾端,且在最后剩余距离为1时可以选择阵线后方的的1个格子,但必须连续)
3. 以自身为源点且效应为线状、锥状:
处于混战阵线前方可以选择从分组线开始向前选择影响范围,处于阵线后方可以选择从阵线开始向前选择影响范围。当然,无论身处何处都可以选择从自身前方开始选择影响范围。
4.以自身为源点,效应为其他形状:以自身为中心从两边同时交替选择,可以自由决定先从哪边开始计算距离
5. 若有效应有伤害且经过己方位置:线状可以选择不影响友方生物,但锥状不可
照明
根据光源在队列中所处的位置,和照明半径确定的格数来确定照明范围。格数确定规则如下:
· 可以越过分组线。(废话,不然怎么玩?)
· 混战阵线前方每格相当于占用5尺的照明半径,后方每格相当于10尺。(PS:虽然效应范围和照明都是后方一格取10尺,但是对阵线后方的人自由移动的距离而言与阵线前方没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