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旧神旧,意味着被淘汰,就连神祇也不例外。
但淘汰不意味着消弭,如今依然有许多旧世界的神祇活跃或存在于席睿隆,不可否认的是能够在清洗战争中幸存的旧神,或信徒众多、受人爱戴,或神力无边、只手遮天。绞灵军团的绝对暴力令即便是强大如旧神般的存在都在黑色的金属洪流中陨落,而那些幸存的神,不论好坏善恶,必然有其可取的生存之道。
如今旧神的影响力早不复当年,但依然有少数旧神保有大量的信徒与教众们虔诚的信仰,这大都与神祇的个性与神力有关,只有那些更加符合在黄金年代与末日中觉醒自我的凡人价值观的神祇,才在黑暗年代后的今天依然能维持如日中天的影响力,祂们或善良,或强大,亦或是能够参透信徒最细微的心思,并在关键时刻给予神力的援助,而信徒们也用祈祷与忠诚回应,让祂们不至于陨落,且不转化为教派旗下的崇拜偶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代的旧神与教众之间的关系,或许比旧神信仰依旧鼎盛的春纪元更加密切,不可分离。
梅森信仰群体:多样
分布地区:各地,主要分布于千石联合城邦、伊示满自由港、铁骸城
教义:以泪为枪,匡贫弱之理
神力信物:神之泪
信徒问候语:维妮萨(古伊诺语“你见证苦难”)
信徒问候动作:左手三指轻置于左眼下
又称为哭泣女士、哀恸主人。曾经的春纪元,梅森只是一位弱小的神祇,是只会哭泣而不会反抗的弱者的神祇,她甚至不会守护弱者,而只是一味地见证与安慰。
在遍布苦难的黑暗年代,力量是相对的,在绞灵军团面前,凡人的力量几乎没有意义,昔日的强者在死亡面前认识到了自己的弱小,便纷纷开始寻找可以给予哪怕是最低限度的慰藉,就这样,梅森的信徒日益增加,昔日由妇孺、病弱、老人组成的教众中,代表力量与暴力的军人、代表财富的商人、代表权术的政客,以及其他所有曾经强大现在却在铁蹄下衰退的群体,纷纷加入信仰梅森的行列。
梅森以良善温和与沉默寡言著称,信徒常将其形象具象化为一名温文尔雅、身材瘦削、身着黑灰色丧服、头戴黑纱的壮年女性,她几乎不会主动降下神谕,甚至包括自身形象受到国度范围的诋毁的情形,只有她的信徒濒临消亡或教派即将在现实意义上面对灭顶威胁时,梅森才有降下神谕的可能。
如今的梅森已经不再是当年纯粹客观存在的古老神祇,过多的信徒让凡人的愿望巩固、却也改变了梅森的神力性质,她不再是单纯的见证者与哭泣时倾诉的沉默伙伴,而是依靠新生的力量为既已发生的不公匡扶公道。她偏爱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且依然保有暴力手段作为底牌的女性信徒,这类信徒最容易倾听到梅森的神谕,真正的祈泪修士也往往出自拥有这样品质的信徒中。
梅森在世界范围内都是被人民广为接受的信仰,程度甚至接近如今主流的新神教派,席睿隆没有国家与地区将梅森列为禁止信仰对象,或是将她归类为邪神。
梅森的信徒在祈祷时会紧握泪瓶,那是盛放神之泪的精致玻璃容器,当信徒在祈祷中流出晶莹的坚硬泪滴时,便会用泪瓶收集起眼泪,信徒的泪水包裹着梅森的神泪共同收纳于瓶中,这是受到梅森垂青的象征,也是称为祈泪修士的开端。
梅森的神龛由一座站立于潜盆中的具象化雕塑与头顶的仿瓦片屋檐构成,独立的小神龛常常露天放置,不再配备额外的凉亭或阶梯,屋檐的结构是为了在雨天时形成遮盖梅森面庞的水帘。梅森的教堂一般设立于一座城市的海拔最低点或最容易在雨天接触到雨水的位置,教堂的屋顶会设置大量仿瓦片屋顶走行的排水槽,这些排水槽会确保教堂在雨天时被细密的水帘包围,教堂内的梅森雕塑一般直通教堂天花板并与水槽相连,雨水会聚集于梅森脚下的浅盆中。信徒们祈祷的时间一般于雨天的任意时段,届时,信徒会默念祷词,并饮用神龛屋檐或浅盆内的雨水,这寓意着通过世界的眼泪与梅森交流。
神蛾信仰群体:不祥
分布地区:不祥
教义:聆听振翅神谕,化身无形飞蛾
神力信物:圣蛾
信徒问候语:无
信徒问候动作:闭眼侧头,伸出右耳倾听3秒
神蛾,席睿隆最神秘的古老神祇,甚至连祂最亲近的信徒都不知晓其真正的名讳,让人怀疑祂是否真的具有真名,这便让神蛾的存在从客观的现实转换为了古代的传说乃至现代的都市奇闻,神蛾的信徒正如神祇本身一样,难以通过社会学的团体概念进行分类,信徒们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度、阶级与职业,甚至并非主动信仰而是被神谕吸引,他们的唯一共同点,便是信仰神蛾。
神蛾通过翅膀降下神谕,当凡人在余光中瞥见那一抹扑翼的粼光、在嘈杂声中偶然听闻振翅的静谧,追随那转瞬即逝的引导,便是行使神蛾的意志。神蛾的意志极其晦涩,祂的神谕本身难以被凡人理解,却总是能通过无意识的方式促使信徒执行自己的神谕,这可能是一名千石城传讯员在一次城际传讯中输出一个错误的元音讯号、一名轮机手因为煤灰迷了眼而多给锅炉填了一铲煤、一名士兵在不知晓羧油炮弹的弹壳破裂的情况下点了一支烟......
凡人军在黑暗年代建立,他们致力于保护凡人不再受到绞灵军团这样的异界入侵者的伤害,他们掌握了旧世界许多探知世界底层原理的技术,而神蛾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这种通过极微小的成本推动事件发生的行为模式意外的符合拥有绝对理性的生物的思维,绝对的理性意味着纯粹的灵魂,而纯粹的灵魂,则源自业已消亡的真龙。
神蛾信徒们将神蛾的形象具象化为一只巨大的白色飞蛾,据说脆弱的人可以透过透明的左翼窥见过去,坚定地人可以在右翼前映照未来,迷惘的人则会透过触须窥见化身为蛾的自己。实际上,即便是真正的粼蛾也不清楚神蛾是否真的是蛾的模样,完全是因为祂的神力信物以蛾的模样现世,信徒才称神蛾为“蛾”。
神蛾信徒在祈祷时会将精致的笼子置于身后看不见的角落,那是寄宿神蛾信使的居所,闭眼祈祷或是酣眠,神蛾不在乎信徒是否虔诚,瞥见粼光闪烁时,圣蛾便出现于蛾笼当中,这是成为粼蛾的第一步,而所有粼蛾,必将在未来的某日同样化身为蛾。
神蛾没有自己的教堂,其看似薄弱的信仰却几乎没有受到清洗战争的影响,那些有圣蛾环绕的信徒,几乎都通过某种莫名其妙的方式活过了战争,但无论战争前后,神蛾的信徒都同样稀少,神蛾信仰也是少数并非被各个国度正式否决、却依然在民间被视作诡异邪教的信仰。
沃信仰群体:官僚,贵族,商人,母亲
分布地区:广泛,以贸易联盟最盛
教义:淤秽孕纯净,腐溃诞新生
神力信物:神酒
信徒问候语:寇泰·阿皮克(赫派语“精华常在”)
信徒问候动作:无
沃原本是司掌死亡的邪神,在曾经被称为赫派的国度受到广泛信仰,最初的沃持有最纯粹的死亡,但当信徒逐渐增加,信仰便开始影响沃的神力,凡人开始理解死亡的本质,那是世界的一环,是运行时必然存在的关节:没有死亡,新生便会瘀滞。赫派是最早解构死亡并将其艺术化的社会,正因如此,他们也是席睿隆上最早发现“食腐”奥秘的国度,食腐的最高形式便是酿造,当酒出现时,沃的神力本质也受到了不可逆的影响。
在那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沃所代表的意象愈加被曲解,从最初所代表的未知的死亡,变成了现如今代表酿造、乃至新生的神祇。
如今,赫派古国早已不复存在,古老的赫派语只有那句耳熟能详的“寇泰·阿皮克”依然流传于世,但酿造的技艺却广为传播,在饮酒之习盛行的破碎海岸贸易联盟,沃的信徒最多,就连信奉古代英雄、不屑于信仰神祇的千石联合城邦,也存在许多沃的信徒,酒精蕴含麻痹大脑的神奇力量,沃所代表的的力量亦如是。
沃的信徒将祂具象化为一棵古老藤蔓拧结成树的葡萄藤,根须之下是尸首,树干遍布腐烂的疤痕,越往高处,藤蔓便越新鲜,直至生出新鲜果实的树梢。
神酒是沃的神力信物,将腐败引导向将死之物,尸首便会流出美酒,这是沃的赐福:死亡是生命的一环,悲伤则不是,畅饮吧!悲伤不如快乐。
沃的教堂外围一般会种植大量的葡萄,藤蔓沿着墙壁生长到屋顶,那些蒙受赐福的教堂上的藤蔓永世长青,成熟葡萄的汁液会将教堂的墙壁染红。所有教堂都设有存放酒桶的地窖,当一名能引导出神酒的真正氤酯祭祀担任一座教堂的牧师时,这座教堂也会承担为新生儿洗礼的工作,用葡萄藤蔓制作洗礼盆的基座,盆中则装满兑水的美酒,洗礼后,父母与牧师会分享盆中的酒,这饱含对新生儿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