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团前准备和改编首先想说的是,这团真的准备了很长很长时间。
最早看到原作模组大概是22年前半,觉得整个剧情设计蛮有意思的,刚好是我喜欢的八点档贵圈乱题材;
而且原作在写作上也尽量规避了外语,PC编号用了伊吕波顺、避开scenario/climax这些词而用演目/佳境等等代替,细节上能感觉到作者的用心。
很可惜我不太了解古代日本,但作者边栏的一句话提醒了我:
GM与PL无需对时代背景有过多负担,以学过义务教育的古文的水平来轻松游玩就可以了。
……咱们义务教育也是学过古文的!文言文嘛!(叉腰)
话虽如此,我自己对中式古代背景接触甚少,电视剧网文几乎都不看,
(要真说的话,我喜欢的类型是武林外传那样的……)要对标原版平安时代这种贵族阶层为主的时代中的浪漫氛围,那恐怕只有《红楼》;但要说妖魔鬼怪作祟,又理应是《聊斋》一类的著书。
然而中国古代的志怪小说,多以民间轶闻为主,以贵族阶层为中心的实在不多。
要想对标阴阳师这种【贵族编制+玄学专家】身份并不容易。道士听起来还算合适,但如何区分故事里PC2和NPC截然不同的身份也是个问题。
PC3的女官身份非常让人头疼。日本古代没有宦官文化,宫中女官比例本就高,她们大多中产阶级出身,才情过人,时常吟咏和歌抒发心思。
大观园里的大丫鬟再怎么受过教育、仗着主子有威势,也全然不是一回事。
……这些问题最后都模糊化处理了。
反正文档写的内容就那些,GM+PL具体想塑造一个阶级差异比较明确的背景、还是虚构处理拉平身份差距都可以自行调整。
另外就是原版的一些机制,我在改编的时候也做了细化调整。
比如原版特殊规则说【NPC只能有一项感情】,但明石姬(对应瑛小姐)的秘密里就写着两项感情;
最后结算的时候,只写了大江时嗣(对应司徒世丞)被杀或者爱上须磨姬(对应璞小姐)才符合条件……
后来我干脆改动了一下整个机制的基底。(虽然这样会新增【为什么司徒老爷对别的人有杀意就行了啊】的槽点,但其他问题好歹解决了……)
值得一提的是改编全程一起帮忙讨论的好朋友桫椤,对人名的本地化改编真的很出彩!
尤其是两位小姐的名字,取得很美,而且还结合了原版字面的意义,实在是妙!
须磨,玉石须磨,即为璞;
明石,取“美丽的石头”之意,即为瑛。
原版的预告语也是日语古文,看语法就已经看得我一头雾水了……
试着写了个半文不白的版本给桫椤之后,再由另外两位朋友在其基础上再修了全篇的辞藻,才成就了那篇精彩的预告辞。
单靠我这种对古代或者古风一无所知的文盲是肯定不会有这个团的……感谢!
对我而言这是非常难得的体验。虽说名义上是备团,整个过程却多了不少学习的趣味w
· 扮演为主?机制为主?难度调整等问题原版设计几乎是纯扮演,难度别说不高,简直就是随便玩。整个模组15张狂气,所有恐怖判定的次数加起来才刚到15的一半。
虽然一直没怎么跟人提起过,不过我个人认为inSANe这个规则系统的特色之一就是狂气卡系统……
不抽狂气的话,为什么不去跑平安背景的忍神呢?(暴言)我加的就是:每巡结束时妖蛛抓人获取居所
(到这里为止是原版),由此导致每次主要行动结束后都要过个恐怖判定。
敌人的这个技能改编自规则书2的P193的【くねくね】,我把持有居所的主宾关系稍微做了点修改,刚好可以配上原版模组这个蜘蛛每巡抓人的地方。
这样增加的恐怖判定一共是3+2+1=6次,根据PC削弱boss的进度可能会减少一两次。基本符合一个“有紧张感”的模组的配置。
不过具体落实到这一团,我想我团前还是低估了【目星x2】的影响力。
既然说了是协力型,一般是很难预想PC会带目星的;甚至这团我都定好了不登场目星的情况下不用进行恐怖判定……
目星带来的效果,一是恐怖判定变多了,二是震惊带来的正气消耗更严重了。
本来妖蛛抓人所增加的恐怖判定次数就是会越到后面越多,以此营造出严峻和紧迫感;前期PC随便浪导致后面资源吃紧,这我也救不了啊.jpg
由于本模组的战斗比重很低
(我为了PC4能有点用武之地,还特意加入了主阶段战斗的机会),其实这个模组的回复判定是比较亏的,
或者说……跟白白跳过自己的行动机会差得不多。
我确实没想到PC后面担心狂气抽干或者错乱变得那么缩手缩脚……倒不如说,在我带的团里,只要我这个杞人忧天GM还没慌,PL其实完全没必要慌的(喂)
鉴于这次狂气带来的压力过于明显,改编版还是可以再改改。
这个被蜘蛛抓到居所而带来的恐怖判定,可以利用规则书中【对恐怖的适应】一章,每个PC被抓到居所之后的恐怖判定只进行一次,这样新增的恐怖判定就是1+1+1=3次了……应该会让压力减轻许多吧。
· 这么个“重HO”的模组可能并不适合许多人这个模组表面是大家齐心协力救NPC女主角,实际上4个PC里有3个人的秘密都写着好大一个单箭头(……)。
这种事情,团前招人必然不可能明着说,所以我是
事先公布模组特殊机制说明(“秘密里可能会有对其他人的感情”那些内容),以此暗示PL。
实际上这次来的PL也都是对此情况多少有所察觉,在此前提下参的团。
PC1/3/4收到秘密应该大致掌握了模组这个贵乱的走向,而PC2只看秘密或许还不够明确,但PC2的秘密是附带“蓬莱秘药”的秘密的!
这团的PL2:什么,什么,我原来是月老……我怎么感觉我像是个江湖骗子很多PL可能会冲着“古风团”之类的名头来报名,但抛去画风上的古代元素,这个团的故事核心依然是大型八点档贵圈真乱。
每个PC的初始感情其实都跟完成使命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要是PL完全不演秘密的内容,只做表面使命的话,故事本身当然也是成立的。
……但那还有什么意思呢!(暴言)最后明盘与事件有关的,主要是司徒家的父女俩,所以大部分PL可能都会觉得,哦,那其实PC的感情跟这没什么关系嘛。
从解决事件的角度来说当然没问题。
但是这本来就是一个扮演为主的模组,彻底忽略PC初始感情来演的话,这个故事就少了很多味道了。
关于这事,我在团后讨论时对阿桑说得比较重,但这一点确实造成了不少影响。
本身insane这类“心之暗在高潮阶段回想以外不可以自己说”的处理,有相当一部分PL是贯彻“把秘密藏到最后”来玩的。
而协力型的模组,往往PC之间都不倾向于互查(也因此诞生了很多以此做文章的模组)。
但这样一来,整个模组的趣味性就有一部分被PL操作扼杀、无法体现在团里了……说实话我个人并不推崇这种玩法。
我们桌一般习惯按结尾揭开秘密的方式来演,把这部分补到团的尾巴里。
这团本身也是这个倾向。但这次团很不巧,直到最后,PC1秘密里那句“你不是把璞小姐视为妹妹,而是作为一位女性来爱慕”都被忽视了。
日语的“爱情”本身指的是“想成为家人的感情”,是广义之爱,本身当然包括亲情。HO硬性指定成男女之情,固然可能引起一部分人的反感。
但这团里如果PC1真的只是一个兄长身份的话……他也太“正直”了,那又怎么能算是“心之暗”呢?
“重HO”给了每个人参与这个故事的动机与身份,也铺垫好了秘密揭晓时的戏剧性,可以说是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我个人基本上也不喜欢那些把PC框得很死的“重HO”,蛛院这些PC秘密我觉得算是有些擦边的(尤其是PC3和PC4的秘密)。
所以在此也建议各位GM和PL们:开团前请谨慎确认PL的意向,
如果拿到PC秘密之后发现不合胃口,与其无视或扭曲设定,不如直接跳车。· 跑团毕竟不是语C说到【扮演为主】,这次的团其实也让我开始反思如何平衡权重的问题。
首先要说的是,我个人是很满意这团跑出来的效果的,毕竟大家都是真心实意在卷(……)
相比之下我反而好像个文盲但团后回顾的时候,明显能感觉到,团内有时PL太过于注重RP上的辞藻,对于故事的发展、线索、自己PC以外的人物变化,反倒没有精力顾及。
樱桃谎称术士游浪曾到上官府上那一段,唯一意识到不对劲的人是少侠的PL;
(别说我PCPL不分,实际上GM角度看得到每个人当时场内外关心的重点在哪)剧情里小厮特意去问了,我GM角度都借着上官老爷的口,明确地否定了樱桃的说辞,却没有人再作追问。
……每个人都感觉“这个地方不重要”,就算有什么不对劲也不值得自己关注,所以不约而同跳过了这个地方。
但纵观全团,正是因为樱桃的演绎初始感情的需要,导致了毒杀柳公子这个意料之外的发展。而更恐怖的是,柳公子一死,其造成的
破窗效应波及了全团。
之前还在正经讨论NPC感情怎么处理的PL们,场外风向完全变了:PL1“璞妹的幸福没救了”直接摆,PL2“总之找个人下药”,PL4“那就让小姐爱上游浪算了”……
说实话,看到这种反应,GM角度的我真的很痛心。PC们对无可挽回的后果所产生的心理,通过PL场外的发言,似乎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了我眼前。
不过,反过来一想,这团能给我(GM)和PL们如此丰富的体验,也是其魅力与优点……!
而这如黄粱一梦般既遗憾又满足的故事,也是跑团这种共同创作+娱乐的组合下方能诞生的。
写到最后,不禁再次感谢参与了这个团前前后后的所有人们!
对我来说,真的是很难忘的一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