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庭园】帝国历  (阅读 2704 次)

副标题: 月阁的学者比我聪明为什么不自己编史记?

离线 狂野玉米

  • 版主
  • *
  • 帖子数: 149
  • 苹果币: 0
  • 狂野生长的玉米,有成为玉米吸血鬼的潜质
【庭园】帝国历
« 于: 2023-04-03, 周一 05:01:15 »
无数记载在动荡与混乱中遗失,雷马利亚的历史自然也不例外;大地崩塌,民族分裂,如今的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历法,就如旧时的纳勒荼染与今日的弗加克,都有着各自对于年份的记录方式。尽管如此,大陆上最为流行、也同样最广为认同的历法,为也门度人创建的帝国历(Imperial Calendar);月阁中的学者以此为基础,考证并编写出了雷马利亚的史记,供后人学习并添上新的篇章。
而正如大部分历法一样,IC中的部分记录兴许并不准确,也有着记载上的空缺。至于可被数字记载前的年代,更是承载了各种宏伟的想象。神叛之前的故事、大断崖中的历史...诸如此类的神秘,还静待着后来的探索者以崭新的笔墨解答。

注:此帖仅以记载凡人视角的历史事件。关于大陆乃至世界更全面的历史,会另在名为【世界简史】的主题帖中更新!
« 上次编辑: 2023-04-03, 周一 05:08:48 由 狂野玉米 »

离线 狂野玉米

  • 版主
  • *
  • 帖子数: 149
  • 苹果币: 0
  • 狂野生长的玉米,有成为玉米吸血鬼的潜质
伟大的时代直至没落
« 回帖 #1 于: 2023-04-03, 周一 05:19:21 »
伟大时代 The Great Ages
在能被追溯之前的时代像是树荫间的斑驳光影,闪烁着朦胧与晦暗;没有任何人清楚那时发生过什么,更没有人知道那些宛如神话的故事、若是真实存在,都持续了多久。不同的文明对此有着各自的解读。在也门度的圣典中,这是被龙神开拓并统治的光明王朝;诸如河域诸国、冥罗、纳勒荼染乃至其他国度流传的神话中,也对这段时日报以美好而暧昧的幻想。然而,它的终章并不平和。

神叛,或大遗忘 The Betrayal, or The Oblivion
“诸神的背叛”,或是“伟大的遗忘”——受此称呼的时代,是迄今所有仍有记载的历史的开场白。在此之前的故事都已失落,动荡与灾祸也无从得知;短寿者忘却一切,长寿者三缄其口,更多则消失在海潮与山石中。诸神为何背叛?背叛何人?如此问题也不再有答案。而今唯一留下的残骸,或许也只剩下悬挂于大陆之上的,那散发着垂死光辉的天阳。
为数不多可以确定的是,那是一场战争,一场灾难,以至于诸神与之抗争的痕迹被深深刻入了大陆的表皮;东至开裂的神握之地,西至舍许森林深处的可怖裂谷,或许都是神叛期间留下的疤痕。自然,也相传有神祇陨落于其间——关于其身份,不同的信仰有着不同说法。龙教相信是龙神自我奉献,而弗加克新教称其为天阳神——身躯的碎片扎入地面。而剩下数位在此之后隐去身形,不再目视人类。而人类如恍然醒来般,再度生活于大地上。
这段时期没有确切的日期,但大部分人相信它大概发生在距今约两千前、也就是帝国历前的一千多年。
« 上次编辑: 2023-04-25, 周二 14:37:45 由 狂野玉米 »

离线 狂野玉米

  • 版主
  • *
  • 帖子数: 149
  • 苹果币: 0
  • 狂野生长的玉米,有成为玉米吸血鬼的潜质
Childhood's End
« 回帖 #2 于: 2023-04-03, 周一 05:22:47 »
神叛之后的大陆经历了一段混乱且黑暗的时期。神叛留下的不仅有奇景,更多是创伤,这段时期中天灾频发,受诅咒般的生物在大地上游荡。被荒漠隔开的东沿情况未知,而西沿的大部分幸存者聚集于西南方,后被称作始源之地的龙尾平原,试图在这危险丛生的土地上,从野兽手中抢得一席领土与资源;但比起猛兽怪物,最为致命的仍是同族之间的纷争。聚落苟延残喘,也有着尝试向外探索的民族,但除去一路西进的舍迦许人,迁徙在这个时期并不普遍。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残存的部族似乎仍有类似魔法的,能与野兽和相互抗衡的技术。然而,这种技术在随后的约两百年间迅速失传了;它们可能的载体和记载被随意丢弃,或是埋入土地,或是在战争的践踏下成了碎片。文明也退化成了我们现在认知中的,“最开始”的模样。万物的启蒙来源于纳勒荼染发现的“魔法”,而在帝国历正式创立前的一千年,也成为了纳勒荼染帝国称霸的时代。

魔法的萌芽 -750
当平原上的部族仍以兵器苦苦挣扎时,自西方回归的部分舍迦许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礼物:魔法。根据这些迦许人的说法,他们在迁徙的最后为躲避魔物进入了漫无边际的林地(也就是后来的舍许的森林),并遭遇了居住于此的精灵。两者在结盟后互相分享了所拥有的知识、信仰和技术,而在对森林深处的继续探索中发现了所谓的魔法。至于他们是如何发现、又如何学习的,这些舍迦许人对此保持缄默。最终,他们中的大多数在留下手记后返回了西方,而包括一部分精灵在内的少数人留在了平原,加入了其中的部分群落。

第一个帝国 -660

大迁徙 -350
在纳勒荼染的阴影之下,除了选择保卫家园而抗争到底的人,也有部族为了存续而忍痛将故土抛之身后,迁向东方或北方。实数多的大小部族在帝国历前四世纪中断断续续地撤出了龙尾平原,去更遥远的、未被西方帝国触及的未知之地寻求庇护所。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有记载以来的第一次大陆探索行动,也是雷马利亚种族多样化的伊始。
以默族为首的更为渴望僻静的群落选择东渡如今哈默卡咽喉周边的沙海,至于他们最终抵达了何方,西沿要在千年后方能知晓。而包括也门度在内一部分更为探求资源的人,向着北方的群山深处进发。据说更有甚者,逃入了错综复杂的地下世界,而他们的命运如何,便不在本史记所记叙的范围内了。

也门度 0
约在-200年左右,也门度的族群沿着古龙髓逆流而上,抵达了西堪深处。高原的环境和他们的故乡截然不同,干燥、寒冷、层峦叠嶂,不过也门度人也清楚,他们已经没有了回头路可走。他们最终在河水的发源地附近发现了一处地势较低的狭长谷地,此处的气候并没有那么极端,土地也适合耕种和畜牧。然而,根据记载,也门度人在此地扎营的第一夜在“未名的低吼于巨物移动声”中度过,而直到破晓的阳光洒下,那些声音的主人才终于现身:数以千计、遮天蔽日的群龙。这些龙不仅是智力低下的龙兽,更有古老而智慧的巨龙。这中一些对人的存在唯恐避之不及,而同样也有一部分乐于与这些新生代的小存在们进行交流。巨龙已见证了足够多,如今的它们只希冀群山的和平与沉默。为此,它们与与也门度人立下了一个誓言,以“不问”,“不扰”为条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结合后来的历史看来,这包括了后裔(也就是龙种)与人的合作,以及对抗侵略者上的协助。这一誓约被称作缄默誓言,而作为立约一方的数条巨龙被尊称为圣龙。
在圣龙的助力(与请求)下,也门度人逐步开拓谷地、驱逐野兽、建立起最初的城镇。圣龙愿意透露的知识以及这一路上所发现的古迹同样塑造着他们看待整个世界的眼光。不知从何时起,谷地中的聚居地之间流传起了崇拜巨龙的宗教,并迅速地发展起来。最终,伴随着“圣典”在一处古代废墟中被发现,龙教自此成为了也门度文化无从替代的基础。
随着人口不断壮大,各地的领导者们意识到需要一股更紧密的力量,一种精神或意识形态,将众人团结在一起。于是,在开始迁徙的两百余年后,也门度宣布立国;这个消息随着旅行至外地的使者与贸易者们传了出去。此时的它仅是群山中默默无闻的一处小国,但这重要的日子仍被当做了帝国历的第一天。
« 上次编辑: 2023-04-04, 周二 21:40:33 由 狂野玉米 »

离线 狂野玉米

  • 版主
  • *
  • 帖子数: 149
  • 苹果币: 0
  • 狂野生长的玉米,有成为玉米吸血鬼的潜质
也门度时期
« 回帖 #3 于: 2023-04-03, 周一 06:12:32 »
错翼战争 183-235
怒火随着纳勒荼染愈发嚣张跋扈的“试探”在也门度境内渐长,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则是一次对边境城镇的夜袭。尽管援兵在几小时内抵达现场,这场意料之外的袭击依旧带走了数条生命——这其中包括了立下誓言的圣龙之一乌提尔;据说牠为保护民众尽快撤离而与纳勒荼染的法师对峙,最终死在了咒法的炮火中。
圣龙之死震惊了也门度举国上下;士兵迅速处理了尸体。隔日,龙吼与号角声自尤辅传出,响彻山谷;这便是宣战的号角。
(玉米要困觉了!战争过程暂缺)
当然,这头日益崛起的巨龙并不满足于一场胜利的喜悦。通过战争期间得到的资源与情报脉络,它在未来的数百年间缓慢而无可抵挡地向外扩张着,若无必要则通过使节与文礼,有必要则通过龙与铁器。直到六世纪为止,共有三片邻近地区被纳入了它的疆界。

东沿的探索、侵略与独立 550-600


安萨"王朝" 600-630

弗加克 700

十二战争 880-892
« 上次编辑: 2023-04-03, 周一 12:40:16 由 狂野玉米 »

离线 狂野玉米

  • 版主
  • *
  • 帖子数: 149
  • 苹果币: 0
  • 狂野生长的玉米,有成为玉米吸血鬼的潜质
求你了月阁的学者哥你帮我写吧
« 回帖 #4 于: 2023-04-03, 周一 06:15:02 »
再往后至1200年左右便是相对近代的历史。

明目之城建立 1000
名目之城的诞生,就像当年的雷马利亚之眼一样,吸引了大量有抱负的学者。自此之后,魔法、科技等技术在此地各种学术组织的活跃下不断改革。

新神 1150
1150年的春日,一本名为《神的庭园》的书(或者说论文集)出现在了白行的书架上。此书的印刷数仅有十余本,但一经出版,毫无意外在名目之城内外引起了不小的风波,不仅因为此书探讨了一种天马行空到能被认作痴心妄想的理论,更是因为编写并出版它的人,正是城中乃至东沿赫赫有名的学者艾勒罗。藉由此书,艾勒罗宣布了他过去五十多年来潜心研究的结果:是的,他发现、或者说观测到了神;神祇与祂们所处的世界切实地存在,而其中的一些身影,甚至在此前的神话中素未谋面过。
一些人对此嗤之以鼻,觉得艾勒罗在文献中走火入魔、成了傻子,一些则斥责其对“信仰”的亵渎;艾勒罗则在未来的数年中持续着对这些理论和系统实践的完善工作,试图重现在书中所讲述的奇迹并公之于众。三年后的一个秋夜,他召集了明目之城中有名的学者。他们在大学者的带领下来到全程的最高处,也就是月阁书库的望庭中。在此处,艾勒罗向众人展示了他的研究成果。那一晚究竟发生了什么,恐怕仅有在场的人才知道;然而,每个离开望庭的学者都对此守口如瓶。他人唯一可知的即是,反对与怀疑艾勒罗的声音就这样弱了下去。
1155年,艾勒罗整理并出版了第二本书——这次的印刷数量更多,也是以更通俗易懂的文字编写——与第一本有着同样的名字。不同之处在于其内容;第二本书中详细记录了学者整理的完整神系、魔法与神术理论,以及更多。这批书籍在他——或是其他有心之人的安排下——被商队带向了更远方。很快,有关神祇的消息在大陆上传开了。诸如也门度等宗教保守的国家自然而然将其列为了禁书,但各地早已在此之前掀起了不可阻挡的热潮。
(有关艾勒罗书中阐述的内容,可以在诸神一贴中了解!)

密教之潮 1155-1174
艾勒罗之书引发了一种对于神祇的全新狂热;这或许与虔诚有关,但更多是关于求知欲以及贪婪。既然神祇确实存在,过去的种种疑问是否可以获得解答?凡人又是否能触及其所在的世界,乃至超越神术的接线、分得哪怕一丝的神力?抱有困惑、探索欲乃至野心的人很快聚集起来,形成了对神与神庭进行研究的“探神者”团体。在最开始的这段时间,他们并没有多少收敛作风的意识;其中被公众视为学会、甚至得到公开资助且在大众视野中活动的也不在少数。温和派兴许仅将活动集中于学术研讨,但渐渐地,更多人不择手段、以探神之名转而追求那些被列为禁忌的奥秘——有权势者的支持则助长了更为猖獗的犯罪事件。自1160年后,各地的失踪与人口拐卖以惊人的数字上涨,擅长神术的牧师的离奇失踪也不在少数;更有假借探神者身份行恶的好事之徒。一时间,大陆的社会中人心惶惶。
多数官方执政者无法容许这类叛乱,但缺乏有效遏制探神者活动的方法,直到也门度的龙庭首当其冲,在1172年宣布了清扫法案——任何于其行省境内活动的探神者都将被视作“异端”——尽管并没有多少人胆敢打起龙教牧师的主意,但这很显然已经超越了帝国所能容忍的范围,而异端者这一称呼在帝国语境下的分量不言而喻。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东西沿各地纷纷效仿,部分地区的清扫手段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快,伴随着驱逐令、以及被吊死的尸体,探神者们淡出了民众的视野。当然,他们并没有完全消灭;更多只是转入地下,暗中继续着他们不为人知的研究。这些组织也被赋予了一个新的、更具贬义的名字:密教。如今的“探神者”一词也都通常指代艾勒罗一人,但他本人在1155年后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失去了踪迹。

« 上次编辑: 2023-04-25, 周二 14:38:43 由 狂野玉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