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ZZ:角色游戏扮演史  (阅读 6600 次)

副标题: 转自台大机电

离线 cas

  • Hero
  • ****
  • 帖子数: 731
  • 苹果币: 0
ZZ:角色游戏扮演史
« 于: 2004-06-12, 周六 11:25:03 »
发信人: zzaaa@kkcity.com.tw (无回应代表此人不在),  看板: TRPG
标  题: RPG史 PT.1 70年代
发信站: KKCITY (Mon Apr 12 19:31:09 2004) bbs.kkcity.com.tw
转信站: Maxwell!bbs.ee.ntu!KKCITY

http://cfantasy.adsldns.org/phpBB2/
http://cfantasy.adsldns.org/dungeon/archiv...00020.html#more

许多人都知道,角色扮演游戏是从战棋演变而来。第一版的龙与地下城出
现在1974年一月,被当作是Chainmail的扩充规则,副标题是『Rules
for Fantastic Medieval Wargames Campaigns Playable with Paper
and Pencil and Miniature Figures』。最早的构想来自於Dave Arneson
(注一)。Dave Arneson是一个资深的战棋玩家,主持过许多与模拟历
史上战役的游戏。有一天,他拿出了一个自己设计,名为Blackmoor的
设定来给他的玩家,这个战役不同於以往,他们来到了一个从未进入的世
界,在那里魔法随处可见,地表上到处是神话中的怪物。

玩家必须扮演游戏中的角色,像是经过一个装置被传送到游戏里的世界。
很多玩家并不喜欢这一点,当时在他们的游戏社团里有一个玩家Mike
Carr设计了一个一次世界大战的飞行游戏(注二),里面每个人都可以操
作很多的角色 。而且Arneson总是只是用很多方法设计他们,但不会杀
死他们。但很快地,他们便发现自己融入了Blackmoor中的角色,变成
了他们的灵魂。

这些角色不是仅仅是由一群属性组合起来的人物,他们还从与敌人的战斗
中来提升自己的战斗和魔法技能。战斗的次数越多,人物也随之增强,这
成为了Arneson所说的角色发展。Blackmoor玩著玩著渐渐离开了棋盘
上的小人,Arneson让玩家去拯救关在Blackmoor城堡下地城里公主,
他并且画了这些地下迷宫的地图,让玩家可以想像自己在这些地图上穿
梭,像是真的处在一个广大地城之中。他的玩家之一,Dave Megarry对
於这个想法感到惊奇,回家之後设计了一个桌上游戏Dungeon(注三)
并由後来的TSR出版,在此之後,这些迷宫就被称为地城,即使他们并不
真的在地底下。

在游戏进行时本来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则,只靠Arneson的裁定来决定结
果(注四),而Arneson的判定常常会前後不一 ,这让玩家们希望有一
个标准规则来判定战斗的结果,但设计规则并非Arneson的强项,於是他
开始找寻合作的夥伴,就在这时他想到了Gary Gygax。
Gary Gyrax当时已经是一个游戏Chainmail的设计者之一,同时也是个
奇幻迷。他还写了一个Chainmail用的奇幻模组。Chainmail本来是一
个中世纪的战棋游戏,由Gary Gygax和Jeff Perren设计,而Gary
Gyrax本身是Robert E. Howard(Conan小说)跟Tolkien迷,他便
用这些小说里的怪物制作了一个奇幻模组来当作第二版Chainmail的扩
充规则。

这些规则正是Arneson所要的,他把它加入了自己的Blackmoor战役
中。Arneson以前曾在大型聚会中遇见过Gygax,便带著自己的游戏去
给他和一些其他玩家看,Gygax就写了第一个角色扮演游戏的规则,也就
是後来大家熟知的龙与地下城的第一版(注五),并由TSR公司出版 。
一开始的规则只有移动和战斗的规则,而且并不完善,但成为故事的一部
分这个主意还是带来了很大的回响。玩家并自己撰写规则来改善自己的游
戏。1975年初,TSR公司出版了Grayhawk扩充规则,其中含有更完善
的战斗规则,新法术,怪物和魔法物品。Gygax并许可玩家可以自由的扩
充这些规则。

TSR了解到RPG是一个很大的商机,撰写扩充规则只是其中的一项,制
作出新的游戏可以满足更多领域的玩家。1975年,Brian Blume和Gary
Gygax写了一个有关西部的角色扮演游戏,叫做Boot Hill,它的主题放
在枪战中,这是第一个非奇幻的角色扮演游戏,但它的销路并没有奇幻主
题的游戏来得好。

接著他推出了Empire of the Petal,背景设在由Professor M.A.R.
Barker的Tekumel世界中。这也是第一个战役集,但也没有造成太大的
轰动。同一年,其他公司也开始推出自己的RPG游戏。St. Andre的
Tunnel & Trolls在六月出版,是第一个非TSR出版的游戏规则(注六),
简化了D&D的内容让游戏变得容易上手(注七)。同时,GDW公司出版
了En Garde!,游戏加入了阶级系统,玩家扮演中古时代像三剑客一般的
剑士。TSR刚出版了Grayhawk,里面含了一个叫做The Temple of The
Frog的Scenario,也是第一个scenario,掀起来一股自制scenario的
Frog的Scenario,也是第一个scenario,掀起来一股自制scenario的
风潮,散见在包括TSR出版的Strategic Review等杂志上。
1976年的Monster! Monster!是Andre的下一个作品,玩家扮演怪物
来对抗冒险者;Fantasy Games Unlimited的Bunnies & Burrows则
是让玩家扮演兔子;Phil Edgren的Knight of Round Table是第一个有
关亚瑟王传奇的游戏;其他还有接续Boot Hill想要打开其他类型RPG市
场的,Flyinh Buffalo的Hard SF游戏Starfaring;TSR的太空奇幻游
戏Metamorphosis Alpha,虽然都有一定的支持者,但还是没有留下令
人深刻的印象。

在1976到1977之间还出现了许多有特色的奇幻RPG。Steve Jackson
的Melee,後来跟Wizard成为了The Fantasy Trip的核心;FGU的
Chivalry & Sorcery,注重真实性,系统复杂度超越D&D。此外还有许
多游戏杂志纷纷出现在市面,包括The Dragon(Dragon的前身)、White
Dwarf等等。

1977年对於许多人来说,是STAR WARS年。这部影响深远的太空史诗
电影,让人们也渴望能够在广大宇宙中冒险,推出了跟太空有关的设定。
然而大多数都没有引起玩家的青睐,直到Traveller的诞生。Traveller
由Marc Miller设计,受到许多玩家和其他公司的模仿,但一直到80年
代才让这个领域发扬光大,不过Traveller有许多概念对後来的游戏影响
很深,特别是它的技能系统。

Marc Miller了解到科幻游戏中使用职业和等级系统并不适当,在复杂的
世界里,只拥有几样零星的技能是不够用的。於是他设计了一个关於角色
发展的系统,玩家在游戏前就必须先决定角色的教育程度跟背景,并且根
据这些背景来选择对应的技能及技能等级。但是以往的职业等级系统的想
法,仍然出现在玩家选择他们的专业项目,更优於建立自己的背景故事之
上,因为这会影响到他们技能的最大值。但这是第一次玩家把注意力放在
技能上,而并非他们的职业。

不过很快地玩家发现到要跑一个科幻小说背景的游戏,要比玩奇幻背景辛
苦得多,所以大部分地焦点还是回到了奇幻游戏上。
在1977年,TSR公司出版了D&D Basic Set,它主要是当作一个介绍
RPG这个游戏类型的定位,带领玩家进入了它的下一版游戏,AD&D。它
逐渐淘汰了它的上一版游戏。另外一个重要的游戏是Chaosium出版的
Runequest(注八),它是第一个真正技能制的游戏,让玩家能够创造自
己想要的角色。

然而在1979年,发生了一个名字叫做James Dallas Egbert III的学生
失踪事件。James被雇用来的侦探发现他在学校有参加一个叫做D&D的
游戏,他们还会利用下水道来当作假想的地城,於是便把James认为是
受到了游戏的影响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样的假设透过媒体的报导变成
了RPG会蛊惑人心的想像,但实际上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并不是这样表面的
原因(注九)。1982年的Irving "Bink" Pulling自杀事件同样也是如此,
RPG被当作了罪恶的代名词,里面的法术被认为是恶魔的工具(注十)等
等,即使到今天,有些人还是这样认为。

下期预告:
泛用还是非泛用? 超级比一比
你的规则不是我的规则
这是一个最美好的时代

百家争鸣的80年代 五月上映


注一  但显然地Dave Arneson也并非是第一个想出Role-Playing这
个idea的人,他曾提到他的游戏夥伴Dave Wesley才是他这个想法的来
源。参考A History of Role-Playing Part I跟The Fantasy Roleplaying
Gamer’s Bible

注二 这个名为Fight in the Skires游戏的另外一个特色,是玩家可以
把他们的角色延续下来,用在多个scenario之中,也可利用从战役中存
活下来的奖励换取较好的技能

注三 这个游戏的特色是玩家在游戏中没法看到棋盘上的全景,例如有什
么怪物在门的後面。你必须等到与另外一片地图连结起来才能发现是什么
么怪物在门的後面。你必须等到与另外一片地图连结起来才能发现是什么
在等待著你

注四 很明显地,从远古之前就告诉我们GM的权力有多大

注五 後来Gary Gygax跟Dave Arneson因为理念不合而拆夥了,
1979年,两人甚至为了版权问题闹上法庭,最後Arneson败诉。Gyrax
也在Dragon第七期写了D&D起源的说法

注六 在这之前,其他的公司多是出版扩充规则或者是补充资料

注七 事实上,Andre自己曾说要是第一版的D&D规则写得易懂些,他
就不会写T&T了

注八 後来它的核心成为了Basic Roleplaying系统,用在CoC等游戏


注九 对此事件有兴趣可以参考The Disappearance of James Dallas
Egbert III,此外,像Dragon 30期也有游戏公司对此发表的声明

注十 有趣的是,这类的事情似乎可以套用在许多东西上,像哈利波特等




--
 "我相信, 大自然的一切不是用掷骰子产生的"
                                                 Albert Einstein(1879~1955)
                                                      Pen & Paper RPG讨论区
                                        http://cfantasy.adsldns.org/phpBB2/
                                           telnet://bbs.kkcity.com.tw:21960
« 上次编辑: 2004-06-14, 周一 11:45:22 由 cas »
   曾经看过一篇短篇小说,主角是个喜欢挖洞的高中生。挖洞是他的兴趣——不,是习惯。后山、海边、校园、中庭、体育馆后面、公园、草地、沙滩、工地、危楼,只要是能挖洞的地方,都会看到高中生的杰作。他总是在挖洞,不停地挖洞,随时带把铲子在身边。高中生的挖洞行为并非毫无意义,他深怕——不,确信自己迟早会杀人,所以才不停挖洞,因为他需要一个掩埋尸体的洞穴。有一天他到远方旅行,在河边的土堆下铲的时候,突然感到一丝异样。即使如此,高中生并未停止手边的工作。挖洞对他来说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不可能中途放弃。最后,高中生挖出了一具尸体。……原来我并不孤独,高中生喜上眉梢。

离线 cas

  • Hero
  • ****
  • 帖子数: 731
  • 苹果币: 0
ZZ:角色游戏扮演史
« 回帖 #1 于: 2004-06-12, 周六 11:29:32 »
发信人: zzaaa@kkcity.com.tw (无回应代表此人不在),  看板: TRPG
标  题: RPG史 Part2 80年代
发信站: KKCITY (Thu Jun  3 16:40:10 2004) bbs.kkcity.com.tw
转信站: Maxwell!bbs.ee.ntu!KKCITY

80年代的RPG市场,带来的是与70年代完全不同的一份光景。

原本在70年代末,TSR俨然成为最大的游戏出版商,其他公司只能仿效地推出游戏
产品,市场上绝大多数是以Fantasy为主题的游戏,虽然其他类型也不断地推出,
但都没能像Fantasy类型卖得那样好。

76年出版的Dragon杂志是使游戏资讯流通的一大功臣。当时的Dragon是作为RPG玩
家交流的一个来源,内容除了D&D之外,还有其他公司推出的游戏介绍,与现在作
为官方D&D杂志的走向不同。(Dragon在今年也公布将完全作为D&D官方资料的支援
,与其下另外一本Dungeon杂志日後将只提供D&D的资讯,前几年Dungeon杂志还会
有其他公司d20系统的介绍或是冒险模组,但以後就再也看不到了)

I.C.E公司在1982年推出Middle Earth Roleplaying跟Rolemaster不但在美国获得
好评,在欧洲地区也家喻户晓。Chaosiom在78年推出的Runequest已经有一定
的支持者,继续利用其核心系统推出Call of Cthulhu(81)、Stormbringer(81)?
Elfquest(84)跟新系统的Pendragon(85)等游戏。像CoC跟Pendragon都已经
成为该类型游戏中的翘楚,扩大了玩家的口味。Fantasy Games Unlimited、
Palladium Books(与其著名的游戏系统同名)、Hero Games(Champions)、Steve
Palladium Books(与其著名的游戏系统同名)、Hero Games(Champions)、Steve
Jackson(GURPS)、GDW(Traveller)… 游戏的选择变得更多样,类型更多,
於是造成了泛用系统的诞生。

GURPS(86)是第一个以泛用系统为设计目的的系统。在这之前,像Basic
Roleplaying System跟Hero Games的Champions都是原本为了某个游戏所设计,
再修改成为泛用系统。在核心上,GURPS采用的是延续Traveller的技能制,用
特徵来设计出独一无二的角色,系统中还提供了很多简单的技巧让玩家能轻易地
去对应各种类型主题的游戏,游戏公司也『亲切地』推出了上百本的手册分别撰
写在不同类型下对应的技能跟补充资料。因为其泛用度,在其他国家也能够相对
地出版适应当地风土民情的新类型,像在日本的妖魔夜行系列,就是用GURPS
系统去玩人怪并存的游戏世界。

当然这样的系统未必会马上被玩家所接受,各种游戏类型仍然有其最为人所推崇
的系统,像超人系的Champions,科幻系的Traveller,卡通系有Toon(1984),
现代侦探推理系的Top Screct(80)、007 James Bonds(83),战争系有Twlight:
2000(84),机器人对战的Mechwarrior(86),海盗系的7th Sea(89)等等。当
然因为这些游戏系统本来就著重在呈现特定的类型,在满足特定玩家的游戏体验
上占了先天的优势,不过泛用系统的优点在於你只要学一套系统就可以玩各种类
型的背景,对於想要尝试多样性的玩家是一大吸引。而且SJ公司的资料集内容
丰富程度也到了会引起联邦注意的境界(不知道算褒还是贬),在详尽上也不输
给其他公司的游戏。再加上泛用系统的玩家对象比起只针对某些类型玩家的游戏
市场大上许多,使得开发泛用系统也成为一种风潮。现在的d20系统也是,反而
市场大上许多,使得开发泛用系统也成为一种风潮。现在的d20系统也是,反而
系统成为了让人免费在网路上面下载使用的工具,游戏公司则靠之後的扩充规则
来赚钱。

这个时期除了这些新型态的游戏之外,电影成为了大众的娱乐工具。也因此,许
多拿到电影版权改编的游戏便成了市场的下一个目标。这其中得益最大的就是手
中握有许多电影版权的West End公司。West End出过无数著名电影改编的游戏,
包括Indiana Jones、MIB等等,但其最为人所称道的,还是Star Wars d6系统,
以及Ghostbasters。同样反应时代的还有80年代尾的Cyberpunk类型,包括同名
的Cyberpunk(1988),90年代SJ出版GURPS:Cyberpunk的时候还被美国国家
单位所盯上。

当然TSR在列强的环伺之下,也努力地在拓展自己的版图。像是龙枪系列,结
合了游戏跟小说的产品线,小说在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回响,也使得该系列成为
D&D中一个很重要的产品线。85年的Oriental Adventures也是,是该年销售量
最高的游戏。

TSR公司除了D&D之外,也跨足其他领域,像之前介绍的Top Screct、Adventure
of Indiana Jones、Conan、Gamma World、Gangbusters等等。在超人系上,TSR
取得Marvel的版权,出版了Marvel Super Heroes(84)。跟Hero Games的
Champions,Mayfair Games的DC Heroes(85)成为此类型中三强鼎立的状态。


但是从80年代中期,TSR公司发现D&D始终是他们产品中最重要的部分(此
时已改称AD&D),於是他们著重在把AD&D推广给更多的新进玩家,以及扩
充规则、冒险集之上。当时TSR已经拥有Greyhawk跟Dragonlance两条主产品
线,87年出版了规模更大,由数位设计者打造的Forgotten Realms世界。(第一
个共享世界要算是Chaosium的Thieves's World(81))从77年出版的Core Rule
在经过这些年之後,已经不堪负荷那些扩充的规则,终於在89年,TSR一次推
出了二本更新的规则手册,包括Player's Handbook跟Dungeon Master's Guide,
成为AD&D 2版。(现在WTC的D&D 3版其实是(A)D&D 3版,而非大众以
为的AD&D是二版D&D,现在的是三版),出版後马上成为该年度市场销售冠
军,以及该年度的Origins最佳RPG系统。

此时的RPG游戏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市场上出现的RPG的已经有一定的主题跟
可玩性,系统设计师开始寻找RPG的可能性。像是Toon的作者Greg Costikyan,
他也同时是Star Wars d6的设计者之一。84年出版的Paranoia,可以说是恶搞游
戏中的佼佼者。

Paranoia游戏的背景是在遥远的未来,人类被电脑所控制,一举一动都必须在电
脑的掌控下执行。当然玩家扮演的是人类的角色,GM则是扮演电脑。於是一直
以来GM大还是玩家大的问题被解决了,只要玩家对GM的做法有问题,大可
以指著规则书上电脑(GM)最大的规则给玩家看(再也不会有规则魔人了!
耶)。如此这般的恶搞风充斥在游戏中,也预言了即将到来90年代中,RPG市
场的景象。


--
有付上此签名档代表可以自由转载本人文字, 转载请付以下资讯                   
作者 uhc (uhc1130@msn.com)
Pen & Paper RPG讨论区 http://cfantasy.adsldns.org/phpBB2/
纸上游戏殿堂BBS       telnet://bbs.kkcity.com.tw:21960
中文RPG百科           http://cfantasy.adsldns.org/wiki/index.php?title=RPG
RPG推广站             http://cfantasy.adsldns.org/dungeon/
--
 
   曾经看过一篇短篇小说,主角是个喜欢挖洞的高中生。挖洞是他的兴趣——不,是习惯。后山、海边、校园、中庭、体育馆后面、公园、草地、沙滩、工地、危楼,只要是能挖洞的地方,都会看到高中生的杰作。他总是在挖洞,不停地挖洞,随时带把铲子在身边。高中生的挖洞行为并非毫无意义,他深怕——不,确信自己迟早会杀人,所以才不停挖洞,因为他需要一个掩埋尸体的洞穴。有一天他到远方旅行,在河边的土堆下铲的时候,突然感到一丝异样。即使如此,高中生并未停止手边的工作。挖洞对他来说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不可能中途放弃。最后,高中生挖出了一具尸体。……原来我并不孤独,高中生喜上眉梢。

离线 cas

  • Hero
  • ****
  • 帖子数: 731
  • 苹果币: 0
ZZ:角色游戏扮演史
« 回帖 #2 于: 2004-06-12, 周六 11:31:31 »
发信人: zzaaa@kkcity.com.tw (无回应代表此人不在),  看板: TRPG
标  题: Re: RPG史 PT.1 70年代
发信站: KKCITY (Mon Apr 12 19:35:45 2004) bbs.kkcity.com.tw
转信站: Maxwell!bbs.ee.ntu!KKCITY

RPG史 PT.1 70年代 文章中出现的游戏列表:

4.  [RPG] Dungeons & Dragons  根据Gamer's Bible,这个名字是由Gary的老婆所取
                              的,但他後来又改变说法,说取名字的是他的女儿。
5.  [RPG] Boot Hill
6.  [RPG] Empire of the Petal
7.  [RPG] Tunnel & Trolls
8.  [RPG] En Garde!
9.  [RPG] Monster! Monster!
10. [RPG] Bunnies & Burrows
11. [RPG] Knight of Round Table  後来出现了Knight of Dinner Table!
12. [RPG] Starfaring
13. [RPG] Metamorphosis Alpha
14. [RPG] Melee
15. [RPG] Wizard
16. [RPG] The Fantasy Trip
17. [RPG] Chivalry & Sorcery
18. [RPG] Traveller
19. [RPG] Runequest






发信人: zzaaa@kkcity.com.tw (无回应代表此人不在),  看板: TRPG
标  题: Re: RPG史 Part2 80年代
发信站: KKCITY (Thu Jun  3 16:59:42 2004) bbs.kkcity.com.tw
转信站: Maxwell!bbs.ee.ntu!KKCITY

本文的最新版会放在
http://cfantasy.adsldns.org/dungeon/archives/000422.html

文章中出现的RPG列表
20. [RPG] Middle Earth Roleplaying
21. [RPG] Rolemaster
22. [RPG] Call of Cthulhu
23. [RPG] Stormbringer
24. [RPG] Elfquest
25. [RPG] Pendragon
26. [RPG] Palladium
27. [RPG] Champions
28. [RPG] GURPS
29. [RPG] Basic Roleplaying System
30. [RPG] Toon
31. [RPG] Top Screct
32. [RPG] 007 James Bonds
33. [RPG] Twlight:2000
33. [RPG] Twlight:2000
34. [RPG] Mechwarrior
35. [RPG] 7th Sea
36. [RPG] Master Book
37. [RPG] Star Wars d6
38. [RPG] Ghostbasters
39. [RPG] Cyberpunk
40. [RPG] Adventure of Indiana Jones
41. [RPG] Conan
42. [RPG] Gamma World
43. [RPG] Gangbusters
44. [RPG] Marvel Super Heroes
45. [RPG] DC Heroes
46. [RPG] Paranoia

--
有付上此签名档代表可以自由转载本人文字, 转载请付以下资讯       
作者 uhc (uhc1130@msn.com)
Pen & Paper RPG讨论区 http://cfantasy.adsldns.org/phpBB2/
纸上游戏殿堂BBS       telnet://bbs.kkcity.com.tw:21960
中文RPG百科           http://cfantasy.adsldns.org/wiki/index.ph
RPG推广站             http://cfantasy.adsldns.org/dungeon/
« 上次编辑: 2004-06-12, 周六 11:38:35 由 cas »
   曾经看过一篇短篇小说,主角是个喜欢挖洞的高中生。挖洞是他的兴趣——不,是习惯。后山、海边、校园、中庭、体育馆后面、公园、草地、沙滩、工地、危楼,只要是能挖洞的地方,都会看到高中生的杰作。他总是在挖洞,不停地挖洞,随时带把铲子在身边。高中生的挖洞行为并非毫无意义,他深怕——不,确信自己迟早会杀人,所以才不停挖洞,因为他需要一个掩埋尸体的洞穴。有一天他到远方旅行,在河边的土堆下铲的时候,突然感到一丝异样。即使如此,高中生并未停止手边的工作。挖洞对他来说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不可能中途放弃。最后,高中生挖出了一具尸体。……原来我并不孤独,高中生喜上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