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Dancing Blades —coc7th剑斗扩展规则—  (阅读 7488 次)

副标题:

离线 无刀取

  • 英雄志愿
  • 版主
  • *
  • 帖子数: 1298
  • 苹果币: 1
Dancing Blades —coc7th剑斗扩展规则—
« 于: 2020-05-22, 周五 07:36:56 »
一,战斗规则补充
  奖励骰与惩罚骰
本扩展规则中出现了大量的奖励骰与惩罚骰,为此需要进行提出两条拥有最高优先级的原则——
1. 当一名角色在一个检定之中同时拥有奖励骰惩罚骰之时,两者相互抵消
2. 当两名或多名角色在进行对抗检定时,双方的奖励骰相互抵消

  双持火器连射(惩罚投骰)  Twoguns, Multiple Shots (Penalty die)
大多数手枪都可以被双持,并且进行连续开火,在这种情况下,连射数目上限变为两手火器次数之和。不过如同通常的连射规则一样——单发开火可以很容易掌握,但是连射则需要枪手花费精力稳住手腕和控制后坐力——以射速换取精度。当射击者在一轮内射击 2 或 3 发子弹,他必须为每次射击单独骰攻击检定,并且每次检定都必须承受一个惩罚投骰。

  防弹等级与防弹衣
劇透 -   :
1. 基础概念
在此系统下,每件“护甲”同时拥有:

基础护甲值
表示它对各种“普通伤害”的减伤能力;如利刃、坠落撞击、高温等。与原有规则兼容:伤害先减去护甲值,再对目标造成剩余伤害。若伤害小于护甲值,角色不受实质伤害。
例如,一件标准军用防爆服可能有 12 点基础护甲;普通的厚皮夹克只有 1~2 点护甲。

防弹等级
仅对枪械弹丸(或指定“带穿透性”的攻击)生效。防弹等级划分若干级别,代表了该护甲可抵御何种强度的子弹。
对子弹的抵抗力体现在:若子弹的穿甲等级(见下) ≤ 护甲的防弹等级,则该次命中伤害直接降为最小伤害(如2D6→2);否则正常结算。

当护甲受损或被击穿时,防弹等级可能下降,甚至降为 0 而报废。
理论上所有护甲都拥有“基础护甲值”和“防弹等级”。譬如部分护甲(如厚夹克)很可能“防弹等级 = 0”,表示无法有效抵御子弹,仅有1~2点基础护甲值却无特别防弹能力。

2. 子弹穿甲等级与防弹等级
为简化处理,可将常见子弹穿甲与防具防弹划分为几档等级:

穿甲/防弹等级 1:小口径手枪弹、老式左轮或短管散弹等威力较弱弹药。
穿甲/防弹等级 2:主流 9mm / .45ACP 手枪弹、普通霰弹、冲锋枪等。
穿甲/防弹等级 3:普通小口径或是中间型威力步枪弹(如 5.56mmNATO或是7.62×39mmSoviet)、半自动/自动步枪。
穿甲/防弹等级 4:全威力步枪弹(如 7.62mmNATO M80 全威力)、狙击步枪等。
穿甲/防弹等级 5:.50BMG 及以上超大口径武器或高科技穿甲武器。

这是一个示例分档,请按照游戏需求或背景武器自行调整。若使用 AP 弹等,可为其增加 1 级穿甲等级或削减目标防弹等级 1 级。

3. 子弹命中后的结算流程
当一个调查员或 NPC 穿着护甲受到子弹命中时:

判定防弹
若武器穿甲等级 ≤ 护甲的防弹等级,则该次子弹伤害自动降为最小伤害(例如 2D6 → 2;3D6 → 3)。
若武器穿甲等级 > 护甲的防弹等级,则按正常方式计算伤害。

应用基础护甲值
如果该攻击未被“最小伤害”所限定,则伤害可再通过基础护甲值减伤。
例:若护甲有 12 点基础护甲,但防弹等级不足以防住某次步枪弹,那就先进行伤害投掷,再减去 12,剩余伤害对角色生效。

极端成功或部位要害
如果攻击判定为极端成功(或在特定“要害部位”命中),则可视为击中护甲薄弱处,直接无视防弹等级效果——该次伤害按正常方式结算(仍可用基础护甲值减伤)。
也可规定某些特制AP弹或特定怪物的远程攻击,同样可无视或削减防弹等级。

4. 护甲的受损与崩溃
4.1 护甲受损触发条件
当护甲在同一次战斗内:

累计承受 [护甲值 / 2] 次命中(向上取整),或任意一次伤害 ≥ 护甲值,
则该护甲的“防弹等级”下降 1 级。

例:军用防爆服基础护甲 12、防弹等级 4。当它在一场交火里被命中 6 次以上(12/2=6)或有一次伤害≥12(可能是高爆弹或极端成功),防弹等级从 4 → 3。此后若再次触发相同条件,则从 3 → 2,依此类推。

4.2 报废与修理
当防弹等级降至 0,表示插板或结构已彻底碎裂,无法继续提供防弹效果;护甲的基础护甲值可由KP决定是否也相应下降。
战后修理:除非是模块化的携板背心(Plate Carrier),否则已损坏的防弹衣无法在游戏内被调查员所修理;而如果是携板背心,则更换插板便可以修复护甲。
现实中可能更为复杂,但此处为游戏简化;原则是高防护需要代价与资源维持。

5. 冲击伤害
若一发子弹被防弹效果或减伤所抵消至极低伤害,仍可给角色带来冲击或钝震:
角色需要进行一次体质(CON) 检定。若失败,则角色立刻受到 1 点伤害(无法被护甲抵消)。
同一轮内多发命中只触发一次冲击检定。

6. 穿戴护甲的代价
6.1 技能检定惩罚
对某些防护等级高、笨重的护甲,若其防弹等级 ≥ 3、或是护甲值 ≥ 10,则:
每当调查员尝试敏捷、攀爬、潜行、闪避等需要灵巧/速度的检定时,需要带一个惩罚骰。

6.2 先攻顺序的减值
当决定先攻时,基于护甲的“基础护甲值”,对调查员的敏捷(DEX)做一次减值:

敏捷 - [护甲值 × 5]

例如穿着 12 点护甲的军用防爆服,敏捷 -60;如果这会让 DEX 变为负数,则至少视作 1。
劇透 -   :
这样能体现沉重防护造成行动迟缓。若这导致调查员极不灵活,他们在遭遇威胁时就得三思而行。
若不想过度弱化玩家行动,也可把惩罚幅度降低,如 [护甲值 × 2]。

7. 举例说明
军用防爆服
劇透 -   :
基础护甲值:12
防弹等级:4
对所有子弹:若武器穿甲等级 ≤4,伤害直接降为最小伤害(或 1 点);若极端成功或枪弹穿甲≥5,则按普通伤害并可减去 12 点护甲。
若累计在同一场战斗中承受 6 次命中(12/2=6)或某次伤害 ≥ 12,则防弹等级 -1。降至 0 时报废插板,基础护甲值视KP是否也随之递减。
若角色体质检定失败,可因冲击而额外失去 1 点伤害并短暂踉跄。
穿戴该服时敏捷 = 原敏捷 -60。并在进行潜行、攀爬等检定时带惩罚骰。

厚皮夹克
劇透 -   :
基础护甲值:1
防弹等级:0
对子弹:无特殊防弹,正常减 1 点伤害。
不会给敏捷带来较大减值,几乎不影响行动速度。

新盖亚战役设定扩展:钢铁与火药——近代早期的枪械
劇透 -   :
巴克弹(Buck and ball)
巴克弹是一种特殊的弹药形式,适用于所有没有膛线的滑膛枪,最早由施马尔卡尔登战争中的农民起义军使用,后流传开来,在阿尔比昂内战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弹药通常由一个或两个圆形铅弹构成主体,并与3至6颗霰弹相结合。铅弹和钢珠的目的是将0.50至0.75口径钢珠的破坏性影响与霰弹枪的扩散模式相结合。这种组合可以极大地提高滑膛火枪的命中率。在战斗中,特别是在较近的距离上,弹丸会保留大量的能量。当用来对付密密麻麻的部队时,巴克弹的散布会很有优势。
需求火器技能达到80及以上。调查员需要事先声明花费三倍的时间装填多发铅弹与霰弹,使得该火器的伤害骰翻倍。

官方可选规则

可选规则:火力压制
Suppressing Fire
劇透 -   :
火力压制规则的目的是逼迫数个敌人同时选择“寻找掩体“动作来回避攻击,从而消除他们还手的可能性。使用枪械的射手可以选择不瞄准某个特定的目标攻击,而是声明火力压制一群敌人。这个目标“群” 可能是一个房间里的所有人(常见于银行枪案的现场)或是所有处于武器扫射角度弧内的目标。所以,这些目标唯一保险的选择只能是寻找掩体,除非他们愿意冒着自己被射击的风险(射手不会声明自己的目标)继续站在原地。
这个规则通常用于对人群制造恐慌(每个人都可能被谁知道是不是瞄准自己的枪弹打中)。
一旦所有人都确定了自己是否寻找掩体,守密人就可以进行随机投骰并决定被射击的目标(包括选择寻找掩体的人在内),不过寻找掩体的角色当然要较难被击中。
例: 6 个调查员和 4 个 NPC 角色组成的突击队正在与一个挟持着少女的邪教徒对峙,这个邪教徒拖着人质钻进汽车里并朝着他的对手随意射了 3 枪。守密人允许每个在场的突击队成员选择是否寻找掩体,其中 4 个调查员照做了( 2 个人成功, 2 个人失败),其他人则选择站在原地。于是守密人为每一个在场的调查员和 NPC 分配 1-10 之间的一个数字,并且骰 3 次1d10 决定谁成为了子弹的目标——价格是一个 NPC,一个站在原地的调查员和一个寻找掩体的调查员,于是守密人再分别为他们骰射击攻击检定。

可选规则: 护甲调整
Armor Revisited
劇透 -   :
如果一把霰弹枪开火,在它打出的一片弹丸雨中,每一颗弹丸都必须击穿目标的护甲才能伤害到他。所以,霰弹枪的伤害骰是由不同的 d6 骰组成的,护甲会导致每个霰弹枪的 d6 骰都承受减值(相当于每一颗弹丸都尝试穿透护甲)。所以,如果一个穿着厚皮夹克( 1 点护甲值)的角色被一发 4d6 伤害的霰弹枪击中,这 4 颗 d6 骰(弹丸)每一个都会被皮夹克挡一下,所以整个伤害一共会下降 4 点。
有一些护具是特别用来防护穿戴者的某部分身体的;举例来说,钢盔只能防御使用者的头部。克苏鲁的呼唤标准战斗规则没有对具体的攻击瞄准规则作出解释(除非你使用下面的可选规则:部位瞄准),所以在混乱的拳脚,刀剑或是枪弹来去之中,即使是只防护部分身体的护甲在减免伤害时也视为完整的“护甲值” ——这也是为了这个游戏流程简化和方便计算而设计的规则。
不过,如果攻击者声明对特定的部位进行攻击(比如射击头部,手脚,等等),这些部位如果没有被护甲所保护,那么要如何计算呢?在这种情况下,被攻击者需要进行一个幸运检定。如果成功,那么击中他的攻击打到了护甲,伤害受到护甲的减免;如果失败,则攻击直接伤害他,不受护甲值影响。如果一个就是穿戴着同时可以保护头部和躯干的护甲,他可以在这个幸运检定上获得一个奖励投骰。
如果一个角色拥有覆盖全身的护甲或是某种天生的全体防护组织(比如大象的厚皮),他可以不必骰这个幸运检定——除非攻击者声明瞄准他防护的薄弱部位,如口部或眼部进行攻击,当然,如果攻击者声明瞄准这些部位,守密人需要为他的攻击检定提高一定的困难等级。

可选规则:部位瞄准
Optional Hit Locations
劇透 -   :
如果守密人不想使用幸运检定来决定瞄准特定部位,他也可以要求攻击者骰 1d20 决定击中的身体部位有没有护甲保护,见下表:部位瞄准。

投骰结果 – 命中位置
1-3 – 右腿
4-6 – 左腿
7-10 – 腹部
11-15 – 胸部
16-17 – 右臂
18-19 – 左臂
20 – 头部

可选规则:瞄准具
Sights
劇透 -   :
在使用远程武器射击时,利用光学瞄准仪器可以大幅度提升它们的有效打击距离。以.30口径的李-恩菲尔德步枪为例(基础射程 110 码),在使用了光学瞄准镜以后,它在射击 220 码内的目标时不会承受困难等级提升,而极端困难等级则更是提升到 440-880 码远。但是,光学瞄准并不会为抵近射击提供好处。

可选规则:支架
Bracing
劇透 -   :
将一件枪械架设在双脚架或三脚架上可以增加它在射击时的稳定性,这时它的基础射程翻倍;如果一件武器被固定在稳定的支架上,比如架在车辆或建筑物上,他的使用者在攻击检定时还可以获得一个奖励投骰。

可选规则:在战斗中移动
Movement During Combat
劇透 -   :
因为战斗规则的复杂性,通常我们不会特别仔细地测量每个战斗者自己的距离,大多数时候我们会用“一臂远” , “很近” , “一个房间的距离” , “小巷那一头” 这样的描述来给出距离。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考虑战斗中的精确距离问题——但如果确实有必要考虑的话,可以使用如下规则。

  • 一个战斗者每个战斗轮可以移动的距离等同于他的速度(MOV) x5(米)
  • 在进行近身战斗时,战斗者必须贴近到他的目标的近战距离内才能发动攻击。
  • 在一轮中,角色可以移动相当于(MOV)米远的距离,然后正常发动近战攻击。
  • 如果角色移动了大于基本他的MOV,最多相当于MOVx5 米远的距离,他可以在移动结束以后,发动一次单次的近战攻击。
  • 如果角色使用射击武器发动远程攻击,那么他可以在本行动轮的任何时候进行移动。
  • 如果角色因为准备好了射击而在决定行动次序时在敏捷值上拥有+50 加值,那么他必须在移动前进行射击攻击才能获得这一好处。
  • 在一轮中,角色可以移动相当于MOV米远的距离,然后正常发动一次(或多次)射击攻击,使用他正常的敏捷值行动次序(没有+50 加值)。
  • 如果角色移动了大于基本他的速度值,最多相当于MOVx5 米远的距离,他的奔跑动作会影响使用武器瞄准的精确性,在所有的射击攻击检定上承受一个惩罚投骰。这些攻击只能在他正常的敏捷值行动次序时进行(没有+50 加值),但他可以依靠这种方式快速地进入武器的有效射程中。
« 上次编辑: 2025-04-08, 周二 22:58:52 由 无刀取 »
愿得我心若明月,独映暗夜迷途人

さよなら 爱しい 大切な人 どうか“幸せに”——

离线 无刀取

  • 英雄志愿
  • 版主
  • *
  • 帖子数: 1298
  • 苹果币: 1
Re: 【房规】COC战斗扩展
« 回帖 #1 于: 2020-05-22, 周五 09:04:08 »
二,剑斗扩展规则

前言
魔改自模组:星野牧者中附带的剑道扩展规则,感谢前人栽树的同时,如果想要看到原版,可以去魔都搜索星野牧者 :em00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刀剑级别:
本规则将所有的战斗用刀剑分为五个等级:
——————————————————
轻小型刀剑 1D4+1+DB(与工具刀之间的分界线依然模糊,刃长在大约30厘米左右的战斗刀具,如:肋差,战壕刀,战斗匕首,大型博伊刀等)
重小型刀剑 1D4+2+DB(刀剑作为正规武器的最小尺寸,刃长普遍在50厘米上下的短刀短剑,如:小太刀,罗马短剑,梅瑟刀,M2战术剑,战术斧等)

单手中型刀剑 1D8+DB(已经难以藏匿在衣服中,刃长在60厘米以上的单手随身刀剑,如:军刀,笼手剑,明清剑,侧剑,迅捷剑,长梅瑟刀,德式斗剑,片手使用的双手刀剑等)
双手中型刀剑 1D10+DB(用双手持握的刀剑,作为随身武器来说已经是尺寸的极限了,如:日本刀,长剑,大刀等)

大型刀剑 2D6+DB(全长往往超过一米四,脱离了护身武器的范畴,作为纯粹的战场凶器而存在,如:大太刀,巨剑,骑士长柄斧,苗刀等)
——————————————————
以上均可以使用【格斗(刀剑 基础值 25%)】进行运用
无法使用其他的格斗类技能来使用这这五种战斗刀剑(但可以进行投掷)

2. 刀剑的基本运用:
格挡:当你的敌人宣言对你进行攻击时,你可以使用【格斗(刀剑)】技能进行格挡,当你取得比对方更大的成功等级的时候,你将完全防御这次攻击。
此外,双方取得相同成功等级时,格挡的一方会完全防御下这次攻击。
在进行攻击时,手持更长更大的刀剑的战士往往会更有利,在规则之中,这意味着——
当战斗中的一方宣言使用格挡动作时,【大型刀剑】对所有【中型刀剑】进行的进攻将享有1个奖励骰、对所有【小型刀剑】的进攻享有2个奖励骰
同理,所有【中型刀剑】对【大型刀剑】的进攻遭受1个惩罚骰,对所有【小型刀剑】的进攻享有1个奖励骰。双手【中型刀剑】对单手【中型刀剑】的进攻享有1个奖励骰
所有【小型刀剑】对所有【中型刀剑】的进攻遭受1个惩罚骰,对【大型刀剑】的进攻遭受2个惩罚骰
惩罚骰和奖励骰完全由进攻方进行投掷,格挡方维持原情况。

掩护:当你的敌人宣言对你以外的目标进行攻击时,你可以进行一次敏捷(DEX)检定,成功时可以消耗一次你的格挡或闪避动作,代替目标承受这次攻击。如果你在掩护时使用格挡,则此次格挡获得一个惩罚骰。
*如果你在你的行动轮主动宣言了掩护,则不需要进行敏捷检定。
*在使用《在战斗中移动》可选规则时,宣言掩护的目标不得距离你超过你的“速度(MOV)”米。

反击:当你的敌人宣言对你进行攻击时,你可以使用【格斗(刀剑)】技能进行反击,在此情况下,双方同时骰【格斗(刀剑)】技能检定。成功等级(Level of Success)较高的那一方对对方造成伤害,并且自己不受到伤害。如果双方的成功等级相同,那么发动攻击的一方击中对手,造成伤害。 倘若反击方的攻击检定结果落入“极限”成功等级,会如同主动攻击一般造成贯穿。

闪避:当你的敌人宣言对你进行攻击时,你可以使用【闪避】技能进行闪避。
如果攻击方获得了较高的成功等级,则他对防御失败的对手造成伤害。若闪避方获得了较高的成功等级,那么他成功的回避掉对方的攻击。如果双方的成功等级相同,则视为闪避方成功地回避对方的攻击。

战技:与原规则基本相同,仅追加格挡战技效果——
对手格挡:将发动战技方的格斗检定与战技防御方的格斗技能检定对抗,如果发动战技方取得了较对方为高的成功等级,则战技攻击成功(如果平手,防御方成功格挡)。
对手闪避:将发动战技方的格斗检定与战技防御方的闪避技能检定对抗,如果发动战技方取得了较对方为高的成功等级,则战技攻击成功(如果平手,防御方成功闪避)。
对手反击:将发动战技方的格斗检定与战技防御方的格斗技能检定对抗,如果反击方取得了较对方为高的成功等级,则战技失败,且战技防御方可以对发动战技方造成伤害(如果平手,战技发动方的战技攻击成功)。同时如果战技防御方选择反击并且反击成功,他也可以选择不造成伤害,而是同样对发动战技方进行战技攻击作为自己的反击。
如果发动战技方成功,他可以造成一个特殊效果,比如:
·将对手缴械,或是将一件对手持有的物品(比如一本书)夺下。
·将对手逼入劣势——可以选择让他在接下来的行动中承受 1 个惩罚投骰,或是所有的盟友在对他发动的检定上获得一个奖励投骰(根据条件自由选择)。这种劣势可以自由描述:将对手压在墙上,拉掉他的裤带,等等等等。
·从被其他角色压制的状况下脱离——被对方压制的角色可以选择在自己的回合进行一次战技检定,挣脱擒抱,锁喉以及类似的效果。如果他不主动挣脱,压制者可以选择一直保持控制他直到放手为止。
·将对手撞落悬崖,或是从窗户推出去,甚至是简单的绊倒在地。
如果条件合适,守密人可以决定远程战技攻击是否会对目标造成伤害——明显从二楼被人丢出去很难不摔伤。

一般情况下,一位玩家角色在一个战斗轮中最多正常使用1次攻击性动作(攻击、反击)、1次格挡与1次闪避。
每回合攻击两次的角色可以在一个战斗轮中最多正常使用2次攻击性动作(攻击、反击)、2次格挡与1次闪避。

除非你完全用光了反击、格挡与闪避,否则你不会陷入[寡不敌众]。但是,如果你在用光了其中一个动作的情况下继续使用该动作,你将会立刻陷入[寡不敌众](譬如拥有1次闪避的角色在闪避之后继续进行闪避)。
如同原始战斗规则,在你陷入[寡不敌众]状态后依然可以继续使用反击与闪避,但是无法使用格挡,并且此时你的反击不造成穿刺伤害。同时所有在接下来对你发动的近战攻击检定可以获得一个奖励投骰。远程攻击不会享受此好处。
*在这个规则下,一回合通常默认为六秒

3.关于剑术流派与个人风格
当玩家决定将【格斗(刀剑)】技能数值加到 65 或以上时,玩家需要为自己的角色选择不同的剑术流派,并获得各个流派特有的加成效果。
而当玩家决定将【格斗(刀剑)】技能数值加到75或以上时,此时我们认为这名角色已经经历过大大小小不同境遇的剑斗,并且在实战中获得了只属于自己的体会。因此,玩家可以选择将不同风格的剑斗倾向(我们这里称之为TAG)加入角色的剑术之中。在技能数值为75时,获得一个TAG,而当技能数值达到90时,获得第二个TAG。

里希特瑙尔传统(长剑/梅瑟刀/战斗匕首)
“以斩击对抗斩击,以刺击对抗刺击。”
也可称之为长诗传统(Zettel Tradition),这代表着起源于15世纪的德意志日耳曼武术系统。据传说,这一传统由大师约翰尼斯·利希特瑙尔(Johannes Liechtenauer)创立。据说他以全面而正确的方式学习和掌握了剑术艺术,但他并非孤立地创造了这门艺术。相反,他怀着学习和掌握这种正宗和真正的艺术的愿望,游历多国,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就。他的教导被记录在名为“Zettel”的长诗中,本意是为他的门徒提供记忆工具,并让那些未曾入门的人无法理解。然而,他的学生们,即后来的大师,对这长诗的含义进行了大量的评论和解读,这反而促使这门武术广泛传播,并在16世纪的泛德意志地区达到巅峰,以垄断的姿态存在了数个世纪。利希特瑙尔与他的密语长诗产生了今天所谓的 "日耳曼剑术"。在这一范畴内,无论是多么自视甚高的剑客,纵使他的剑术表现的受利希特瑙尔的影响有多小,或者某些元素与利希特瑙尔的学说有多么明显的不相容,几乎都不可避免地在某一处或是多处呈现出所继承的利希特瑙尔长诗传统。
以“先(Vor)”和“后(Nach)”作为一切根基的长诗传统,强调简练果决而干净利落的进攻动作以及其带来的强力的战局控制力。
该体系的剑士以“先”为战斗中的最佳形势,其是通过阅读对手的行动而控制战斗的状态,而 "后 "则是对对手的行动作出反应的状态。在该体系下,剑士必须始终努力在战斗中占据主导地位,即为“先”。
战斗过程中,剑士常在冷静分析和战术规划后,跨入上一步便能击中对手的‘出手距离(zufechten)’,发起猛烈而具有威慑力的攻击,使敌人处于守势,同时保持压迫和威胁,确保主动权在握。而倘若自身被迫陷于“后”之时,能够借由以五大“秘剑(Meisterhau)”为首诸多技艺熟练的将“后”转换为“先”,从而使自己重获主动权并且得以掌控战局。在一击未能得手之时也不应当犹豫,而是应该快速且流畅地对敌人最近的空挡再次发动攻击,利用连续不断的压制迫使敌方失能,从而一击制敌。
掌握理查特纳尔体系的调查员,在自身进入战斗后的第一击无视刀剑类型所带来的惩罚骰。每回合可以进行一次额外的[反击],这次[反击]将视为优势——即为当双方取得相同成功等级时,发动[反击]的一方击中对手并造成伤害。且执行[反击]时获得一个额外奖励骰。

梅耶体系(长剑/杜萨克刀/战斗匕首/侧剑/德式斗剑)
“剑斗之本质在于双方争取以智谋与速度,巧妙地,精准地,具气概地,以斩击与其他技术 (Handwork) 战胜对手。”
利希特瑙尔的教义成为整个日耳曼武术的主导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外部和内部的压力下不断成长和扩大。1570年,约阿希姆-梅耶(Joachim Meÿer,),这个传统中最后的大师之一,根据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社会环境的变化修改了先辈所流传至今的传统,并以此发表了一篇内容广泛的武术典籍——《击剑艺术的彻底描述(Gründtliche Beschreibung der Kunst des Fechtens)》,这构成了新兴体系的基础。
梅耶体系的剑斗依旧遵循“先与后(Vor & Nach)”的基础理念,但在实际应用中,剑士更倾向于主动预设好对方的空隙之处。他们不仅仅是反应对手已经漏出的空挡,而是通过一系列连贯且变换角度的缠绕砍刺动作,主动创造出自己可以攻击的空隙。在战斗的开端,剑士通常会在保持距离的同时进行大量的铺垫动作和佯攻,以诱使对手进入己方选择的交换之中,并在接近对手时通过不同的技术消除对手的威胁,最后进行真正的攻击击败对手。在其中使用诸多复杂而灵活转变攻击不同目标的技巧是该体系的一大特色。这种剑斗风格流畅自如,攻防一体,能迅速转变,使得对手难以预测和抵抗。
此外,梅耶体系还将包括五大“秘剑(Meisterhau)”在内的剑术技巧,根据不同战斗情况编纂成一系列详尽的“剧目(plays)”,便于学习者快速记忆和掌握。这种系统化的教学方法不仅加深了技术的理解,也提高了实战的效率。
掌握梅耶体系的调查员,攻击时获得一颗额外的奖励骰。

博洛尼亚体系(侧剑/迅捷剑/长剑/战斗匕首/短剑)
“从这所学校里学出来的战士就跟从特洛伊木马里钻出来的一样多。”
又称达尔第学派,与帕瓦多流派一样同为北意大利城邦地区的剑术体系,从时间序列上而言为后者的前辈。达尔第学派以大师利波·巴托洛梅奥·达尔第(Lippo Bartolomeo Dardi)命名,他是15世纪初博洛尼亚大学的数学和几何学教授,同时也是一位剑术大师。达尔第不仅是第一位将几何学与科学的概念引进武术的剑术大师,更是往后百年亚平宁半岛剑术的一大源头。
在剑术方面,博洛尼亚体系往往被描述成“诱导”思想的实践:每次剑士摆出的任一架势,只能护住一处空当而露出另一侧的空当。虽然这样看起来很危险,但是“引诱”可以让我方预判对手的行动:后者被限制了可进攻的选择,我方也可以准备有效的防御。由于加入了可预判的因素,我方相对于对手更有战略上的优势。博洛尼亚剑士们在斩击时胯与脚依据腕和肩的动作而旋转,在攻击结束时应保持在某一架势之上——以便护住中线并作出诱导。
掌握博洛尼亚体系的调查员,每个战斗回合中限一次,可以使用诱导架势,使得一个试图以近战武器攻击自身的敌人,在其攻击检定中获得一个惩罚骰,这个效果必须在对方进行攻击掷骰之前宣布使用。
同时,每当以【格斗:刀剑】成功发起一次近战攻击(不论是否造成成功或造成伤害)时,都可以立即以免费动作对同一目标发动一次【格斗:刀剑】的[战技(Fighting Maneuver)]。
*迅捷剑在有一方宣言[格挡]时,被视作[双手中型刀剑],享受[双手中型刀剑]带来的奖励骰或惩罚骰。

阿格里帕传统(迅捷剑/侧剑/战斗匕首)
“Trattato di Scientia d'Arme con un Dialogo di Filosofia”
起源于北意大利地区,逐步传播到西欧的单手剑术。相比起源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近亲,普遍倾向于使用更长的迅捷剑。
虽然博洛尼亚大师阿基勒·马洛佐(Achille Marozzo, 1484-1553)的作品对意大利迅捷剑术系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今天许多人认为第一部明显致力于迅捷剑的作品是卡米洛·阿格里帕(Camillo Agrippa, 1510s–1595)与1553年发表的《武器科学与哲学对话》。这部开创性的作品提出了一个新的剑斗系统的模型,其中有后来为世人所熟悉的迅捷剑术的四种架势和弓步进攻的形式。阿格里帕将博洛尼亚传统中的力学和几何学原理进一步提炼而出,形成了一套完整而深刻的击剑理论。
他的理论彻底改变了平民击剑,并预示着作为迅捷剑使用特点的刺击风格的出现。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几乎所有的击剑手册都可以看到他的思想影响,包括里多夫·卡普费罗(Ridolfo Capo Ferro), 赫罗尼莫·桑切斯·德·卡兰萨(Jerónimo Sánchez de Carranza)和萨尔瓦多·法布里斯(Salvator Fabris)的著作。这些大师们继续阐述阿格里帕建立的技术和理论,极大的影响了欧陆剑术系统的发展。
掌握阿格里帕传统的调查员,攻击时获得一颗额外的奖励骰。
*迅捷剑在有一方宣言[格挡]时,被视作[双手中型刀剑],享受[双手中型刀剑]带来的奖励骰或惩罚骰。

法布里斯流派(迅捷剑/战斗匕首)
“Lo Schermo, overo Scienza D'Arme”
作为一代大师萨尔多瓦·法布里斯所使用并完善的体系,本流派主张以动制动,要求剑士主动运动起来;因为人在运动中相互转换所需要的时间,势必短于从静止到运动的时间。停滞招致僵化,而僵化会带来危险。法布里斯将这样以自然的方式行走活动的过程称作“Caminiren”,以此形成了一种以直线为主轴进行运动的剑术体系。
基本站姿重心靠近后脚,后拉臀部而身体前倾,手臂也向前延伸,从而得到更小的易受攻击面以及更快的出击速度。剑士通过将身体藏匿与剑的投影之中,以便对对手施加连贯的威胁与压力。
在这样的基础动作之上,法布里斯的剑术是虚招与诱导的集大成者。与同为意大利谱系的阿格里帕传统有所不同,法布里斯将交剑视为剑斗中不必要的步骤。在法布里斯体系之中,推崇的是一种“无接触”的剑术:两剑相交为剑斗本身增添了不必要的变数。在这样的战术思想之下,斩击——作为速度较刺击更慢的攻击方式,地位急剧的降低了。
在理想的法布里斯剑术中,一次击剑后剑手与对手的相对位置应该是回避或阻挡对方的刃而击中对手的,因此直接、高效的路径至关重要。
对于如何实现这一效果,法布里斯的体系提供了一种简明的解决方案:“Caminiren”,或者说“决心前行”,其意为只要剑士把手放在剑上,就能持续推进并且击中敌人,不论自己是否准备好架势,不论敌人如何站位,是否发动攻击,是挡架还是突刺,是前进还是后退——无论如何行动,对手都将无可避免的被击中。
采用这种姿态,剑士以直线移动的剑尖对敌人施加连续压力,迫使对手在压力下不堪重负进而贸然出手,于此在对手的剑刃偏离中线时发动预谋已久的反制。
掌握法布里斯体系的调查员,每回合的[闪避]次数增加一次,同时在[闪避]成功后可以自动对攻击者进行一次反制的剑击,但是此次攻击不适用DB。
*迅捷剑在有一方宣言[格挡]时,被视作[双手中型刀剑],享受[双手中型刀剑]带来的奖励骰或惩罚骰。

至高之术(迅捷剑/侧剑/长剑)
“La Verdadera Destreza”
几何之剑,科学之艺。由伟大的赫罗尼莫·桑切斯·德·卡兰萨(Jerónimo Sánchez de Carranza)所创立的伊比利亚剑术。
Destreza的剑士们相信无可辩驳的科学可以且必须应用于剑术,利用科学来提高剑的艺术从而臻至剑斗艺术的有效性与完善性。
以使用可视化的圆将敌我之间的距离和运动概念化而举世闻名,接战方式相比起源于亚平宁半岛的近亲要更为保守,且似乎普遍倾向于使用短一些的迅捷剑。
Destreza的使用者往往采用一种名为直角(Right Angle)的站姿——其两脚间距一尺,双足相互垂直成直角,而脚跟在同一直线上,同时剑和手臂伸直与躯干形成直角,剑尖指向对手,十字护手与地面垂直。剑尖威胁敌人,而双足自由移动。至高之术的剑士仿佛舞蹈般地双脚永不停歇,通过不停的弧线移动来寻找对方的破绽,在试图获得有利的攻击角度的同时另一方面使对方难以掌握我方空隙进攻。而寻得对手攻击线偏离的瞬间便迅速发动进攻。
掌握至高之术的调查员,倘若在任意对抗中取得过一次成功([攻击],[格挡],[反击],[闪避]皆可),则立刻获得一颗只可用于该敌人的奖励骰。在一个回合内只能获得一个奖励骰,且倘若调查员陷入[寡不敌众]则立刻失去所有奖励骰。
*迅捷剑在有一方宣言[格挡]时,被视作[双手中型刀剑],享受[双手中型刀剑]带来的奖励骰或惩罚骰。

英格利亚-西尔弗流派(笼手剑/侧剑/军刀)
“笼手剑,它具有切割武器可以拥有的所有优势,敌人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能被它伤害,希望你自己的每一部位都能同时被它保护。”
倡导“防御(Defense)”与“停止力(Stopping Power)”的英格利亚-西尔弗流派有四个基本原理,分别是:判断(Judgement),距离(Distance),时间(Time)和位置(Place,True Place)。
通过【判断】掌握情况从而推演出最妥善的行动,让自己置身于对方的【距离】之外,以【时间】封锁对手的行动,最后移动自身使对方进入落入我方设计的【位置】。最后出剑制敌,若未得手,巡回反复。对于笼手剑的使用者而言,用招架/反击进行剑斗(防御来袭的进攻,随即接续一个反击)的思路是典型的“好剑”。通过安全有效的进攻防御节奏,从而形成一个不断循环的剑斗风格。
掌握英格利亚-西尔弗流派的调查员,在成功[格挡]一次对方攻击后,可以立刻获得一颗只可用于该敌人的[攻击]奖励骰;而在他的下次行动必须对那个敌人进行一次攻击,否则他将立刻失去该[攻击]奖励骰。在任何时候,倘若他[攻击检定]取得成功,他将在下一次面对相同敌人的攻击时具有[格挡]优势。在一个回合内获得的奖励骰(或优势)数量没有限制,但倘若调查员陷入[寡不敌众]则立刻失去所有奖励骰(或优势)。
*英格利亚-西尔弗流派在【使用者】宣言[格挡]时,被视作[双手中型刀剑],享受[双手中型刀剑]带来的奖励骰或惩罚骰。

新阴流(日本刀/肋差)
“新阴流之剑,非阳之太刀而是阴之太刀。不被切、不被占、不胜亦不负之流。”
幕府将军家流传的流派。成立于日本战国时期末期,由“剑圣”上泉信纲参考当时的诸流派兵法剑术所创。后世由柳生家流传的一支亦被称作“柳生新阴流”。
新阴流从兵法上将剑术分为两种类型,引导敌人行动是“活人剑”,迫使敌人陷入被动是“杀人刀”;当流以后者作为对敌的基础而前者成为剑理之核心,两者不能偏废,正所谓“悬非悬,待非待,悬意在待,待意在悬”。
除此之外,还拥有以“十文字胜”概念为主旨的斩落敌剑的诸多技法包含其中——以一拍子斩入人中路而使得彼此的太刀交叉成十字,即成十文字之胜,又称转胜。由此而来的极意“转”有着“如同是横渡圆木一般一刻也不会停下”的意味。令自己顺应万物流转自在行动,这便是新阴流的特征。同时,这也意味着新阴流的剑士比起主动出击,更注重于“读取对手的意图与场面,活用之以将敌反制”。
此外,以“无刀取”之名为人所知的“不用到刀也能制服敌人”的技能也得到了传承。
掌握新阴流的调查员,在一个战斗轮中可以使用无限制次的[格挡],且格挡时获得一个额外的奖励骰。同时在自身使用【格挡】时,无视刀剑类型所带来的奖励骰。

新当流(日本刀/肋差)
“实地天道之事、见越三术之事,彻位之事、东八寸有利之事、太刀一尺五寸短之事、身悬三尺有德之事。”
“しんとうりゅう”,其汉字可写为新当、真当、真道——或者其现代更流行的写法神道流——武术系统,是最早流行于香取、鹿岛地区,历史悠久且衍生诸多流派、被视为日本剑术三大源流之一的一大系统。 此一系统中传众多,以“鹿岛之太刀”为核心发展的“关东七流”与“京八流”相对,是东国武术代表性的存在。而作为其源头的“鹿岛之太刀”,在领悟极意的“剑圣”冢原卜传之手更名为“鹿岛新当流”,由其生家卜部吉川家继承至今。
鹿岛新当流的特征,可以说是保留了曾经以着甲胄作为想定情形的介者剑术的遗风。有“深沉身、浅留刀、心随时而悬之”的传授,也就是所谓“切肉断骨”。对甲胄最薄弱的地方,小手、颈动脉、喉部、腰带处等进行突刺或斩切,从而制服对手。与其他流派不同,新当流中的袈裟斩压倒性的多于垂直斩击,正所谓在对手是上段的场合,据传是要向其耳朵进行斩切。同时卜传之剑也展现出低腰的站姿,以腰斩之,与他流相比,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时代性的不同。
此外,该流存在着名为“一之太刀”的秘剑,虽然有多方人士依想象作了描绘,但没有留存的事实意味着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形,而恐怕是包含了精神性内容的技法。
掌握鹿岛新当流的调查员可以在战斗中以放弃本回合的所有攻击性动作为代价,使得自身的下一次【格斗:刀剑】检定变为【格斗:一之太刀】,同时本回合中自动陷入[寡不敌众]。
【格斗:一之太刀】的检定方式与【格斗:刀剑】完全相同,但是倘若成功命中,则会直接造成【极难成功】等级的【极限伤害/贯穿伤害】。
面对【格斗:一之太刀】时,成功的【闪避】仅能避免【极限伤害/贯穿伤害】,受击者仍会受到正常的武器伤害。
对于【格斗:一之太刀】攻击的反击自动成功,但反击成功的效果固定为——双方各自对对方造成正常武器伤害。
同时,面对【格斗:一之太刀】时也可选择如同寻常招式一般对应,此时进行【反击】则按照正常【反击】规则进行相互判定。
除此之外,【格斗:一之太刀】在面对敌人的格挡时享受一个额外奖励骰。

示现流(日本刀/肋差)
“此乃预计太刀之速度之意味,合于理,时刻分秒丝忽毫釐,即领悟分割时间之味之事”
以九州萨摩为中心传承至今的古流剑术,流祖为战国剑豪东乡重位。在江户后期被岛津萨摩立为当藩的御流仪,并与其支流——更偏向下级武士的自显流一同,在幕末波澜壮阔的维新运动之中留名青史。
示现流之技常常被称为“一刀无疑,二刀无需(一の太刀を疑わず,二の太刀要らず)”,其特点便是将一切胜负押在第一剑之上,以“先手必胜”的锐利斩击为特征。然而,与一般简单的印象不同的是,当流远比一般人所认为的更加复杂和系统化,不仅传授了从首刀开始的连续技巧,更是将运足和剑速的修炼理论化,并将其锤炼到了极致。其产生的理念便是“领悟分割时间之味之事”,即通过将时间精细划分来进行反复练习,从一整日之长到超越常人的三尺间打击速度的丝秒,乃至如电光闪电的云耀之太刀。其意为在还没有看到稻妻从虚空中闪耀而起时,其光芒却早已照在我身,而当看到其照耀空中万物的时候,又已经是在其闪耀结束之后了。当流的打击,就如同敌方在自己已经被打中之后才感知到自己被打了,看不清太刀之出手的意味。此即为神速。
而与云耀之太刀打相对应的便是臻至丝秒的运足,其以息、脉和步数进行表示:一息、脉动四次半,以此为基准,脉一动和两动之间,可以二步半飞步踏跃两间三尺的距离(约为4.5~5米)。两间三尺飞步而出的场合,是最初踏出的左足有三尺,接着右足左足又各踏出一间。最后左足踏出的一间,加上打太刀的三尺,一共是九尺,这九尺之中可出千变万化之技。
示现流剑术追求着“生活中随时能应对实战”的特性,与其他流派通常要求穿着规定的道服进行稽古训练不同。在示现流中,被允许在平时的服装下进行稽古,以便随时面对敌人。根据现代生活的需要,穿着T恤和牛仔裤、西装等非传统的服装进行稽古是被容许的,实际上,在进行立木打击稽古时,许多修行者会穿着这样的服装(在正式的演武场合中,他们通常会穿着传统和服或道服)。此外,有一句格言是“握剑之时无需行礼(剣を握れば礼を交わさず)”,这意味着在持握木刀进行稽古之时无需相对行礼,这也是示现流的一种独特之处。
掌握示现流的调查员,在战斗开始时只要做好了准备,便可以在战斗中获得30点的【敏捷】加成,但是当调查员脱离战斗或是陷入[寡不敌众]时失去该加成;且战斗中的第一击额外获得一个奖励骰,如果这一击命中,则将武器伤害骰翻倍;若未能命中,下一次攻击额外获得一个奖励骰。

二天一流(日本刀/肋差)
“与敌交手之时,不可执于以表为战、以奥为斩之定法。”
由著名剑术家宫本武藏所创造的剑术流派,也被称为二天流,武藏流等;以其理念的直接表述《五轮书》为代表,作为其一生所见所得的集大成之作流芳百世。
作为起源于战国末至江户初期的剑术流派,与当时大多数流派不同,武藏反对技艺的过度秘传与神秘化。他在自己的兵法书《五轮书》中明确指出:实战中不可能用“表之技法”来试探,再以“里之奥义”取胜。真正的教学,应从一开始就传授核心内容,根据对方的实力与理解力来调整指导方式。
这是对中世流派传统的一个突破。在中世日本的武家社会中,许多技艺和知识都通过“家职”制度世代相传,形成了重视嫡传与秘藏的风气。而武藏的主张则更加开放、讲究实用,强调“以实力磨练为本”的学习方式,也使得二天一流成为一个极具现实战斗意义的剑术体系。
在二天一流之后的百年,这样的理念也逐渐被其他流派所接纳。但是十分遗憾的是,二天一流的许多具体技法、结构与训练体系,在时代变迁中逐渐失传。如今,二天一流更多作为“二刀流”的代名词,广泛地留存在世人的记忆之中。
掌握二天一流的调查员,可以手持两把[小型刀剑]或是一把[中型刀剑]与一把[小型刀剑]进行战斗,在双持刀剑的状态下,该调查员每回合的攻击次数由(1)变为(2)。但是如果调查员的【格斗(日本刀)】技能达到 90,调查员可以手持两把[中型刀剑],不过此时二者均被视作[单手中型刀剑],享受后者所带来的奖励骰或惩罚骰。

泛用居合流派(暂定)
可以使用[格斗:刀剑]技能进行[突袭]或是[反突袭]。
在使用对立技能进行检定的情况下,使得检定方获得一颗奖励骰/惩罚骰。(举例来说,如果调查员持有此流派进行突袭,则调查员在检定时获得一颗奖励骰;反之,如果敌人持有此流派进行突袭,则调查员在检定时获得一颗惩罚骰。)
而在使用对抗检定的情况下,持有此流派的调查员在检定时获得一颗奖励骰。
同时,在战斗中拔出或收回刀剑不再消耗动作。就算在战斗之中,也可以使用刀剑进行[突袭],但是当这么做的时候,失去流派所带来的其他所有好处。

4.使用与流派刀剑不相符的刀剑
通常来说,调查员们都会倾向于使用自身所习得流派常用的武器,但是突发情况总是存在的。因此,在使用自身流派常用武器以外的武器时,调查员有两种选择:
一,放弃自身【剑术流派】所带来的特殊效果,仅仅作为普通的【格斗(刀剑)】技能来使用。
二,保持自身【剑术流派】所带来的特殊效果,但是在【格斗(刀剑)】技能上获得相应的减值。在同一刀剑等级内(例:双手中型刀剑-日本刀,长剑)为-5点,即为【格斗(刀剑):80】变为【格斗(刀剑):75】。在不同刀剑等级时(例:双手中型刀剑-单手中型刀剑)则为-15点,即为【格斗(刀剑):80】变为【格斗(刀剑):65】。
*补遗:临时武器与非刀剑白刃战武器
玩家角色并非总是时刻准备充足的,任何随手可得的物品都有成为武器的潜质。与原始战斗规则相同,一件临时武器造成何种和多少伤害、适用于哪种特定的武器组别都由守密人决定。而非刀剑白刃战武器同理,并且它们同样适用于以上全部规则。
劇透 -   :
举例而言:柳生龙之介是一名修习了新阴流的调查员,他在面对冲突的时候失去了自己的剑,作为替代品拾取了一根长约一臂的坚固木棒作为武器。此时他的守密人认为这么长的木棒完全可以视作[中型刀剑],同时龙之介双手使用其,因此应用为[双手中型刀剑]。木棍虽然可视作[双手中型刀剑],但终究不是日本刀,其并非新阴流的常用武器,因此龙之介的【格斗(刀剑)】技能被守密人判定为获得-5减值。

附录1 原版剑道扩展规则中的剑术流派
劇透 -   :
萨摩示现流:
萨摩示现流的战法,是与敌人交手时,先将剑高举在自己右肩上方,再向左下猛烈挥动劈下,对手如何攻击完全不理会。它的特色是强调由上方斜砍的大袈裟斩,希望在发动第一击时就将敌人砍杀。在攻击时会发出很大的喊叫声也是这一流派的特色。掌握萨摩示现流的调查员,如果能在开战前完成将日本刀举过头顶的动作,那么他将在(且仅在)战斗的首个回合获得 30 点的【敏捷】加成,且战斗中的第一击额外获得一个奖励骰;如果这
一击(大袈裟斩)命中对手,伤害额外增加一个基础伤害骰。
(例:掌握萨摩示现流调查员在第一回合利用‘大袈裟斩’技巧,使用打刀击中对手,而调查员有+1D4 的伤害加值。打刀的基础伤害骰为武器伤害 1D6,那么这一击的伤害为 1D6【打刀基础伤害骰】+1D4【调查员伤害加值】+1D6【大袈裟斩带来的额外基础伤害骰】)
面对大袈裟斩最好的办法是利用【闪避】避其锋芒,鲁莽招架往往会被这势大力沉的一击连人带刀砸翻在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但真正的剑术大师能够重整态势,审时度势地再次发动致命一击。
如果调查员的【格斗(日本刀)】技能达到 90,那么调查员可以在战斗中花费一回合时间残心并重新构筑架势,在下一回合开始时能够重新施展大袈裟斩。
补遗:明确大袈裟斩的效果-武器基础伤害骰翻倍,格挡方获得一个惩罚骰。

二天一流:
二天一流就是使用双刀的战法,二刀的技法简单的讲就是统一左右两手手上大小二刀的动作,由此达到战胜对手这一目的。
掌握二天一流的调查员,能够同时手持两把日本刀进行战斗,在双持日本刀的状态下,该调查员每回合的攻击次数由(1)变为(2)。
但使用双刀对手腕的负荷极大,掌握二天一流的调查员在双持时无法使用大太刀,只能使用打刀或肋差。
传说中二天一流的开宗宗师、名誉天下的剑圣新免武藏守藤原玄信右手持太刀,左手持小太刀进行战斗。真正的剑术大师训练有素,能够同时使用两把太刀作战。如果调查员的【格斗(日本刀)】技能达到 90,那么调查员能够双持太刀。
补遗:掌握二天一流的调查员无论技能等级,均可双持日本刀,但是所持武器被视为[片手使用的双手刀剑(1D8+DB)],如果调查员的【格斗(日本刀)】技能达到 90,那么在有一方宣言[格挡]时,所持武器被视作[双手中型刀剑],享受[双手中型刀剑]带来的奖励骰或惩罚骰。

鹿岛新当流:
鹿岛新当流最著名的是其威力巨大的奥义——一之太刀。它是鹿岛新当流的开祖——战国时代的冢原卜传(塚原卜伝)所创(一说是向松本政信习得的)的奥义,集全身之力将敌人一击必杀。
掌握鹿岛新当流的调查员可以在战斗中花费一回合时间构筑架势(在本回合中自动陷入[寡不敌众]),下一回合以持车构迅移近身发动一之太刀,舍弃一切防御直击敌人要害。一旦这一击命中,将直接造成【极难成功】等级的【极限伤害/贯穿伤害】。
一之太刀势大力沉,在面对敌人的格挡时享受一个额外奖励骰。
由于一之太刀是一击必杀的战法,面对这一击时,成功的【闪避】仅能避免【极限伤害/贯穿伤害】,受击者仍会受到正常的武器伤害。
使用一之太刀时需舍弃一切防御,所以面对一之太刀攻击时反击自动成功,但反击成功的效果固定为——双方各自对对方造成正常武器伤害。
补遗:同时,面对一之太刀时也可选择如同寻常招式一般对应,此时进行【反击】则按照正常【反击】规则进行相互判定。
相传卜传从学习剑术时便每天拿着木刀对大树直劈 6000 下,长年的这样练习后无论是挥刀的力量还是出手的速度都达到了常人无法达到的境界,最基本的招数便成了最强的招数,这便是“一之太刀”。
如果调查员的【格斗(日本刀)】技能达到 100,那么调查员将不需要花费时间构筑架势,每一击都可以选择是否发动一之太刀。

附录2 来自模组[剑中之影(Shadow in the Blade)]中的剑术流派
劇透 -   :
神道无念流(日本刀/肋差)
以“真打”这一教导为根本,每一击都充满浑身之力的“力”之流派。同时还传授“向身旁移动三寸就让对手满是破绽”,具备并非一边倒地攻击的魄力。与其他流派相比,更注重格斗时的实用性和压倒对方的气势与力量。
战斗开始时自动对所有敌方进行一次[明察]。倘若对方拥有[巧变],则该角色在下一次检定中得到一颗惩罚骰。

念流(日本刀/肋差)
历史悠久的三大源流之一的古老流派,以[無構え]而举世闻名;站姿放松,长刀看似随意的持与身侧,但是力量却始终放于足上。有着宛如百米跑者在奔跑中的瞬间,将空中的跑姿置于地上的恐怖爆发力。
在战斗的首个回合获得50点的[敏捷]加成,同时自动对敌方[1]人进行一次[明察]。同时,自身无法被[明察]。

久世流合战礼法(日本刀/肋差/军刀/单手持发射器)
熟练掌握星剑与枪械的组合的战斗技术,只要一只手正持用一把火器或弩,另一只手持用一把单手近战武器或空手,该调查员每回合的攻击次数由(1)变为(2)。同时在【使用者】宣言[格挡]时,手中刀剑被视作[双手中型刀剑],享受[双手中型刀剑]带来的奖励骰或惩罚骰。

附录3 TAG:
明察:你的剑术先思而后动,擅于知己知彼而百战百胜。可以以[放弃本回合的攻击行动(不包括反击)]为代价,对敌方[1]人进行观察,从下一回合开始,你对于该敌人的[攻击]、[反击]、[格挡]与[闪避]皆获得一个额外的奖励骰。
奋迅:你的剑术先声夺人,侵略如火,迅捷如风。在战斗的首个回合,你获得30点的[敏捷]加成。
拔刀:你懂得如何在最紧急的时刻拔出武器迎战,无论你的剑是在鞘中还是在手上,对于你来说没有任何区别。你可以在战斗开始前使用刀剑进行[突袭]或是[反突袭],此时,你可以使用自己的剑术技能来对抗对方的察觉尝试。同时,你在战斗中拔出或收回刀剑不再消耗动作。
巧变:你的剑术灵巧而多变,灵动的剑路让对手难察虚实。你无法被[明察]。
副手:你并不双手持剑,你的另一只手中总是有第二手准备。无论你副手中握持的是短剑、匕首、小盾亦或是别的什么,它们的作用往往是限制敌人与防御己身。你可以进行一次多余的[格挡]或是[反击]。
刀筋:你对如何正确挥动刀剑有着深刻的理解,无论何时,你的刀筋永远正确而有效。当你使用自己熟悉的刀剑时,获得+1的伤害加值。并且一回合一次的,可以对伤害鉴定进行重投,但是必须选择重投出目作为最终结果。
破隙:你深刻的认识到如何应对穿着盔甲的敌人,甲虽胜于剑,却从未完美无缺。当你持有你熟悉的武器攻击时,敌人护甲的防御值-2,同时在【剑见箭】规则下护甲骰得到一个惩罚骰。
神妙:你对自身所习得的流派是如此的烂熟于心,就算在完全不同的武器上也能发挥出流派之精妙。选择一种流派刀剑以外的刀剑,将其加入到你的流派刀剑之中。【需要调查员刀剑技能数值达到90】
« 上次编辑: 2025-04-03, 周四 17:38:59 由 无刀取 »
愿得我心若明月,独映暗夜迷途人

さよなら 爱しい 大切な人 どうか“幸せに”——

离线 无刀取

  • 英雄志愿
  • 版主
  • *
  • 帖子数: 1298
  • 苹果币: 1
Re: Dancing Blades —coc7th剑斗扩展规则—
« 回帖 #2 于: 2022-05-30, 周一 11:40:14 »
新盖亚NeoGaia 战役设定扩展

-长诗体系-
现今流传在旧世界的长诗体系剑术,无不可溯源到“至高先师(Grand Master)”利希特瑙尔。
大师利希特瑙尔生活在约三百年前,虽非开山鼻祖,然学艺有道,集百家之长而融会贯通。一生周游列国,终得剑艺之精髓;以前半生穷究自身剑术,后半生则不求功名的将剑之道传授他人。先师将技艺的核心写作押韵的长诗,除去帮助学生们记住口传要义外,还故意使用了神秘的隐喻与密语,使得庸俗之人无法理解其中奥妙。
然而,在先师过世以后,许多曾经是先师弟子的大师们分别为长诗做了注释,并通过对其解析来构建出自身的剑术体系。大师们的手稿与教诲一代一代流传至今,在帝国境内,乃至整个旧世界广为传播。而那原先为了避免奥义被无妄之人偷学去而作出的密码歌诀,在后世反而成为利希特瑙尔剑术的象征。时至今日,以圣马可剑友会与自由剑士会两大剑术学会为首,长诗体系(Zettel System)举世闻名。
利希特瑙尔与他的密语长诗产生了今天所谓的 "日耳曼剑术"。事实上,无论是多么自视甚高的剑客,纵使他的剑术表现的受利希特瑙尔的影响有多小,或者某些元素与利希特瑙尔的学说有多么明显的不相容,几乎都不可避免地在某一处或是多处呈现出所继承的利希特瑙尔传统。

现代长诗体系
利希特瑙尔传统,或者说利希特瑙尔剑术,在百年的历史中不断地根据时代环境而推陈出新,时过境迁,现代长诗体系便在当代形成。而其中又有最为主要的两大学派:

翼狮派长诗体系
流派刀剑:长剑/杜萨克刀/战斗匕首/侧剑/德式斗剑
又称剑友会学派,以圣马可剑友会(Marxbrüder)而得名。剑友会的全称为无玷童贞圣母玛利亚和神圣武勇天王圣史马尔谷剑友会,是德意志地区最大的剑术学院。他们的标识为圣马可翼狮,这既是学会的象征,也是学会剑术的象征。剑友会作为传说中的大师剑团——[利希特瑙尔之友]的直系血统历史悠久且德高望重,其创始人之一相传便是至高先师利希特瑙尔的直系学徒;通过高超的技艺与悠久的传统,早在十五世纪初,剑友会就获得了帝国皇帝直接授予的特许垄断权。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些缘由,剑友会剑士们往往自视为长诗体系的唯一正统继承者,对本世纪中叶才崭露头角的年轻学会-自由剑士会百般鄙夷。
翼狮派长诗体系在神圣帝国境内广为流传,不仅有多处剑术学校,亦有修习该体系的巡回剑师(Schirmmeister)流动传艺,该体系的大师甚至在帝国境外也有一定影响力。
掌握翼狮派长诗体系的调查员,从以下两个效果之中任选其一作为自己的剑术流派效果:
[1]在自身进入战斗后的第一击无视刀剑类型所带来的惩罚骰。每回合可以进行一次额外的[反击],这次[反击]将视为优势——即为当双方取得相同成功等级时,发动[反击]的一方击中对手并造成伤害。且执行[反击]时获得一个额外奖励骰。
[2]攻击时获得一颗额外的奖励骰。

羽剑派长诗体系
流派刀剑:长剑/杜萨克刀/战斗匕首/迅捷剑/德式斗剑
“羽剑术”最早是历史悠久的剑友会剑士们的讥讽之言,其意泛指华而不实的模拟战斗,但是自由剑士们将其欣然接受。
自由剑士会(Federfechter )成立于16世纪初的布拉格,从他们存在的早期开始,他们就被认为是技意娴熟的,可以与圣马可剑友会相媲美,后者在上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处于垄断地位。于是很快的,尽管圣马可剑友会提出抗议,他们仍被帝国议会与皇帝正式承认。
在这个时代开办剑术学院的申请过程十分严格——部分原因是剑友会的不满,他们认为自由剑士会的存在威胁到他们的特权,干涉了理应属于剑友会的艺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从长远来看,剑友会的干预可能维护了自由剑士的声誉;任何能够在如此多的干预下创办学院的大师都必须是极为特别的。信奉圣维特的自由剑士们将剑术比喻为以血为墨、以命为纸的精细而致命的书写,而他们高超的技艺无可争议的被世人所认可。
羽剑派长诗体系在神圣帝国境内广为流传,不仅有多处剑术学校,亦有修习该体系的巡回剑师(Schirmmeister)流动传艺,该体系的大师甚至在帝国境外也有一定影响力。
掌握羽剑派长诗体系的调查员,从以下两个效果之中任选其一作为自己的剑术流派效果:
[1]在自身进入战斗后的第一击无视刀剑类型所带来的惩罚骰。每回合可以进行一次额外的[反击],这次[反击]将视为优势——即为当双方取得相同成功等级时,发动[反击]的一方击中对手并造成伤害。且执行[反击]时获得一个额外奖励骰。
[2]攻击时获得一颗额外的奖励骰。

*事实上,欧罗巴的剑术流派区分并不明确,剑术学校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比起学徒与师父更近似于学生与教授,交流借鉴,公开出版也十分频繁。因此相比东方武术中常见的门阀关系与流派之争,基于教学体系而产生的学派之争更为常见。虽说如此,长诗体系最著名的两大学派——以法兰克福为核心的圣马可剑友会与常驻与奥格斯堡的自由剑士会近数十年来总是争端不休,不仅两者作为顾问的高级成员常常在皇室宫廷上相互口诛笔伐,普通成员之间也往往存在着长期的公开仇恨。虽然这些仇恨并不总是导致暴力,但是在帝国境内许多城市中举办的剑术竞技却常常禁止两大学会的成员在比试中直接交手。
德意志地区16世纪武术的重要中心是法兰克福(剑友会)、奥格斯堡(羽剑会)和纽伦堡。

-博洛尼亚剑学派-
流派刀剑:侧剑/迅捷剑/长剑/战斗匕首/短剑
掌握博洛尼亚剑学派的调查员,可以一回合一次,使得一次敌人针对自身的近距离攻击检定获得一个惩罚骰。同时可以以刀剑攻击后立刻对同一目标发动以【格斗:刀剑】进行检定的[战技(Fighting Maneuvers )],且无论你的攻击是否成功,你的战技检定皆会获得一个奖励骰。
*迅捷剑在有一方宣言[格挡]时,被视作[双手中型刀剑],享受[双手中型刀剑]带来的奖励骰或惩罚骰。

博洛尼亚理学剑派

博洛尼亚哲学剑派

-法布里斯流派-
流派刀剑:迅捷剑/战斗匕首
萨尔瓦多·法布里斯,七心骑士团最高骑士(Supremus Eques),前丹麦皇家剑术教师,帕多瓦大学剑学教授,剑术大师,“行业之中最伟大者”,当世传奇。
法布里斯于1521年出生在最尊贵的威尼斯共和国的帕多瓦市,他的青年时期恰逢意大利剑术学校的开花,早期的意大利大师如阿基勒·马洛佐(Achille Marozzo)、安杰洛·维吉亚尼(Angelo Viggiani)和贾科莫·迪·格拉西(Giacomo di Grassi)仍在任教。虽然不知道法布里斯是从谁那里学剑术的,但他所说的“有相当多的经验” 可能表明他曾师从不止一位大师。
年轻的法布里斯与日俱进,很快便声名鹊起。从青年到壮年间,他在意大利和北欧担任剑术教练,到了16世纪70年代,未及半百的法布里斯已经名声大噪,当时他在帮助阿尔比昂剧作家莎士比亚完成名作《哈姆雷特》的武术指导后,便前往了北地诸国,在位高权重的北地三国共主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手下服务,并深受后者器重。他一共为丹麦王室工作了五年,在这段宫廷剑师的生活中,法布里斯完成了他著名的剑术著作《论剑术,或武器科学(De lo Schermo, overo Scienza d'Arme)》,该书籍在一经发布后便引发轰动,它标志着法布里斯的成就走向巅峰。
法布里斯于1576年离开国王的工作,在欧洲旅行后返回意大利,在帕多瓦大学任教。在他声名鼎盛的时候,来自欧洲各地的年轻贵族来到帕多瓦接受他的教导。作为意大利剑术的集大成者,法布里斯的技术中充满了对斜线、直线的巧妙运用和海量的预设线路,这使得他比其它意大利流派更多了几分狡猾和精妙,但对比同时期的至高之术,他又保留着意大利式的简洁高效。法布里斯的学生及其擅长虚招的运用,甚至有人专门写书针对他的学生们,不仅如此,从阿尔比昂防御术到伊比利亚的至高之术,整个旧世界的剑术典籍中都会为了法布里斯的技术专门留出章节,来讨论应其的方式。
在1589年,年近70的法布里斯已步入生命的晚年,但是他仍未就此隐退,而是依然保持在教学与研究的第一线,带领着一批批学生,将帕多瓦变成了与“剑术之乡、决斗之城”-博洛尼亚相提并论的“剑之圣地”。
掌握法布里斯流派的调查员,在[闪避]成功后可以自动对攻击者进行一次反制的剑击,此次攻击可造成穿刺,但是不适用DB。
*迅捷剑在有一方宣言[格挡]时,被视作[双手中型刀剑],享受[双手中型刀剑]带来的奖励骰或惩罚骰。

-阿尔比昂防御术-
阿尔比昂人——以及他们在大陆上的盟友诺曼人,将使用随身刀剑的一系列武术称之为防御术。他们将剑斗视为自我防卫的艺术,而剑自然成为了艺术的武器——与长枪、弓箭、火器、戟、长柄斧等一切充满暴力与攻击性的武器都不同,剑是一种不粗鲁的、专注于防御自身的武器。在防御术之中,艺术被召唤来辅助力量,勇士在试图摧毁他的对手的同时,将自己的防卫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从此以后,谋杀成为了一种艺术,而战斗成为了一种科学:现在,对每一次攻击,都设计了一种对应的防御的姿势,每一次切割都有一个守势;这样,死亡就不再由强壮和结实的人支配了,而是听从了灵巧和娴熟的剑。
阿尔比昂防御术从简单的技巧开始,产生了各种抛斩、切割和格挡,这些技术自发明以来不断改进,于是现在构成了“防御的科学”。
掌握阿尔比昂防御术的调查员,在是用[单手中型刀剑]宣言[格挡]时,被视作[双手中型刀剑],享受[双手中型刀剑]带来的奖励骰或惩罚骰。同时在成功[格挡]一次对方攻击后,可以立刻获得一颗只可用于该敌人的[攻击]奖励骰;而在他的下次行动必须对那个敌人进行一次攻击,否则他将立刻失去该[攻击]奖励骰。在任何时候,倘若他[攻击检定]取得成功,他将在下一次面对相同敌人的攻击时具有[格挡]优势。在一个回合内获得的奖励骰(或优势)数量没有限制,但倘若调查员陷入[寡不敌众]则立刻失去所有奖励骰(或优势)。

阿尔比昂最著名的武术团体是防御科学大师公司(the Company of Maisters of the Science of Defence)。该公司起源自15世纪的第三王朝时期。其运作方式与同时期的行业公会类似,并且与行业公会一样,负责质量控制、定价、纪律/惩罚、考试等事务。大师公司是一个由剑术大师(在阿尔比昂被称作防卫大师)组成的联盟,他们往往也各自经营着自己的学院,阿尔比昂人称其为剑斗诸院(Scholes of Fence)。这些防卫学院由大师公司监督与规范,并且就像同时代的其他行会一样,大师公司为其成员授予不同的等级,这取决于他们的技能水平和教学许可的程度。刚开始的学生被称为学者( Scholar),在晋升到更高的等级之前,需要保持这个等级不少于5年。有了适当的决心和技能的积累,一个人就可以升到第二个等级,即自由学者(Free Scholar)。这个级别标志着进步和技能,与前一个职位一样,在进一步发展前必须至少持有5年。下一个级别是教务长(Provost),到了这个等级就可以进行部分教学了,但仍需处于上级指导下。一个真正有天赋的人可能会被提升到大师(Maister)的头衔,在可以进行完全独立的教学的同时也会受到大众的尊敬。(这一级别的剑术家在阿尔比昂被称作“防卫大师”,在神圣帝国境内则会被称呼为“长剑大师”)而防卫科学大师公司则由大师中声望最高的四名宗师(Senior Maisters)进行管理。
1490年,第三王朝的亨利八世国王向公司颁发了特别许可书,其效果是承认他们的集团是一个正式的合法成立的公司与行会,并给予了于安格利亚王国内的垄断权。该特权在安格利亚从王国变为共和国后依然延续着,但其成员与下属的剑斗诸院却早已不局限于安格利亚——而是如同字面意思,遍布了整个阿尔比昂群岛。

安格利亚学院
流派刀剑:笼手剑/侧剑
流传在安格利亚共和国的防御术,以直刃、包裹住持剑手的笼手为特征的单刃剑为主要研究对象。虽说单刃剑的比例尤其之高,但是大多数依然会在剑尖往下开大约20到40公尺的反刃(back edge)。除去步战剑术以外,马战剑术也成体系的被教授着。
高地传统
流派刀剑:笼手剑
流传在卡拉多尼亚共和国的防御术,比起喜好单刃剑的安格利亚地区,普通的使用两侧都有刃的笼手剑。除去单手剑的技法以外,一手持剑一手持盾的技术也广为流传。在战场之上,使用阔剑与圆盾的高地冲锋是卡拉多尼亚人的著名战术。
诺曼军刀术
流派刀剑:军刀
流传在诺曼自治领的防御术,偏好使用据称是笼手剑的原型之一——由莱希亚-鲁塞尼亚-利图亚三元联盟传来的联盟军刀更改而成的诺曼军刀。其形制介于成弯刀的联盟军刀与直刃的笼手剑之间,护手仅从外侧半包围持剑手,而刃身也只是略有弧度的单刃刀。在新的时代,诺曼人放弃了十字剑,而是以军刀作为骑士的象征。

-雅各的手足-
据说是“与天使搏斗者”雅各流传至今的格斗术,是包含诸多打击技与摔跤技的综合格斗术。而除去技术之外,亦包含对弥赛亚的虔信,在独特的呼吸法门之下,提升肉体强度的同时也获得了源自精神的庇护,在该流中被称作“变质(transsubstantiatio)”——即为通过圣礼使得身体圣化,与上主结合共融;初始圣贤弥赛亚以他那因圣神而充满生命、并赋予生命的圣体,以其圣血订立“新而永久之盟约”,把生命与强大赐给人类。
疑似利用了妖精理论的“超人武术”,虽不知创始者为何人,但至今仍在许多隐修院均有流传。习成者可以四肢抵挡刀剑而不受伤害,据说大成之人能达到全身刀枪不入的境界。不过,大腿窝处是无法防备的命门。
掌握雅各的手足的调查员,[格斗:斗殴]的伤害上升至1D4+DB,可造成穿刺伤害,以及可在徒手的情况下进行格挡。一次战斗一次,可进行一次带有优势骰的意志POW检定,成功则无效当次伤害。

-复兴派潘克拉辛-

-图尔法卡尔阳炎-
流派刀剑:侧剑/弯刀/长剑/迅捷剑/战斗匕首
名自“Thulfeqar”,是传说中太阳圣者的佩剑,被描述为一把像剪刀那样开叉的双体剑。此剑早已失传,但是名为图尔法卡尔的武术却流传至今。传说之中太阳圣者“以剑布道”,在灾难之年将地中海以南的人民从大崩溃之中解救而出。他的后继者们继承了他的事业,创造了图尔法卡尔。千年来,为了信仰与生存,阿拉比亚战士手中的武器从直剑到弯刀换了一把又一把,唯独不变的,便是能够唤来阳炎的图尔法卡尔。
现代图尔法卡尔广泛流传在黎凡特阿拉比亚、北阿非利加等地,偏向于使用弯刀,但是也有不少来自欧罗巴的侠义远征者学习了这种武术,而这些图尔法卡尔使用者便会使用自己所熟悉的武器。图尔法卡尔的招数主要由快速的移动和跃动的火焰结合而成;该派的剑士们使用复杂动作催发火焰,在其中燧石与火药混合物粉末是现代图尔法卡尔最常使用的催发剂,其普遍的用法是挥洒与敲击——这看似简单却是蕴含身体操作、时机与距离的精妙手法,因此必须正确使用才能有所收效。
毋庸置疑的“超人武术”,不仅明确的运用了妖精理论,同样从其中能够窥见现代炼金术的雏形,那裹挟着阳炎之焰的凌厉剑击启发了许多战斗炼金术。
掌握图尔法卡尔阳炎的调查员,只要他仍在单手持剑并副手握有燧石或火药粉末,每回合一次,可以使得[格斗:刀剑]检定所造成的伤害变化为1D8+1的火焰伤害,该次攻击无法被格挡,同时成功的反击也无法避免受到伤害。
« 上次编辑: 2022-10-02, 周日 23:22:40 由 无刀取 »
愿得我心若明月,独映暗夜迷途人

さよなら 爱しい 大切な人 どうか“幸せに”——